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学历提升 出国留学

爱默生学院留学好不好

发布时间: 2024-04-01 23:30:01

爱默生学院留学好不好

爱默生学院留学好不好爱默生学院都在传媒领域享有极佳的口碑和极高的声誉。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经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和机会,学生可以在学校的广播频道、电视频道、新闻制作室里获得第一手的宝贵经验。加之位于波士顿这一美国传媒重镇,爱默生学院的毕业生更是以专业传媒人的形象闻名全美国。
爱默生学院是一所很注重让学生去实践,并且获得第一手经验的学校,强调学生更早地去适应现实社会。不论学生想要做电影、广播节目、表演、唱歌、音乐剧、杂志,学校都会提供丰富的机会。其实,从爱默生学院三个校区地点的选择上也可以看出学校对于学生实践经历的重视。

美国艾默生学院爱默生学院(Emerson College) 位于美国波士顿, 是美国唯一一所专致于信息交流艺术和人文科学背景的综合性大学。现有3000名本科学生和900名研究生, 生源来自美国国内48个州和世界40个国家。该学校已发展成被国际公认的多元化学院,设有通信学院,市场营销学院,通讯科学学院,新闻学院,表演艺术学院,视觉艺术和媒体学院,书面文学和出版学院等。专业设置有表演艺术、视觉和媒体艺术、人文学科与跨学科研究所等。2014年USNews北部地区美国大学最佳本科 第11名。
爱默生学院(Emerson College) 在美国和国际传媒界及高等院校的传媒教育领域有着公认的重要地位。该学校提供37个艺术和信息传媒的学位项目,同时被新英格兰院校协会所认可。多年来,该学校已发展成被国际公认的多元化学院,学校设有通信学院,市场营销学院,通讯科学学院,新闻学院,表演艺术学院,视觉艺术和媒体学院,书面文学和出版学院等。在US News每年的校际评鉴中,爱默生学院(波士顿)常被评选为新英格兰地区最佳五所传播学院之一,而其毕业生也素以专业传播人形象闻名全国,甚至Peterson's Guide也评此学院具有深厚的潜力。

爱默生学院(Emerson College)位于美国传媒重镇同时也是美国新闻学的发源地---波士顿(Boston)
波士顿(Boston), 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新英格兰地区的最大城市。该市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 创建于1630年,是美国最古老、最有文化价值的城市之一。波士顿是美国革命期间一些重要事件的发生地点,曾经是一个重要的航运港口和制造业中心。今天,该市是高等教育和医疗保健的中心,它的经济基础是科研、金融与技术—特别是生物工程,并被认为是一个全球性城市或世界性城市。

爱默生是谁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1803年5月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土顿附近的康考德村,1882年4月27日在波士顿逝世。他的生命几乎横贯19世纪的美国,他出生时候的美国热闹却混沌,一些人意识到它代表着某种新力量的崛起,却无人能够清晰的表达出来。它此时缺乏统一的政体,更没有相对一致的意识形态。在他去世的时候美国不但因为南北战争而统一,而且它的个性却逐渐鲜明起来,除了物质力量引人注目,它的文化也正在竭力走出欧洲的阴影。1837年爱默生以《美国学者》为题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辞,宣告美国文学已脱离英国文学而独立,告诫美国学者不要让学究习气蔓延,不要盲目地追随传统,不要进行纯粹的摹仿。另外这篇讲辞还抨击了美国社会的拜金主义,强调人的价值。被誉为美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独立宣言”。一年之后,爱默生在《神学院献辞》中批评了基督教唯一神教派死气沉沉的局面,竭力推崇人的至高无尚,提倡靠直觉认识真理。“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认为对你合适的东西对一切人都适用……”文学批评家劳伦斯.布尔在《爱默生传》所说,爱默生与他的学说,是美国最重要的世俗宗教。
爱默生出身牧师家庭,自幼丧父,由母亲和姑母抚养他成人。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丰富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毕业后曾执教两年,之后进入哈佛神学院,担任基督教唯一的神教派牧师,并开始布道。1832年以后,爱默生到欧洲各国游历,结识了浪漫主义先驱华滋华斯和柯尔律治,接受了他们的先验论思想,对他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爱默生回到波土顿后,在康考德一带从事布道。这时他的演说更接近于亚里士多德学派风格,重要讲演稿有《历史的哲学》、《人类文化》、《目前时代》等。 爱默生经常和他的朋友梭罗、霍桑、阿尔柯、玛格利特等人举行小型聚会,探讨神学、哲学和社会学问题。这种聚会当时被称为“超验主义俱乐部”,爱默生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超验主义的领袖。
1840年爱默生任超验主义刊物《日晷》的主编,进一步宣扬超验主义思想。后来他把自己的演讲汇编成书,这就是著名的《论文集》。《论文集》第一集于1841年发表,包括《论自助》、《论超灵》、《论补偿》、《论爱》、《论友谊》等12篇论文。三年后,《论文集》第二集也出版了。这部著作为爱默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思想被称为超验主义的核心,他本人则被冠以“美国的文艺复兴领袖”之美誉。
爱默生的《论文集》赞美了人要信赖自我的主张,这样的人相信自己是所有人的代表,因为他感知到了普遍的真理。爱默生以一个超验主义名的口吻,平静地叙说着他对世界的看法、超验主义结合并渗透了新柏拉图主义和类似加尔文教派的一种严肃道德观和那种能在一切自然中发现上帝之爱的浪漫派乐观主义。
爱默生喜欢演讲,面对人群令他兴奋不已,他说他感觉到一种伟大的情感在召唤,他的主要声誉和成就建立于此。他通过自己的论文和演说成为美国超验主义的领袖,并且成为非正式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哲学精神表现在对逻辑学、经验论的卓越见解上,他轻视纯理论的探索,信奉自然界,认为它体现了上帝和上帝的法则。
除《论文集》之外,爱默生的作品还行《代表人物》、《英国人的特性》、《诗集》、《五日节及其他诗》。
爱默生集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于一身,他的诗歌、散文独具特色,注重思想内容而没有过分注重词藻的华丽,行文犹如格言,哲理深入浅出,说服力强,且有典型的“爱默生风格”。有人这样评价他的文字“爱默生似乎只写警句”,他的文字所透出的气质难以形容:既充满专制式的不容置疑,又具有开放式的民主精神;既有贵族式的傲慢,更具有平民式的直接;既清晰易懂,又常常夹杂着某种神秘主义......一个人能在一篇文章中塞入那么多的警句实在是了不起的,那些值得在清晨诵读的句子为什么总能够振奋人心,岁月不是为他蒙上灰尘,而是映衬得他熠熠闪光。

