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悼念父亲的诗词10首
别父
清风蓑雨雨纷纷
正是人间换景新
孰晓天堂传诏令
仙幡度我父亲魂
思父一(七绝)
欲翠青山起父茔
难别盛世舍亲情
从此慢步重宵九
再见音容梦几更
思父二(七绝)
春雷轰烈起沧茔
难信慈严九界行
何日再耕陇上地
三更梦见泪无声
思父三(七绝)
醉风醉雨醉思亲
难孝高堂欲断魂
可叹乡愁谁解意
几回梦赋杏花村
春伤(七律)
东风猎猎送寅春
细雨绵绵润景新
岁月无声多少事
人生慢步几回真
青瓷盏具今还在
绿水茶香不见人
把酒浇愁添乱绪
扶锄挥泪葬花魂
悼春(五绝)
春韵入园香
慈严却远航
残红谁再护
把酒问夕阳
别父
清风蓑雨雨纷纷
正是人间换景新
孰晓天堂传诏令知
仙幡度我父亲魂
思父一(七绝)
欲翠青山起父茔
难别盛世舍亲道情
从此慢步重宵九
再见音容梦几更
思父二(七绝)
春雷轰烈起沧茔
难信慈严九界行
何日再耕陇上地
三更回梦见泪无声
思父三(七绝)
醉风醉雨醉思亲
难孝高堂欲断魂
可叹乡愁谁答解意
几回梦赋杏花村
一、《诗经》中的孝论
《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今译:孝子孝孙的善行,会得到大福和长寿的报偿。
《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今译:牢记孝道,孝道就是生活的准则。
《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今译:孝子的孝行不绝,就会得到永远的赐福。
《卷阿》:“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今译:具有孝道之美德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闵予小子》:“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今译:对于先人,要永远尽孝。
《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今译:对列祖列宗无不孝敬,以求得他们的赐福。
《蓼莪》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终养父母的遗憾,沉痛悲怆,凄恻动人,清人方玉润称为“千古孝思绝作”(《诗经原始》卷十一)。
诗以丛丛莪蒿摇曳兴起心中苦涩的悲悼之情, 或正是悼念之情景,其中连用“生”、“鞠”、“拊”、“蓄”、“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直颂父母恩德。充分表达“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孝子之思,而一旦失去,“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的失落油然而生,终于发生“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的悲天怆地呼号。
末两章又是景象描绘,南山高大,正示父母的恩德,飘风的吹拂,又写孝子的悲苦,情与景交融,虚与实相衬,充分表达了诗人一片至真至性的情咸,却又给人无比想象的空间。
此诗六章,似是悼念父母的祭歌,分三层意思:首两章是第一层,写父母生养“我”辛苦劳累。
头两句以比引出,诗人见蒿与蔚,却错当莪,于是心有所动,遂以为比。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环根丛生,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顺;而蒿与蔚,皆散生,蒿粗恶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结子,故称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
诗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责不成材又不能终养尽孝。后两句承此思言及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
中间两章是第二层,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和父母对儿子的深爱。第三章头两句以瓶喻父母,以罍喻子。
因瓶从罍中汲水,瓶空是罍无储水可汲,所以为耻,用以比喻子无以赡养父母,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而感到羞耻。句中设喻是取瓶罍相资之意,非取大小之义。
“鲜民”以下六句诉述失去父母后的孤身生活与感情折磨。诗人与父母相依为命,失去父母,没有了家庭的温暖,以至于有家好像无家。
第四章前六句一一叙述父母对“我”的养育抚爱,这是把首两章说的“劬劳”、“劳瘁”具体化。诗人一连用了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和九个“我”字,语拙情真,言直意切,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声促调急,确如哭诉一般。
如果借现代京剧唱词“声声泪,字字血”来形容,那是最恰切不过了。这章最后两句,诗人因不得奉养父母,报大恩于万一,痛极而归咎于天,责其变化无常,夺去父母生命,致使“我”欲报不能!后两章第三层正承此而来,抒写遭遇不幸。
头两句诗人以眼见的南山艰危难越,耳闻的飙风呼啸扑来起兴,创造了困厄危艰、肃杀悲凉的气氛,象征自己遭遇父母双亡的巨痛与凄凉,也是诗人悲怆伤痛心情的外化。四个入声字重叠:烈烈、发发、律律、弗弗,加重了哀思,读来如呜咽一般。
后两句是无可奈何的怨嗟。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锡小铭萄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你们好!首先,我代表我的母亲,代表我的兄弟姐妹,代表我们全家,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我父亲的追悼会,和我们一起与我的父亲作最后的告别。
“秋风起人憔悴,叶儿落心流泪”。在这个秋天的日子里,我父亲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0月7日早上6点10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生前的亲朋好友们,我们表示深深的悼念。
我父亲出生于1938年,三岁丧父,年少的日子随母兄,其生活艰苦,与母兄相依为命,练就了坚强的性格。“风雨急而不缀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可以说,我父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为人工作的一生。
