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原985、211等名校建设工程所不同的是,“双一流”实行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建设原则。换言之,那些具备不俗实力、但却无缘名校方阵的大学,在若干年后完全有机会跻身名校方阵。而眼下,正值首轮“双一流”建设收官、第二轮遴选在即的交汇期,网络中也就此出现了不少版本的调整高校预测名单,比如说接下来呈现的这份,一起来看看当中有哪些变化之处吧!
变化之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扩容
透过上述名单不难看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7所有所调整。其中,新面孔就包含了4所,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也意味着第二轮“双一流”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与首轮相比实现了扩容。
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表现最为惊喜,直接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连跳两级,跃升为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国政法大学、西南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则是成功入围B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再加上从首轮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方阵中降级的重庆大学,以及回归顶尖高校方阵中的湖南大学和东北大学,B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计有8所。
在很多人看来,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升A算是实至名归,重庆大学降B则多少有些让人意外,毕竟其是重庆唯一的985高校。一旦此名单预测为真,对于重大的发展毫无疑问是坏消息。
变化之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新增11所新面孔
之所以上述名单有较高的认可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增的11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绝大多数是此前网络中公认的入围“双一流”热门。
来自秦皇岛的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有A-档实力,河北全力支持其建设“双一流”,该省也迫切需要新增“双一流”名校来提振高等教育实力。
湘潭大学,是一所又红又专的高校,在过去几年里,一学科获得了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援建,上方用意已十分明显。
西南政法大学,昔日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法学实力高校圈领先,高考录取分数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早已达到了名校级别,可以说就差一个名校光环了。
从地域来看,新增的11所高校多数来自中西部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这也是舆论更希望看到的。
变化之三:两所高校成为失意者
虽说重庆大学也降级了,但仍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方阵中,从首轮到次轮,根据榜单显示,最大的失意者莫过于是东北林业大学和宁波大学。东北林大近年来发展不如意一方面是学科专业热度影响,另一方面与地域也有关。宁波大学的落选大概率是因为没有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首轮入围的力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仅是C档成绩,当时就遭到了不少诟病。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第二轮“双一流”调整建设高校名单还仅停留在预测层面,最终变化情况如何还得等待官宣。小伙伴们,对于这份“双一流”高校调整预测名单,如果1至10分的话,你觉得有几分靠谱呢?欢迎留言区分享答案!
双一流大学名单调整后,湘潭大学是双一流大学。
在第二轮双一流学校的评选中,新增了七所院校,它们分别是山西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以及广州医科大学,可以说实力都相当强劲。
湘潭大学作为近些年来最受瞩目的高校,在这次第二轮的评选中也算不负众望,成功入围了双一流学校,而且湖南省也有五所大学入围,可以说湖南的高校教育又上了一个台阶!
该校文化
校训:博学笃行,盛德日新。
其中“博学笃行”语出《礼记·中庸》,而“盛德日新”则转语《周易》。《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因此以“博学笃行”为校训之端,实就为学而设定,于劝勉学子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易·系辞》说:“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涵养科学、人文以致深厚,德性就会沛然横溢,人就有可能臻于“至善”之境,养成完满之人格。而德之盛,需要积久而成,坚持不懈的日新,始终不渝的创造,才是盛德的状态。
“博学笃行,盛德日新”,涵盖了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知、行、情、意、德等因素,既能体现继承往圣的历史传统,又可彰显开启来贤的实际功效。
学分高考网-湘潭大学
双一流大学包含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学校更多,范围更广,而且39所985大学全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下是我整理的2022新增双一流大学名单有哪些,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2022新增双一流大学名单有哪些
在原有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8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实际包括6所独立设置的高校)的基础上,此次第二轮更新名单中增加了7所学科建设高校,其中广东3所(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1所(上海科技大学)、江苏1所(南京医科大学)、山西1所(山西大学)、湖南1所(湘潭大学)。
这样,国内“双一流”大学达到14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05所。
全国各省双一流大学名单
北京(34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8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6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江苏(16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4所: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
上海(15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1所: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上海科技大学。
陕西(8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5所: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四川(8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6所: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广东(8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6所: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湖北(7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5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天津(5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3所: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
湖南(5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3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所: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
辽宁(4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所: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黑龙江(4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3所: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浙江(3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浙江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所:宁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安徽(3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所: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吉林(3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吉林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所: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山东(3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福建(2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厦门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福州大学。
重庆(2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重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西南大学。
河南(2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郑州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河南大学。
新疆(2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新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石河子大学。
山西(2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所: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
甘肃(1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兰州大学。
云南(1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云南大学。
河北(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江西(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南昌大学。
海南(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海南大学。
广西(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广西大学。
贵州(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贵州大学。
内蒙古(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内蒙古大学。
宁夏(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宁夏大学。
青海(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青海大学。
西藏(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西藏大学。
什么是双一流大学?
