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十六句古诗词,最喜欢前15首如下: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此去今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唐风·绸缪》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情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春楼》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其它受字数限制省略,供参考。
有哪些惊艳到你的古诗?近来所读最惊艳的古诗当属《形影神(并序)》,形式奇特,别具一格。
三首组诗依次为《形赠影》、《影答形》、《神释》。此诗为陶渊明自剖之语,分别以形、影、神三者为依托,表现三种人生观。
“形”指的是人的形体;“影”指的是人的影子;“神”指的是人的精神。1.“形”感叹自然万物之长久不绝,主张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 2.“影”感叹身没影灭,但身没名或可存,因此主张“立善”求名以不朽;3.“神”有感“形”“影”二者的苦恼,提出解决之法——顺其自然。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并序)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
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无论贵贱贤愚,世俗之人莫不奔波劳碌,吝惜生命,以求长生或留名。余对此行为甚感困惑。
因此极力陈述形、影二者对这个问题的感慨之辞,最终神通过辨析自然之理来开释它们。希望对此事甚为关心的君子,能够从诗中获取真义!一、《形赠影》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天长地久,永恒不灭;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永远不会变更。
草木虽有生命,因受霜露的影响,却不能像天地、山川之永恒不灭;然而也获得了从茂盛到枯萎,从枯萎又重新焕发生机的恒久不变之理。人虽为万物之灵,但却不能像草木得自然之常理。
不久前还存在于人世间,转眼去羽化永不复还。世上少了一个人,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那亲戚朋友又是否会思念你呢?亲戚朋友一看到你生前使用的物品,只能睹物思人无限伤感。
我没有羽化成仙之法,毫无疑问一定会死去不再复还。希望你(影子)能听取我的意见,有酒就喝,及时行乐。
二、《影答形》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想要保存生命长生不死这是不现实的;但是即便卫护生命保持健康,也让人很苦恼,没有好方法。非不愿到昆仑山和华山学习求仙之术以长生;只是此道邈远不可通。
自从我(影子)跟你(形体)相遇,就一直形影不离;喜怒哀乐同受。在树荫下,形影就会分离;在太阳底下,形影则永不分离。
想要形影同在是不能长存的;形体灭忘影子就会跟着同时消失。想到身体消散名声也会跟着消逝,实在是喜怒哀乐百感交集心情复杂。
但是人可以通过“立善”留名见爱于后人;为什么不竭力去追求呢?饮酒虽能消忧,但是和“立善留名”相比,岂不小巫见大巫?三、《神释》大钧无私力,万物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善恶同,安得不相语。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寿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大自然没有偏爱;让万物自生自灭。人身为天、地、人三才之一;难道不是因为我(精神)的缘故?虽然我(精神)与你们(形体影子)相异;但是我们三者生而同体。
我们三者休戚与共;看到你们为此所困,我不得不为你们辨析解惑。三皇虽然身为大圣人,也难免一死。
如今他们又在何处呢?彭祖虽然号称长寿,也留不住生命,难逃一死。老少贤愚同归于死,没有区别。
任你风华绝代或平平无奇,到头来终是一抔黄土。(如按照形)的观点:醉酒或许就能忘记关于生死的忧愁;难道饮酒能使人长生?(如按照影)的观点:通过“立善留名”的方式确实能够使人长存不朽;但是谁将会来赞赏你呢?老想着这些事(长生或立善留名),这确实有损我们的生命;还是不如顺应天运。
(神)我们应当放浪于自然造化之中;面对生死自会不喜亦不惧。死亡到来时就坦然面对;没必要特地为此忧虑伤神!从《形影神》来看陶渊明 一想到『陶渊明』,我们脑海里立刻浮现的便是:隐者代表;不为五斗米折腰;品质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菊花;田园诗人;淡泊名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是的,他确实是一名隐者,但同时他也是一个人。这首诗《形影神》就是表现他作为人的自我矛盾与解脱!在我心目中,陶渊明、李白、苏轼三人是『中国人』最好的代表,都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一人之中,三者并存。
一、《形影神》简析 第一首《形赠影》主要是作者对『生死』的态度:人生如寄,及时行乐。第二首《影答形》主要是作者对『名利』的态度:通过『立善』留名以不朽。
第三首《神释》主要是作者为前两者解惑:面对短暂的人生,不管是追求肉体的长生,还是企图通过立善扬名赢得身后名。都是不是最佳处理方式。
汲汲追求这二者,对生命都是一种伤害。不如顺应自然之理,不喜亦不惧。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