爱默生简介 爱默生哲学是怎样的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6日-1882年4月27日),生于波士顿。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1836年出版作《论自然》。他文学上的贡献主要在散文和诗歌上。1882年4月27日在波士顿逝世。
除《论文集》之外,爱默生的作品还有《代表人物》、《英国人的特性》、《诗集》、《五月节及其他诗》。爱默生集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于一身,他的诗歌、散文独具特色,注重思想内容而没有过分注重词藻的华丽,行文犹如格言,哲理深入浅出,说服力强,且有典型的“爱默生风格”。有人这样评价他的文字“爱默生似乎只写警句”,他的文字所透出的气质难以形容:既充满专制式的不容置疑,又具有开放式的民主精神;既有贵族式的傲慢,更具有平民式的直接;既清晰易懂,又常常夹杂着某种神秘主义一个人能在一篇文章中塞入那么多的警句实在是了不起的,那些值得在清晨诵读的句子为什么总能够振奋人心,岁月不是为他蒙上灰尘,而是映衬得他熠熠闪光。
在一般美国人的心目中,爱默生是位哲学家。在他的时代的一次”公众投票“中,他被认为是当时美国最著名的两三位作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在他的哲理味浓郁的散文方面。我们不能说他有自己完整的独立的哲学思想体系,他的超验主义思想并非他所独创;但是他的思想具有一定连贯性,具有哲学家的风度。这主要表现在他一生滔滔不绝的宣传的超验主义的思想上。他的哲学思想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他的“超灵”说。他相信”超灵“的超脱性,他对“超灵”和“精神”的重视贯穿在他大部分著作中。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的一生是怎样的呢?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1803年5月25日生于波士顿一个牧师家庭。1882年4月27日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去世。8岁丧父,家境陷入贫困。1817年以前,他为积累学费已备考入高等学校,便在学院食堂里谋得一个侍者的职务,后来进入哈佛大学读书。在这期间,他阅读了当时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柯尔律治、华兹华斯等人的作品。
1821年毕业后,他为帮助几个弟弟求学,教了几年普通学校,然后在波士顿当牧师,属于唯一理教派。当时,唯一理教派在东部地区各教派中居优势地位,它虽然打破了加尔文教僵死教条的束缚,但也保留了不少迷信成分。爱默生出于自己的信念,毅然放弃教职,赴欧洲各国旅行,寻找思想出路。
1833年回美国,专门从事写作和演讲活动。1836年出版《论自然》一书,这部书几乎包含了他所有重要的思想的胚芽。书中认为,精神法则存在于自然的中心、自然对人来说,不仅是物质,也是过程和结果;每一个自然过程都是精神的体现。人的本质不在物质,而在精神,人本身就是有限的造物主,世界之所以缺乏统一,是因为人自身的不统一。每一种自然现象都可在头脑的能力和特性中找到其根源;梦比实验能够更深入地揭示自然的奥秘。书中还阐述了他的美学观。他认为美是上帝给德行打下的印记,美的创造是艺术;对美的爱慕便是趣味,美是诗人追求的主要目的。他在书中还提出摆脱传统的束缚的思想,主张“跟宇宙建立一种直接的关系”,要求建立一种有创见的而不是依赖传统的诗和哲学,要求有“给我们启发的自己的信仰”,反对“在往古的枯骨中摸索或将一代活人套进陈腐的假面具中去”。
1837年8月31日,爱默生在美国大学生联谊会上以《论美国学者》为题发表演讲,抨击美国社会中灵魂从属于金钱的拜金主义和资本主义劳动分工使人异化为物的现象,强调人的价值;提出学者的任务是自由而勇敢地从皮相中揭示真实,以鼓舞人、提高人、引导人;他号召发扬民族自尊心,反对一味追随外国的学说。他提出“不能永远靠外国宴席上的残羹剩菜过活”,“要用自己的脚走路”,“要讲出自己的思想”。这演讲轰动一时,对美国民族文化的兴起产生重大的影响,被霍尔姆斯誉为“我们的思想上的独立宣言”。
1838年7月15日,爱默生在剑桥的神学院发表题为《神学院致辞》的著名的演讲,指出只要一个人秉心公正,他在一定范围内便是上帝,他也便有了上帝的安全、不朽与威严,他呼吁用原始的真理代替传统的宗教形式。他的这一演讲遭到新英格兰加尔文教派、唯一神教派等势力的抗议和攻击。爱默生的哲学思想中保持了唯一神教派强调人的价值的积极成分,又吸收了欧洲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思想,发展成为超验主义观点。其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权威,崇尚直觉;其核心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这一观点有助于打破当时神学和外国的教条的束缚,建立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时代精神,为美国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
自1836年开始,爱默生、阿尔科特、里普利等人在波士顿的康科德不定期地聚会讨论“神学与哲学的不良状况”,这可以说是超验主义运动的起点。这一运动没有组织形式,没有具体纲领,通称为康科德作家集团或康科德哲学学派,又被称为“超验主义俱乐部”。他们创办评论季刊《日规》(1840~1844),发表文学作品和主张改革教育、伦理、政治等方面的论文。爱默生一度担任主编,由于爱默生等人的影响日益深广,“超验”一词逐渐失去其贬义,最终成为了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理论上的概括,爱默生也因此成为超验主义思想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爱默生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不满,提倡个性的绝对自由和社会改革。1830至1840年,他曾认为解放思想和精神比解放黑奴重要,因而超然于废奴运动之外。但随着事件的发展,他改变了态度,也明确表示反对奴役黑人,反对农奴制。1859年,他公开为约翰·布朗辩护。南北战争时期,他为庆祝黑奴解放宣言的颁布,写了著名的《波士顿颂》一诗,为黑人的平等权利而呼吁。
爱默生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包括了诗歌、散文、文艺论著等各种体裁和形式。其中较著名的散文作有《论自助》、《论超灵》、《论美国学者》等。这些散文著作,后来汇集成《散文选》第一集和第二集,分别在1841年和1844年出版。此外,还有文艺评论著作《诗人》(1844)和《历史人物传》(1850)等。
爱默生的创作独具特色。他的文字不追求典雅华丽的辞藻,有时简洁有力,犹如格言;有时用一连串的形象比喻来说明繁复的哲理,具有磅礴的气势和雄辩的说服力,被概括为“爱默生式风格”。

