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高考

去山区支教需要什么条件?

发布时间: 2022-12-14 20:18:32

去山区支教需要什么条件?

去山区支教的条件:1、 必须年满18周岁。
2、 有扎实的知识,但是并不需要高学历,也不需要执教资格,因为支教的主要是小学。
3、而且至少支教三个月。
4、还要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不然你没法去。
5、要有爱心,有责任心,性格随和宽容,尊重边山区情况和当地人。

去偏远山区支教,需要什么条件及办理那些相关手续?

支教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1、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历史,及其他不良疾病。2、服从指挥,能听从组织和学校安排。3、为人随和,易于与人相处。4、具备良好的授课能力,制定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应试能力。5、与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等的沟通交流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支教都是有组织的,手续不需要刻意办理。参与的方式如下:1、官方组织:共青团、学校等机构组织,直接像这些官方组织报名参加即可。a.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b.高校社团组织的暑期支教2、企业组织:企业为体现社会责任,或公益营销开展的支教互动活动,具体开展时间和方式,因企业不同,而方式有所不同,一般为送教,送硬件等,如:雪佛兰红粉笔计划、爱普生爱心课堂计划等。3、支教组织:参与方式:关注该支教组织网站。4、个人行为:自行去到支教学校。关注网络需支教老师学校,通过自行联系协商,约定支教时间和方式。扩展资料:支教期间的政策支持:1、服务期满1年考核合格,报考研究生的,总分加10分;各高校出台的政策如优惠于此政策则参照高校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2、服务期满1年考核合格,可以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报考国家机关公务员。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和东、中部地区公务员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西部地区公务员的,笔试总分加5分。3、服务期满,对志愿者作出鉴定,存入本人档案;考核合格的,颁发证书,作为志愿者服务经历和就业、创业的证明。参考资料来源:

去偏远山区支教需要什么条件

1、年龄年满十八周岁。

2、学历为大专或者以上学历,支教学校初中要求本科以上。

3、要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4、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5、身体素质良好,适应能力强,能吃苦耐劳。

6、性格开朗,善于与人沟通,有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有爱心。

7、有一定经济基础,当地学校提供基本食宿,往返交通费用自己承担。

8、支教时限至少半年。

9、教师或者或相关工作经历3年以上优先考虑。

山村教师支教11年后离开,他为什么坚持不下去了呢?山区支教之路有多难?

对于山村教师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这里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如果一直待在这里,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所影响,所以山区的支教之路是特别难走的。

曾经在云南,广西以及贵州这些地方会有一些支教的山村老师,他们来到这里坚守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有很多教师在支教完之后,因为一些问题不得不离开,其中有一位支教老师支教11年之后选择离开,主要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以及为了下一步的发展,这条路是特别难走的。了解这方面的人都知道,对于山村老尸来说每个月的工资是比较低的,只能够拿到微薄的工资,对于一些男老师来说,如果已经组建家庭就要养家糊口,经济来源是比较单一的,如果工资比较少,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是不能够支付正常的开支的。

一般三村支教的老师支教的地方都是非常偏僻的,根据一些人的了解,有些老师需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去到学校,有的学校交通不方便,开车或者是坐车都不能够到,这里的学生学习资源是比较落后的,而有一位老师在这里能够支教11年,并且是十大新闻人物之一。对于这位老师来说,已经将自己的青春贡献在这里11年对于一个乡村老师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而11年对于一个山村发展来说并不是特别的重要,但是这位老师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因为在这里他拥有自己非常好的一段年华。因为这个职业背后有很多心酸和无奈,无论是教学水平还是硬件实施会,感觉到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的距离是比较大的,如果一直待在这里,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以及接下来的生活之路怎么走都会有所影响。

如何申请去山区支教

应届毕业生山区支教方式:
1、可以参加团中央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这个计划是从03年开始的。
2、可以参加由本省组织的志愿者支教活动,其实就是各个省仿照团中央的西部计划而在本省开展的支教活动。黑龙江和吉林好像都有,一般这样的信息在本省团省委的网页上都有,可以去看下。
3、可以参加本校组织的研究生支教团活动,一般是支教回来后就读研,这个自己得向所在的系院咨询。
在职人员山区支教方式:
1、可以参加团中央的“扶贫接力计划”,一般是服务半年至两年,想要了解这方面更多的信息,可以向团中央咨询。
2、如果有一定的条件,自己可以找个在西部的贫困学校来实现支教。通常参加有组织的计划是要报名审核的。例如西部计划,个人通过体检和培训后即可上岗。另外,西部计划的项目办设在每个高校的团委。
更多关于如何申请去山区支教,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be59651615829573.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在读大学生去山区支教有意义吗?

