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应该是属于语言类的一所大学,我朋友刚好考上了这所大学,简直不要太厉害。我跟我朋友的家就在这所大学的附近,俺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不得不说,学术性上,北语绝对可以跟北外媲美的。
学校简介
北语的录取分数确实高,以至于我当年高考都没敢把它作为第一志愿(事后得知,我即使报了也未必能上北语)。考研时得知一位本可以保研复旦的师姐最终选择去了北语,令我诧异不已。且听老师建议,要考对外汉语方向的研究生首推北语,作为学渣的我心中忐忑,抱着试试的心态,侥幸得以录取。大概作为男生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吧。事后我也推荐下一届师妹考北语,她们也顺利来到这里读研。就看你在乎什么了,作为“四非”学校,身份确实有些尴尬,但是如果选择了好专业,碰到好老师,那么来北语挺值的。
食堂
食堂,也就是清晏楼(家属楼的暂且不表),1至3层为学生食堂,4层为日韩东南亚餐厅,五层为另一个餐厅,一层还有穆斯林餐厅。通常情况下也就是去1到3层了,没有太多选择,我通常去的是三层,那里有各种风味,开放时间相对自由,且各种选择多,价格合理。但是由于招标原因,变动也很频繁。今天吃到的好店下学期说不定就关门大吉了。由于地盘小,师生多,下课时间未错峰,饭点时通常十分拥挤,去晚了一二层就连汤水都没有了。
宿舍
住宿条件,我住的12号楼,4人间,900块一年,免水电费暖气费。虽然无独立卫生间,晾衣服得去院子里,但是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收这么便宜的费用也不好再苛求了。
图书馆
图书馆,虽然占地面积小,可是够用了。你要找的专业书籍基本能找到,一些外文期刊杂志收录得还挺全。实在找不到还有原文传递和馆际互借系统,可以从别的高校借。当然,面积小也就意味着图书馆座位数量有限,要泡图书馆通常得提前占座。同样,教室开放闲置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你不得不为找一个学习的地方大费周折。
校园文化方面,素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北语是多元的,如果你想感受各国文化,找个语伴,还是很便利的。每年五月份的世界文化节是各个国家学生展示自己国家文化的好时机。
教学楼
教学方面,一些老师还是很有水平的。这个教师可能不一定是教授,有时候老师的教学水平科研实力不一定能通过职称体现出来的。
总结:北京语言大学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喜欢的童鞋们可以报考哇!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的层次是中国一流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也的确可以算得上是一所非985非211的名牌大学,它在普通本科院校中的级别非常领先。
综合国内多个大学排行榜的数据可知,北京语言大学在全国的排名为40-60名之间,在全国2756所大学中排名靠前。所以,北京语言大学属于全国认可度较高的一流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全国唯一外国留学生人数比中国学生多的大学,成立58年以来,北京语言大学已经为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20万人的中文,培养了对中华文化很了解的外国留学生,很多同学已经成为学界、政界的知名人士,例如,现任哈萨克斯坦总统哈塞姆托卡雅夫、俄罗斯外交次官伊戈尔马科夫、德国汉学学者顾彬等。
北京语言大学的王牌专业是阿拉伯语专业。
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始建于196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开设的阿语专业点之一,成立56年来,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为国内外交、外贸、文化、军事、科研、教育、传媒、企业等领域培养了1000多名优秀的专业人才,近年来一直保持着100%的高就业率。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北京语言大学是一所语言类院校。有英语、汉语言、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等专业。建校60年。
学校介绍
北京语言大学(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简称“北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时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信息科学、经济、艺术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
院系设置
截至2017年10月,该校设有3个学部、8个直属学院(教学部),分别为:
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含汉语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华文学院
外国语学部:英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应用外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中东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汉语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信息科学学院、商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语言康复学院、培训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
2022年2月,学校新增传播学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
师资力量
该校共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者29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7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6人,入选国家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人,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
科研平台
该校建有语言科学院、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设有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等33个校级研究机构。
建设成果
2013年度,该校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总计789名,共发表论文441篇(其中国内学术刊物395篇,国外学术刊物27篇,港澳台刊物14篇,译文5篇),出版著作86部(其中专著37部,编著或教材37部,古籍整理1部,译著11部),提交被采纳研究与咨询报告15篇,获得1项新的发明专利。新立项的科研项目总计177项(其中纵向项目54项,横向项目24项,校级项目99项)。
学术资源
该校编辑出版学术刊物九种,其中《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国文化研究》为核心期刊,《汉学研究》为核心辑刊,《国际汉语教学》和Translating China(《翻译中国》)为一般刊物,《语言规划学研究》、《文献语言学》、《汉风》为以书代刊的刊物。
学科建设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基础心理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史、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专业硕士学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英语笔译、法语口译)
国家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北京市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
教学建设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对外汉语、汉语言、英语、汉语言文学、日语、阿拉伯语、法语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团队、汉语言专业教学团队
国家级精品课程:初级日语(1)、中国文化概论
教育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技术实验室
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英语、汉语言、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
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团队、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教学团队、汉语言专业本科教学团队
北京市级精品课程: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语言学导论、法语高级口译
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科学实验中心、对外汉语教学实验中心
北京市级精品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现代汉语高级教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实用语法分析》、《新标准汉语》、《汉语强化教程》、《法语语言学教程》、《大学汉语精读(第一册)(维文版)》、《计算机应用基础(第5版)WindowsXP与Office2003环境》、《英汉互译策略对比的应用》、《大学意大利语听力教程》、《日本古典文学史》
北京语言大学地址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信息科学、经济、艺术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北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中文、外语及相关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科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八个门类。
截至二零一七年年十月,北京语言大学占地面积三十三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四十三万平方米。学校下设三个学部、八个直属学院(教学部)和三个科研院所。有省部级以上研究中心(或基地)一十二个,校级研究机构三十三个。与世界上五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二十一所大学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承办了一十八所孔子学院和1所孔子课堂。有教职工一千二百七十二人,各类中国学生在校生总数4万多人,外国留学生近九千人次。
北京语言大学是名副其实的一本。
北京语言大学,简称“北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北京语言大学在北京省内和省外都是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北京语言大学是名副其实的一本院校。
北京语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创办于1962年。1964年6月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2月,该校共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者29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7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6人,入选国家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人,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二、北京语言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对外汉语、汉语言、英语、汉语言文学、日语、阿拉伯语、法语
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英语、汉语言、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
北京重点建设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北京市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
三、北京语言大学简介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1964年6月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