“双一流”大学是国家的一项建设工程,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也就是说“双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是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高校,须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
一流学科: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学科水平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列,或者国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
2022新增双一流大学名单有哪些相关文章
★2022年双一流大学名单大全
★2022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0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2021四川双一流大学排行榜
★教育部双一流大学名单公布
★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
★2020考研择校-双一流大学名单表
★江苏双一流大学排行榜2021
★双一流大学是什么会有哪些学校
★陕西双一流大学名单排名
尽管“双一流”实施了一个为期5年的动态调整和构建模式周期,但可以肯定的是即将到来的第二轮排行榜与第一轮相比不会有太大变化,毕竟5年内将很难改变。大学圈子中的良好大学模式。自从第一轮137所“双一流”建筑大学启动了最终审查和质询工作以来,哪些大学将在第二轮“双一流”名单中崭露头角,而哪些大学将被降级,引起了公众的关注。的话题。以下是网友在“双一流”调整名单上的最新预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985大学“两升一降”
从最初的985和211时期到第一轮“双一流”名单的发布,三所“ 985工程”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被评为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大学方阵。经过5年的发展,湖南大学和东北大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湖南大学,因为它被网民视为下一个升为A类世界一流大学的热门大学,其院士和国家科学技术奖中表现突出。
有升必有降。在第一轮世界一流的A类大学中,许多大学在过去五年中表现平平,或者没有达到公众期望的高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重庆大学。作为重庆市唯一的一所一流的大学,却没有表现出什么亮点。这是网民预测其降级的主要原因。
两所学校都退出了“双一流”阵营
尽管重庆大学预计会被降级,但是留在“双一流”阵营中是肯定的事情,毕竟重庆市是直辖市之一。相反,东北林业大学和宁波大学则有极大的可能会被降级,退出双一流方阵。
客观地说,受学生报考专业热度的影响,近年来农林类的高等学校发展并不是很好,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也是比较低的。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其录取分数就低于很多一流学科建设大学。而东北林业大学其地理位置不佳,专业也没有报考热度,导致其近几年表现不佳,因此如果降级,也就不足为奇了。
宁波大学是第一轮“双一流”的25所非211工程大学之一。其当初出现在名单中就引起了热议,毕竟,其世界一流的建筑学科力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仅被评为C级,预计这次将错过第二轮“双一流”,这也符合公众的期望。
热门高校晋升名校
总体而言,上述“双一流”建设大学的调整预测清单大多数都是升级大学,而不是降级大学。以世界一流的学科建设大学为例,就已经出现了11张新面孔。燕山大学,湘潭大学,江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都是被网友预测有望突破“双一流”的热门大学。
当然,如果网友预测成真,那么河南工业大学,喀什大学,中北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进入双一流大学的名单将会是不小的惊喜。但是,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看,这些预测的大学是来自高等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这更符合``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一流大学调整建设高校7所
1.A类3所:东北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2.B类4所:中国政法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二、一流学科调整建设高校11所
中北大学、燕山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喀什大学。
三、一流大学取消建设高校2所
东北林业大学、宁波大学。
之所以上述名单有较高的认可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增的11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绝大多数是此前网络中公认的入围“双一流”热门。名单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7所有所调整。其中,新面孔就包含了4所,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也意味着第二轮“双一流”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与首轮相比实现了扩容。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的创新型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京港大学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中欧商校联盟成员,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位于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 ,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为“立格联盟”成员。
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双一流”农科联盟成员高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西电”或“西军电”,是中央部属高校,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行列。
在很多人看来,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升A算是实至名归,重庆大学降B则多少有些让人意外,毕竟其是重庆唯一的985高校。
宁波大学是首轮“双一流”中的25所非211工程大学之一,2017年出现在“双一流”名单中就让人大感意外,毕竟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力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仅获评为C档,离建设世界一流的目标相去甚远,此番被预测无缘“双一流”,也符合公众预期。
双一流大学名单2022如下:
1、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音乐学院。
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以及辽宁大学。
4、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以及石河子大学。
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分高考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以上就是关于网曝“双一流”调整高校名单,11所是新面孔,你怎么看呢?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学分高考网,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