大学生支教虽然时间短,但是还是有一定积极的作用的,近年来,有一个公益活动一直受到很多的大学生的青睐,每年暑假寒假,都会有一些高校大学生离开城市,选择一些偏僻的乡村进行支教活动,增加自己社会实践经验的同时给乡村孩子带来更多的温暖。
大学生短期支教,一般时间从两周到一个月不等,在这其间,这批充满活力和阳光的大学生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去感化这些孩子,将自己所学所得用到实处。同时,在大学生支教前期,很多大学生可能也会组织一些公益捐助活动,比如说一些文具,玩具之类的,在去支教的过程中带给这些孩子。
而对于学校而言,这些大学生前来支教,更是有可能暂时改善学校师资,因为很多偏远的山村,由于贫穷落后等因素,一直没有专业的老师来长期任职,可能是村里的某个“文化人”来暂时充当老师的角色,所以这些大学生支教活动就能够短暂的缓解这种情况。同时,有的大学生毕业,对当时的支教活动深有体会,后期参与到山区学校长期教学的工作中也是常有的。
但是虽然大学生支教有着诸多的好处,但还是有的学校在婉言拒绝着这些大学生前来支教。究其原因,当地一些校长说,大学生支教时间过短,很多孩子心里会形成一定的落差,同时,由于很多大学生支教方式灵活,有的还将现代科技引入到教学当中来,但这支教老师有,学校没有,所以很容易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支教前期与大学生考试时间所冲突,造成大学生关于授课准备不全,变授边备的情况时有发生。
总的来说,大学生支教虽然时间短,但是还是有一定积极的作用的,如果大学生关于支教能够有更加充分的准备,相信会有更多的学校欢迎大学生前来支教的。

乡村支教需要什么条件???

乡村支教分为长期支教、寒暑假支教和国家支教,每一个所需要的条件也不一样,所去支教的地方条件也不一样。

举例:

支教地点:甘肃贫困山区小学

报名条件:

1.年满20岁,身体健康,无疾病,无犯罪记录,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2.本科及以上学历。

3.拥有同理心,耐心,责任心。

4.认同彩虹理念,服从组织安排,易于相处沟通。

5.乐观开朗,节俭朴素,能融入山区学校生活。

6.取得家人同意和支持。

7.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负担支教过程中的自行费用。

报名注意事项:

1.希望你是一个有热情,有耐心,懂得反思,懂得尊重,不批判,愿意陪伴山区孩子成长的人,并且是一个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喜欢探索,在教学中尽职尽责的人;

2.彩虹每月组织志愿者进行分享交流会,希望你是积极的交流者和认真的倾听者,不是漫不经心的手机控;

3.请志愿者报名时慎重考虑,学生的教育刻不容缓,因此我们会对招募的志愿者将进行首月考核,不合格者需退出彩虹驻校老师计划。能力从来不是问题,只要你用心、认真、努力、热忱,一定会收获一次珍贵的支教之旅。

扩展资料

支教前应该知道的事情:

请重视前任老师的支教总结,尤其是对学生管理的总结。

2.小学生重要是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可以笨,可以基础差,但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要培养。这是影响一生的大事。

3.请勿用物质刺激学生。支教者往往带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大肆分发物品,以图博得学生欢心和自己的满足。适当的奖励可以,但千万不要乱来,否则学生的价值观扭曲,一旦老师离开或是物质终止,反弹太大,适得其反。

4.珍惜学校的财物。不要以为太乱太破太脏就想大换血,打造成舒适的休假场所。殊不知很多东西都是有用的,玩户外的都知道这个道理,能留的东西,千万不要扔掉。

5.很多支教者都是因为感情受挫或是为了逃避烦恼的工作,有的是为了体验生活,所以三教九流都有。无所谓,关键是做好思想准备。这里没有城市那种繁华和方便,有的甚至连厕所都没有。所以请不要对学校挑三拣四。当然,你有钱可以投资,但请不要摆谱。

6.支教者之间肯定有矛盾。生活上的和教学管理上的,无可避免。我的看法是,新老师最好听老教师的意见,他不一定是最正确的,但却是最合理的。老教师也要包容新老师,毕竟新老师可以带来新的理念。

7.请尊重当地的风俗和现状,除非你有能力去改变,否则请不要乱开药方。存在就是合理,支教者能做的就是做好本分。

8.可以关爱学生,但不能溺爱。支教者可以有自身的癖好缺点或毛病,但最好不要让学生看到。

9.支教者需要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时间,硬性条件是必须具有相关教育经历。注意,是相关,并非一定是师范毕业。否则最终害的还是学生,那不如不支教。

参考资料: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支教招生

温馨提示:
本文【去山区支教需要什么条件?】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