志同道合,汉语成语,拼音是zhìtóng dào hé,意思是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语出《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宋代陈亮的《与吕伯恭正字书》之二中说:“天下事常出于人意料之外,志同道合,便能引其类。”可见,志同道合,原本是一件好事:人们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不讲强弱,大家怀着共同的理想,为了共同的事业,朝着共同的目标,携手并肩,以期获得成功,有所成就。
1、志同道合意思是志向相同,道路一致。
2、它指的是人和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
3、这个成语含褒义,在句中常作谓语、定语,例如在闻一多先生的《杜甫》中的“两人起先虽觉得志同道合,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
志同道合的意思志:志向;同:一致;合:不违背;道合:遵循的道理相同。指理想、观点、志趣等完全一致。
读音:[zhì tóng dào hé]。
引证:《礼记·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其交友有如此者。
例句:每逢假日,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小聚,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近义:行合趋同、情投意合、意气相投。
反义:同床异梦、貌合神离、不相为谋、捍格不入、分道扬镳。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对曹植一直心存疑忌,寻找各种机会加以陷害,由于母后的干预,曹丕才没有把弟弟置于死地。
曹植苦于无用武之地,他上书说伊尹是陪嫁的小臣、吕尚当屠夫钓叟,他们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商汤和周文王,辅佐他们成大业。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