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公司的整体形象和员工的自律性,培养企业文化,达到提高员工素质和素养的目的,特制定5S管理制度。以下是边肖收集的5S管理相关制度,仅供参考!
5S管理体系全文
第1条一般规定
为了提升公司的整体形象和员工的自律性,培养企业文化,达到提高员工素质和素养的目的,特制定5S管理制度。
第二个目的
5S活动强调“全员参与”和“高层领导亲自参与”,“坚持到底”是5S成功的关键。公司通过制度保证全体员工积极持久的努力,使每一位员工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减少出错的机会,提高员工素质、公司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营造独特的企业文化氛围。
第三条5S管理组织
1.5S活动的领导机构是“公司5S管理委员会”。
2.“公司5S管理委员会”成员为:公司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第四条5S管理的内容
首先,组织
1.整理内容:将办公室和工作现场的物品和设备明确划分为需要的产品和不需要的产品,需要的产品妥善保管,不需要的产品处理或报废。
2.布置目的:腾出空空间,发挥更大价值,过于高效,营造耳目一新的政治环境,提升企业形象。
3.整理的推广方法:
(1)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抽查。
(2)建立物品“需要”和“不需要”的标准。
(3)处理掉不必要的物品。
(4)调查所需物品的使用频率。
(5)日常自我检查。
4.不分类造成的浪费:
(1)浪费在空之间;
(2)使用架子或柜子的浪费;
(三)废旧零件或产品,陈旧不堪使用的;
(4)使放置的地方更小;
(5)废物管理的浪费;
(6)库存管理或库存检查所花费的时间。
5.布置要点:
(1)检查当前车间、工作或办公室是否有不必要的材料和备件;
(2)抽查的设备、工装、夹具是否准备齐全,操作是否规范,有无违章操作。
(3)操作规程是否张贴在规定位置,各种警示标志是否齐全。
第二,整顿
1.整改内容:将所需产品按照规定的定位和定量方法进行整理,并做好标记,将寻找所需产品的时间减少到零。
2.整改目的:腾退空房间,发挥更大价值和高效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提升企业形象。
3.整改推广方法
(1)进行收尾工作;
(2)清理所需物品的位置;
(3)存放地点应在地面上画线定位;
(四)对场所、物品进行标识、标示;(5)制定废弃物处理方法。
4.整改重点:
1)现场必要的物品、构件和固定装置是否分散存放;
(2)储存的物项、部件和储存位置是否有标识;
(3)需要拿东西的时候,能不能快点拿,不会拿错?无论是半成品、收纳柜、托盘、手推车等。整齐有序地存放着。
三。清洁
1.清洁内容:清洁现场办公场所和工作环境,保持整洁,无垃圾、无灰尘、无污垢、无污染。
2.清洁的目的是保持员工良好的工作情绪,消除污垢,保持现场干净明亮,提高设备性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最终达到企业生产的零故障、零损失。
3.清洁的推广方法:
(1)、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打扫,不要依赖别人,不要加专门的清洁工;
(2)设备的清洗应以设备的维护保养为重点,清洗设备应与设备的点检和维护保养相结合;
(3)清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当清洗过程中发现有油水渗漏等异常情况时,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改善,而不是任其发生。
4.清洁活动的重点:要按照决定落实清洁对象、清洁人员、清洁方法、清洁用具准备、实施清洁的步骤,做到真正的有效果。
第四,清洁
1.清理内容:将整理、整改、清理的实施做法进行到底,保持其积极成果,将其事实做法规范化、制度化。
2.清洁的目的:保持以前“3S”的成果。
3.清洁度的提升方法:
(1)实施前的“3S”工作;
(2)努力养成整洁的习惯;
(3)建立可视化管理的标准。
(4)制定“5S”实施方法;
(五)制定考核办法;
(6)建立奖惩制度并加强执行;
(7)配合日常清洁做好设备清洁抽查;
(8)高层主管经常常驻海关,带动全员重视“5S”活动。
4.清洁重点:推广活动要制度化,定期检查。
第五,素养(SHTSUKE)塑造人的素质,建立管理基础。
1.素养的含义:以“人性”为出发点,通过合理的整理、整改、清理等工程化改进活动,培养上下级共同的管理语言,使全体员工养成遵守标准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促进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2.素养的目的:培养具有良好习惯、遵守规章制度的员工,提高员工的文明礼貌水平,营造良好的团队精神氛围。
3.识字的推广方法:(1)制定服装、仪容、识别卡的标准;
(二)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共同遵守;
(3)制定礼仪规则;
(4)教育培训(新员工加强5S教育和实践);
(5)推广各种精神推广活动(晨会、礼让运动等。)
4.识字重点: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