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的标准,是学校的实力。
985是我国的一个工程,简单来说,就是一批有实力的大学。不过在这些大学中,也是有实力之分的。比如说厉害点的,像是清华和北大,他们在多方面符合985的特点,同时多个学科都很厉害。而普通点的,像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只有几个达到标准的学科,网上招聘的新闻中,它甚至不被当成985。
鄙视链这种东西,到处都存在,哪怕大家都是985大学,相互之间也有强有弱。而强弱之分,就是鄙视链形成的根本。一些实力处于985末端的,可能就会被否认。
1、毕业生求职在网上有一个新闻,是一家企业招聘。按照招聘的要求,他们只招收985名牌大学的学生。有一名网友,自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生,符合985的要求。可是在进群之后,大家都受到了应聘的邮件,只有他一个人例外。在询问过后,面试官直接告诉他招聘上写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除外。
一时间,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有人觉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对来说含金量不高,排除在外很正常。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大家都是985,没必要分个三六九等。
2、等级的划分985和211,是我国名牌大学的代表,也是好学校的代表。虽然建设的目的,是打造好学校,但是在人们心中,就是把学校进行等级划分。大众心里有这样的想法,企业当然也知道。在招聘的时候,他们肯定会想要高含金量学校的学生。
虽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985,但是相对于清华北大、交大复旦浙大中科大、武汉大学等学校,有着较大的差距。在所有的985中,几乎是排在最后一档的。等级划分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学科强项、师资力量。
3、三六九等看到很多人在网上质疑,说大家都是985,就没必要再分等级。这句话其实是自相矛盾的,本身985和普通大学相比,就要高一筹。这“一筹”是通过对比诞生的,那么在985中,肯定也会有分级和对比。
鄙视链只有一次或者无数次,一旦有了等级划分,紧接着人们就会进行排名划分。前五名强于前十名,可是前三名也强于前五名。你觉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被排除在外受到了歧视,那些非985大学的学生,也会感到歧视。除非没有对比,否则就会有歧视。
自从有了分数,就有了等级,优越感就必然存在了。有了优越感的存在,你说会不会有鄙视链存在呢?但是也有例外,不过按照逻辑顺序,我先说一般的情况,再来说例外。
第一等级985高校应该就是c9联盟了,这九所高校是中国高校中顶尖的村庄,无论是科研实力还是对顶尖人才是吸引力都不是其他高校能比的。(说到底还是学校有钱,特别有钱的那种。)不过虽然这九所学校之间经常互相鄙视,但是他们其实并不所真正鄙视,因为他们在金字塔塔尖平起平坐,他们所谓的鄙视只是优越者的“自嘲”。
但是c9对其他高校,如果有鄙视的话,那就是真的鄙视了,其实这些鄙视并没有很恶毒的意思,我反倒觉得这是很正常的现实现象,人家强就是强,只有承认人家强,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其实也算是尊重知识,尊重奋斗的一种。
现在再来说特殊的情况,就是清华北大了。清华北大这样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其实对其余的985高校是没有什么鄙视的,因为清北的地位足以傲视群雄了,而且从之前一直傲视到现在了,可以说清北的学子不需要跟任何学校做对比,那么也就是不存在鄙视的情况了。
我认为985、211这些高校的鄙视链是严重的。最近,一条关于“中国985所著名大学的一名医生因为在非211大学学习而被拒绝工作”的信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据说一个猎头联系了医生,但当他得知他的本科学院是非211大学时,他说公司有学历规定,并礼貌地拒绝了他。
中国的大学也有一系列的鄙视链吗?本科不是双一流,985的研究生也没用?许多来自非精英学校的学生努力学习,最终成功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别人说到,我们眼中的成功怎么会变得一文不值呢?我们承认人与人之间在学历、知识能力上存在差异。
然而,我们不能否认任何人追求平等机会、高水平教育的权利,或者其他人变得优秀的权利。知名985研究生和211研究生并不是没有用的。高校中的鄙视圈长期以来,对中国大学的鄙视一直是它自己的一个派别。
链条大致如下:理科学生鄙视工科学生,工科学生鄙视文科学生,文科学生鄙视文科学生,文科学生鄙视除了艺术以外的所有学科;其中最常见的是“大学生鄙视链”,更专业的术语是“基于原有学历的歧视”,即大学生不是“985”或“211”,即使是来自著名大学的医生,最高学历也会被鄙视。
英雄不问出处!在中国,文凭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来自一所声望很高的学校,在一些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高考进入更理想的大学,这可以证明他们的优秀。然而,通过学士学位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不可避免地是武断的。毕竟,在名牌大学注册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在学生很多但学生很少的时候,赢得入学考试并不容易。所以说这种高校的鄙视链是严重的。
985、211其实是我们国家两个教育方面的计划,985工程是指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计划,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计划。这两个计划中的高校,是我们国家重点建设的一批高校,是举全国之力发展的高校,985院校和211院校有以下的不同。
第一在于生源的不同。985院校的生源是中国最优质、最顶尖的生源,囊括了中国各省排名最靠前的生源,属以第一梯队。而211院校的学生则是这批尖子生之后的一批,属于第二梯队。
第二在于发展定位的不同。985院校是我们国家最著名的30多所院校,包括了清华、北大等全国知名院校,是我们国家重点建设的院校,是要把他们建设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211则是重点发展的一批院校,在这个顶层设计上就没有985学校的高。财政支持上也不一样,国家对985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要比211的财政支持力度要大,在985院校可以做的项目会更多,获得的机会也会更多。
第三在于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同。985院校的师资力量囊括了世界最优质人才和中国最顶尖的教授,他们有很丰富的学识,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帮助。而211的院校的教师要比985教师低一个档次,没有985院校教师的质量高。
其实,985和211之间是有鄙视链存在的,985院校得学生一般看不起211院校的学生。因为985院校各方面实力都要比211好得多,所以他们存在的这种差异和这种鄙视链,也是可以理解的。
以上就是关于985竟然也有鄙视链,毕业生求职被嘲讽不算985,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学分高考网,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