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将至,小编为你带来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拿到高分并不难!
1: 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它们会发出强烈的无线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阳风释放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带电粒子冲入地球大气层,被地球磁场捕获。它们沿着磁力线向地球的两个磁极移动,与稀薄的大气层相撞产生极光。
2: 如何判断地球运动的速度。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南北纬60°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任何纬度的线速度是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的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所有纬度都等于每小时15度,除了两极为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太阳轨道上的位置而变化。在近日点(1月初)速度最快,在远地点(7月初)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30km/s,平均角速度为每天1°。
3: 日照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两个方面
在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普通图,转换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在绘制新的转换图时,需要确定地图上点、线、面之间的空间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来自地轴和直射点的太阳光必须穿过地球中心。
(2) 太阳光线所显示的平面是黄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成23°26’角。
(3) 每个纬度环平行于赤道,垂直于每个经度。
(4) 子午线在南北两极相交。
(5) 晨曦线可以垂直于每条纬度线,也可以与极地圈中的纬度线相切并与之相隔(极昼或极夜出现在极圈上);赤道被平分(即。,赤道和晨昏线两个交点的经度相差180°,即赤道分昼夜;它可以与子午线相交或重合。
(6) 晨昏线把相交的纬度环分成白天弧和夜晚弧。根据日弧和夜弧的长度(经度),可以确定纬度线的昼夜长度;如果与每条纬度线垂直,早晚线必须经过南北两极,一天中的昼夜在世界上平均分配。
2、掌握时间点的转换。转换注意事项如下:(1)赤道上的昼夜总是平分的,通过时间计算(6:00,18:00)或经度解译,在新地图上可以找到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位置。
(2) 为了确定晨昏线和纬圈之间的分界点位置,可以根据分界点的时间(12:00、0:00或24:00)计算经度,然后再根据直接点的位置来确定纬度。
(3) 在确定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和纬度环的切点后,可用光滑曲线将其连接起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太阳光线总是垂直于黄昏线。
(4) 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回归线之间,晨曦线与纬度环相切的点总是在北极圈内。
4: 等太阳测高图是一种等太阳高度图,它通过等太阳高度线(等太阳高度连接点形成的线)反映一定时间内世界或部分地区太阳高度的分布。从本质上讲,它可以看作是一个顶视图,以太阳的直视点为中心。
2、地图的主要内容包括太阳直射点经纬度的判断、当地时间的计算、太阳高度的计算比较、昼夜变化、与地图所示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的判断。
3、等值线图的解释应注意:
(1)等值线图的中心点是太阳直射点。
(2) 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图中最大的圆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轴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所有半球均为昼间半球。太阳直射子午线以东最大的半圆是暗线,西面最大的半圆是晨线。如果有数字指示的图形上最大的圆圈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则不是黎明-黄昏线。这张局部地图只代表了白天半球太阳高度的较高部分。
(3) 在直射阳光的经度上,纬度的变化程度与太阳高度的不同程度相同。在太阳直射的纬度线上(赤道除外),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差必须大于太阳高度差?。
(4) 当太阳直接在赤道上时,经度的最北端是北极,最南端的点是南极。当太阳直射北(南)半球时,北(南)极位于最北(南)点的南(北)。北(南)极与最北(南)点之间的距离是阳光直射的纬度,地图上没有南(北)极。
锋面通常形成在地面气旋低压槽内,锋面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图中,低压中心的等压线最向外弯曲的线是槽线的位置(一般有两条线),也就是前部的位置。
2、确定旋风前后的方向:首先,用箭头指示图中气流的方向。箭头指向北方,反向向南,气流的前进方向是前面,否则就是后面。
3、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面的气流来自较低纬度,温度较高。当它向高纬度移动时,它与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相遇,形成暖锋。同样,气旋的西风气流来自高纬度地区,与低纬度的暖空气相遇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这在南北半球都是一样的。
4、雨区位置判断:雨区主要位于冷空气团的一侧,因此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6: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解释的三大突破:1、各种岩石在地球内部经过重熔和再生后都可以转化为岩浆;
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
3、岩浆岩和沉积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转化为变质岩,而岩浆岩和变质岩可以通过外力转化为沉积岩,但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岩。
7: 判断岩层新旧关系的四种方法。根据地层层序规律,沉积岩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因此,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位置越低,岩层越新,位置越高,离地表越近。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生物化石复杂、层次高的地层总是比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地层更新。
3、根据地层的接触关系,可以根据岩浆岩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岩浆岩。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它们所切割的地层,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它们所处的地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大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变质岩的形成比相邻岩浆岩的形成晚。
4、根据海底岩石的形成和扩张过程,如果是海底岩石,越靠近海脊,其地质时代越晚;离海脊越远,地质年龄越早;或者越靠近海沟,地质年龄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时代越晚。需要注意的是,sam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