他生活俭朴、性格耿直,勤劳善良,极富爱心和责任心。对待工作,他严谨而又富有魄力,敢说敢做,言出必行;对待生活穷困的人,他又极尽同情,常常扶贫济困,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帮助。
身教重于言传,父亲以他自己的表率作用牵引和启迪着我们兄妹四人的成长,教我们正直,教我们善良,赋予我们健全的人格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使我们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兢兢业业,在为人处世上真诚无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为有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1333433623763您这样一位好父亲而骄傲,您的匆匆作别,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与创伤,也给我们的人生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深深遗憾。
我们感谢您这些年来对我们的悉心培养,感谢您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与学习条件,感谢您为我们这个家庭所付出的一切。往者已逝,来者犹追。
我们知道,冥冥之中,您一定依然在注视着我们,期待着我们,。
诗经·小雅·蓼莪》原文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诗经·小雅·蓼莪》赏析
《蓼莪》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终养父母的遗憾,沉痛悲怆,凄恻动人,清人方玉润称为“千古孝思绝作”(《诗经原始》卷十一)。诗以丛丛莪蒿摇曳兴起心中苦涩的悲悼之情, 或正是悼念之情景,其中连用“生”、“鞠”、“拊”、“蓄”、“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直颂父母恩德。充分表达“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孝子之思,而一旦失去,“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的失落油然而生,终于发生“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的悲天怆地呼号。末两章又是景象描绘,南山高大,正示父母的恩德,飘风的吹拂,又写孝子的悲苦,情与景交融,虚与实相衬,充分表达了诗人一片至真至性的情咸,却又给人无比想象的空间。
作品内容 年代:先秦作者:诗经作品:蓼莪内容: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作品注释 人民苦于兵役不得终养父母。
蓼(音陆):长大貌。莪(音俄):莪蒿。
蔚(音卫):牡蒿。花如胡麻花,紫赤;实象角,锐而长。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瓶小而尽,罍大而盈。言罍耻者,刺王不使贫富均。
怙(音护):依靠。昊天罔极:指父母之恩如天,大而无穷。
烈烈:艰阻貌。发发(音拨):疾貌。
榖:养。律律:同烈烈。
弗弗:风声。卒:终。
指终养父母。【赏析】 这一首是儿子悼念父母的诗。
诗人痛惜父母辛辛苦苦遗养育了他,而他却不能报恩德于万一。子女赡养父母、孝敬父母,这是我国人民的美德之一,直至今日,仍然是一项必须提倡的公德,人人都应尽这个责任。
这首诗前两章用比,表现“父母劬劳”;后两章用兴,象征自己遭遇不幸,首尾遥遥相对。中间两章一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一写父母对儿子的深爱。
全诗情真意切,表现了作者对父母的深厚感情。译文: 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青蒿。
可怜的父母亲啊!为了生养我受尽劳苦。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牡菣,可怜的父母亲啊!为了生养我积劳成疾。
小瓶的酒倒光了,是大酒坛的耻辱。孤苦伶仃的人活著,还不如早些死去的好。
没了父亲,我依靠谁?没了母亲,我仰赖谁?出门在外,心怀忧伤;踏进家门,魂不守舍。父母双亲啊!您生养了我,抚慰我、养育我、拉拔我、庇护我,不厌其烦地照顾我,无时无刻怀抱著我。
想要报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一样的浩瀚无边! 南山高耸耸,暴风阵阵起,人们没有不过好日子的,为何只有我遭受不幸!南山高巍巍,暴风呼呼吹。人们没有不幸福的,为何只有我不得终养父母! 《诗经·蓼莪》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很细腻地传达了父母对孩子的痴情眷恋。
因此,身为子女,如何行孝,是我们每个人不可不知的。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注释】:人民苦于兵役不得终养父母。
蓼(音陆):长大貌。莪(音俄):莪蒿。
蔚(音卫):牡蒿。花如胡麻花,紫赤;实象角,锐而长。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瓶小而尽,罍大而盈。言罍耻者,刺王不使贫富均。
怙(音护):依靠。昊天罔极:指父母之恩如天,大而无穷。
烈烈:艰阻貌。发发(音拨):疾貌。
榖:养。律律:同烈烈。
弗弗:风声。卒:终。
指终养父母。【赏析】: 《蓼莪》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终养父母的遗憾,沉痛悲怆,凄恻动人,清人方玉润称为“千古孝思绝作”(《诗经原始》卷十一)。
诗以丛丛莪蒿摇曳兴起心中苦涩的悲悼之情, 或正是悼念之情景,其中连用“生”、“鞠”、“拊”、“蓄”、“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直颂父母恩德。充分表达“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孝子之思,而一旦失去,“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的失落油然而生,终于发生“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的悲天怆地呼号。
末两章又是景象描绘,南山高大,正示父母的恩德,飘风的吹拂,又写孝子的悲苦,情与景交融,虚与实相衬,充分表达了诗人一片至真至性的情咸,却又给人无比想象的空间。/sicijianshang/tangqian/shijing/0673003364846316.htm。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