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杨花人尽可夫的意思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所有的男人都可以当自己的丈夫看待。
水性杨花意思是像流水那样易变,像杨花那样轻飘。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出自清代高鹗、程伟元续写《红楼梦》第九十二回:大凡女人都是水性杨花。
人尽可夫意思形容不守贞节的妇女或指过皮肉生涯的妓女。出自《左传-桓公十五年》: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夏,厉公出奔蔡。六月乙亥,昭公入。
在中国历史几千年文化变化的过程中,由于借用,表意等现象的存在,很多成语词语的使用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很多都已经不是刚开始出现时候的意思了,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就像是你说了一句话,通过10个人传播之后,再回到你耳朵里面的时候,也就不完全是你本来的意思了。
人尽可夫
1.人尽可夫古今含义区别:人尽可夫古词的意思
一个女子选择丈夫可以有很多个选择,但是父亲只有一个,所以丈夫又怎么能够和唯一的父亲相比呢?意思是女儿应该应该更加亲近父亲,而不是丈夫。
人尽可夫现代的意思
如果说,人尽可夫在古代算是一个中性词的话,那么现在则完全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其意思大概是是每个男人都可以像丈夫一样跟这个女人上床,形容女子私生活不检点,或者作为一个形容性工作者的鄙视之词。
郑厉公(来源影视作品)
2.人尽可夫的出处:人尽可夫是一个古词,出自《左传·桓公十五年》:
“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
3.人尽可夫出现历史场景:春秋时期,郑国国相祭仲专权,在位的郑厉公对此很担心,害怕有一天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郑厉公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决定铲除他。
但是祭仲的府上戒备森严,很难下手,于是找到了蔡仲的女婿雍纠,赐给他大量财宝,让他想办法筛掉自己的岳父。
财迷心窍的雍纠居然答应了郑厉公的要求,于是雍纠就开始策划谋杀祭仲,最后决定把祭仲从府里骗出来,说要在外面宴请他,到时候再动手。
郑厉公
但是这件事情却被妻子雍姬知道了,一边是父亲,一遍是丈夫,雍姬也不知道该这么办,于是就去问他的母亲:“父亲和丈夫应该哪一个更亲近啊”?
他母亲说:“任何一个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子的丈夫,没有了一个可以找一个,但是父亲却只有一个,没有了就没有了,这两者怎么能够相比呢”?
于是雍姬就赶紧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祭仲说:“雍纠不在他家里而在郊外宴请您,我怀疑这件事是要对您不利。”
祭仲知道之后,勃然大怒,抢先动手杀掉了雍纠,郑厉公知道事情败露之后,害怕祭仲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只身逃往了国外,一直流浪了十几年之后才回国。
说起人尽可夫这个词,我们的脑海中,第一时间会闪现出许多知名女性的名字,比如潘金莲,李师师,柳如是,这些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贞洁方面存在瑕疵。
好像在我们印象中,人尽可夫就是形容女性水性杨花的专有名词,其实,人尽可夫这个词刚刚出现的时候,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思,之所以被扭曲,这和一个政治阴谋有关。
春秋初期,地处河南的郑国,是第一个崛起的超级强国,靠着郑庄公寤生的文治武功,郑国强势崛起,只是这个郑庄公没有解决好继承人的问题。
他在几个儿子之间摇摆不定,所以导致最后在他死后,郑国陷入了内乱,他的小儿子突,赶走了大哥当上了国君。为了稳定人心,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发展国家,他依然使用前两任君主极为器重的大臣祭足。
这个大臣可以说是整个郑国的智囊,郑庄公在位期间多次为郑庄公,出谋划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有这么一个明白人和聪明人把持国政,照道理,国君应该高枕无忧。
可是偏偏咱们这位突先生,心里并不这么想,毕竟自己的国君之位是篡来的,而这位老兄,偏偏还是前任君主的死党,用着既不顺手,也不放心,于是他开始物色人选,准备除掉祭足。
他找到了一个叫雍纠的人,和她一起商量,除掉祭足。可是百密一疏,他很明显忘记了这位中大夫的另一个身份,这哥们儿就是祭足的女婿。当然,对于一个官迷心窍的人来说,老爸都可以出卖,别说岳父了,雍纠拍胸脯答应郑厉公,保证完成任务。
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人竟然会说梦话,可能是他的心理素质实在太差,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于是就把要杀害老丈人这件事,在睡梦间说了出来,这可吓坏了他的枕边人。
在得知了事情所有真相之后,他的妻子立即去找雍纠的老岳母,拐着弯问母亲,老爸和老公谁在情感上更亲一点?
这种事情去问自己的老妈,这等于是一道送分题,其实我觉得雍纠的妻子,在他的内心里,早已做出了选择,老公已经被判了死刑,只是想借母亲之口,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而已。
他的老母亲笑嘻嘻的说傻孩子,父亲只有一个,是给予你生命的人没得选,没得换。而老公只是陪伴你人生一段旅程的人,只要不是近亲,你可以嫁给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用古人的话说,就是那句著名的人尽可夫。
所以说在当时的语言环境下,这句话没有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那个意思。得到了母亲的肯定之后,雍纠的老婆就变成了祭足的女儿,向老爸告密,于是乎她的老公就华丽丽地为国君捐躯了。
而突国君得到消息撒丫子逃跑,并在国外对国内发生的政变事件展开了谴责,并且发动嘴炮技能,对人尽可夫这个词进行肆意歪曲,污蔑祭祖的女儿,让他成为了放荡不守妇道的典型。
要我说这位国君大人真是个渣男,自己没本事,还要污蔑他人坏人名声,实在是太不是东西了。
“人尽可夫”的主人公是雍姬,她是春秋时期郑国相国的女儿。虽然现在这个成语是一个贬低女性的词,但是在那时候它讲得是丈夫和父亲之间哪个更重要的故事,而作为主人公雍姬选择了自己的父亲,成全了自己的孝心。而故事里面的另一个人物雍纠也因为他行事不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被自己老丈人给弄死了,老婆也成为了别人的妻子了。
一、女婿和君王商定要搞死自己的老丈人
每一个朝代都会出现专政的大臣,雍姬的父亲祭足就是其中一个,这惹得郑国的君王郑厉公很不满。为了对付祭足,郑厉公想了一个好办法,他打算从祭足的内部搞死这歌专权的相国。于是他找来了祭足的女婿雍纠,策反了这个早就对自己老丈人不满的女婿。两人商定了怎么对付祭足这个老谋深算的大臣之后,各自回了自己家。
二、秘密被雍姬发现了
雍纠回了自己家之后,看到了自己的老婆,总感觉有点对不起自己雍姬,于是被雍姬发现了异样。在老婆的追问之下,雍纠心想这个女人都已经被自己娶回家了还跟了自己姓,应该和自己是一条心的,于是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雍姬。只能说他把自己的魅力想得太大了,结果就坏事了。
三、人尽可夫,雍姬选择了向父亲告密
知道了这件事的雍姬左右为难,于是回了娘家问自己老娘“丈夫和亲爹哪个重要?”她母亲回答道“人尽可夫,而父亲却只有一个,你认为哪个重要”于是雍姬下定了决心,把丈夫和郑厉公密谋的事告诉了父亲。这个老丈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样心怀不轨的女婿,当即先下手杀了雍纠,还把尸体抛尸在大街上作为对郑厉公的警告。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