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初中学习 > 初中文言文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文言虚词

发布时间: 2024-07-07 10:23:27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学分高考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文言虚词》,仅供参考!

三、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13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其中“之、以、而、其、于”应重点掌握。在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时,首先根据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再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词语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的词性,辨别它的意义。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集录  之:  代词,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如:渔人甚异么愿陛下亲之信之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意义。两狼之并趋如故   无丝竹之乱耳  结构助词,“的”。忘路之远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复指代词,译为“这样的,那样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动词,译为“到”。辍耕之陇上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音节助词,无实际意义,可不译。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提前的标志。孔子云“何陋之有?”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于:  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关的时间地点,“在”“到”。其一犬坐于前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给”“对” 。告之于帝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介绍比较的对象,可不译。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以:  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用” 。以刀劈狼首  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屠惧,投以骨 咨臣以当世之事  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起点时间,可译为“从”。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根据”。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以便"。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河曲智叟无以应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属予作文以记之  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扶苏以数谏故  表结果,可译为“以致”。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  表连接,可译为“而”。或不译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焉  焉:  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直陈的语气,相当于“呢”“了”,也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万钟于我何加焉?又何间焉?  兼词,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可译为“在这里”“从这里”。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夫大国,难测焉,惧有伏焉  代词,用在动词后做宾语,相当于“之”,可译为与之相当的词语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且焉置土石  为:  介绍与行为动作发生相关联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尚思为国戍轮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天下唱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等。愿为市鞍马  为宫室之美   为报倾城随太守  介绍动作的主动者,译为“被”。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士卒多为用者  连词,表因果关系,“因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尾助词,无意义。夫子何命焉为所  所:  特殊代词,它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必须和别的词组成所字短语,才能做句子成分,“所”字经常位于动词前和动词组成“所”字短语,所字指代的是受它后面的动词支配的人、事、物。这种短语是名词性的,在句子里一般做主语、宾语、谓语、定语。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所思所忆都是所字短语,即想的人、事、物,做宾语  问所从来,具答之。所从来,即来的地方,做宾语  “所以”,这是“所”字短语后来慢慢发展成的,“以”是介词,表示方法、手段或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  代词,常用来指代上文所说的情况,含有“这样”的意思,常常充当谓语,也可单独成句,偶尔还做状语。虽然,受地于先王  由代词演化来做词尾,常常附在动词、副词、象声词、形容词等后面,一起充当谓语或状语,以模拟声响或描绘事物、动作、状态、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杂然相许  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然足下卜之鬼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转折。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  其:  代词,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子里做定语。代人,可译为“他的”“她的”;代事、代物,可译为“它的”。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既出,得其船  如果“其”后面跟的是代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做定语。其一犬坐于前  特殊指代,第一人称代词。蹲其身,使与台齐  加强语气。其如土石何?  乃:  表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顺承,时间上一前一后,可译为“于是就”“于是才”“终于”。陈胜、吴广乃谋曰   乃行卜   乃悟前狼假寐  表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的条件,后一分句说明了这种条件的结果。弗胜,守臣死,乃入据陈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表示对事物或事情的确认,可译为“是”“实在是”“本来是”等。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表出乎意料之外,可译为“竟然”。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夫:  指示代词,念fú,表远指,相当于“彼”,可译为“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  用于句尾表感叹,相当于“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用来引出议论。夫战,勇气也   夫环而攻之  而:  表顺接,可译为“然后”“就”。温故而知新  聚室而谋曰  表转折,可译为“却”“可是”。人不知而不慍  环而攻之显不胜  表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黑质而白章  蔚然而深秀者,琅讶也  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默而识之   恂恂而起
温馨提示:
本文【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文言虚词】由作者教育有故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