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信息科学、经济、艺术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北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化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类国际型大学,是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摇篮。,学校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北京语言大学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迄今为止,学校已经为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20万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其中很多校友已经成为学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现任哈萨克斯坦总统卡塞姆•托卡耶夫,原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沃图,哈萨克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卡里姆•马西莫夫,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德国汉学家顾彬,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埃里克•康奈尔等知名人士都曾在北语学习过。此外,北语还为中国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大批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接受过专门外语培训的公派留学人员,现在他们多已成为国家各个领域的栋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语一方面保持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相关学科,学科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八个门类,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层次齐备,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0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个。现有33个本科专业,其中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以及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3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校目前有以下教学科研单位: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含汉语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华文学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心)、外国语学部(含英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应用外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中东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含汉语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信息科学学院(语言智能研究院)、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语言康复学院(语言病理与脑科学研究所)、语言学系、培训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语言科学院、中华文化研究院(梅兰芳艺术传承传播中心)、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经济研究院、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培育)基地、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中国工业文化国际交流中心(与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合署办公)、一带一路研究院。
学校目前设有省部级以上研究中心(或基地)13个,其中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阿拉伯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重点培育基地,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是国家语委语言资源监测的重要基地,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是国家语委研制和修订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阵地,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是国家语委实施语言资源保护国家工程的专业机构,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是国家汉办首批建立的汉语国际推广十大研究基地之一,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是文化部投入建设的中外文化互译合作平台,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和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市教委建设的“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唯一一家语言类中心,中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中心是国家民委支持建立的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机构,中医药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基地是依托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立的特色基地,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是与《光明日报》联合共建的研究机构。除了省部级科研中心(或基地)之外,我校还有33个校级研究机构,如“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等。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大,学校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广泛、密切。目前与世界上72个国家和地区的365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富有成效的国际教育格局。学校与哈佛大学合作设立哈佛北京书院,在泰国设立了曼谷学院,在日本设立了东京分校。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中外联合办学,与美国韦伯斯特大学、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德国康斯坦茨应用科学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十余所国外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本科生或研究生项目。承办了18所孔子学院和2所孔子课堂,被评为“先进中方合作院校”。最近几年,平均每年有100名左右的教师在海外任教,有400余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每年接待外宾1500余人次。
二者各有各的特点,评价好与不好和个人的观点角度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志向选择。下面介绍一下二者的主要区别:
一、学校特色不同
1、北京外国语大学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平台、2011计划、全国重点大学。
2、北京语言大学
教育部直属高校、全国重点大学、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二、学校规模不同
1、北京外国语大学
截至2021年7月,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北京市海淀区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在职在编教职工1200余人;有本科在校生5600人,研究生(硕士、博士)3100人,留学生1600人。
2、北京语言大学
截至2021年7月,北京语言大学占地面积3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3万平方米。有教职工1272人,各类中国学生在校生总数4万多人。
三、院系设置不同
1、北京外国语大学
设有英语学院、国际商学院、俄语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等33个教学系部。
2、北京语言大学
设有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外国语学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部等3个学部、8个直属学院(教学部)。
四、学校历史不同
1、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历经军委俄文学校、延安外国语学校、华北联大外国语学院、中央外事学校等主要阶段,至1949年发展成为北京外国语学校,195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其前身为成立于1949年的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9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2、北京语言大学
学校创办于1962年,时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北京外国语大学、百度百科-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王牌专业有对外汉语、汉语言、英语、汉语言文学、日语、阿拉伯语、法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二、北京语言大学简介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1964年6月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信息科学、经济、艺术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北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化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类国际型大学,是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摇篮。,学校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知识北语
北京语言大学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迄今为止,学校已经为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20万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其中很多校友已经成为学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原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卡塞姆•托卡耶夫,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沃图,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卡里姆•马西莫夫,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德国汉学家顾彬,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埃里克•康奈尔等知名人士都曾在北语学习过。此外,北语还为中国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大批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接受过专门外语培训的公派留学人员,现在他们多已成为国家各个领域的栋梁。
历年北京语言大学在全国排名如下:
序号 学校名称 发布机构 排名时间 全国排名
1 北京语言大学 软科 2022 156
2 北京语言大学 软科 2021 137
3 北京语言大学 软科 2020 137
4 北京语言大学 软科 2019 63
5 北京语言大学 校友会 2022 148
6 北京语言大学 校友会 2021 175
7 北京语言大学 校友会 2020 130
8 北京语言大学 校友会 2019 138
9 北京语言大学 校友会 2018 132
10 北京语言大学 校友会 2017 167
北京语言大学院系设置
1、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含汉语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华文学院。
2、外国语学部:英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应用外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中东学院。
3、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汉语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商学院、艺术学院、语言康复学院、培训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北京语言大学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