爱默生是谁 爱默生介绍1、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25日-1882年4月27日),生于波士顿。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最杰出的代言人。
2、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代表作品《论自然》,《美国学者》。其中《论自然》被认为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圣经,而《美国学者》被誉为“美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独立宣言”。

美国文学家爱默生的名言

导语:整理了美国文学家爱默生的名言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欢


1、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

2、如果你遇到一个具有才华的人,应当问他读的是什么书。

3、有两件事我最憎恶:没有信仰的博学多才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

4、在最黑暗的时候,人们会看到星星,它们一直都在,只是你要记得抬起头往上看。

5、说到底,爱情就是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在别人身上的反映。

6、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7、即使断了一条弦,其余的三条弦还是要继续演奏,这就是人生。

8、谁诅咒命运,谁就是软弱而堕落的人。lizhi1314.net

9、一个人总有一天会明白,忌妒是无用的,而模仿他人无异于自杀。因为不论好坏,人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只有耕种自己的田地,才能收获自家的玉米。上天赋予你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当你自己努力尝试和运用时,才知道这份能力到底是什么。

10、一个人,在没有学会谋生之前,算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社会,在没有能够让每一个勤劳的成员获得正当的谋生手段之前,算不上是一个文明的社会。

11、对文明的真正检验,不在于人口多寡,不在于城市规模,不在于庄稼产量,而在于看这个国家造就出了什么样的人。

12、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不然就等于零。

13、我曾经听到过一句给一个青年的忠告:永远做你不敢做的事情

“美国文明之父”爱默生名言警句摘抄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25日-1882年4月27日),生于波士顿。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1836年出版处女作《论自然》。他文学上的贡献主要在散文和诗歌上。

爱默生名言:

1、就是好思想,如果不去实行,就和好梦一样。爱默生

2、如果你遇到一个具有才华的人,应当问他读的是什么书。爱默生

3、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爱默生

4、超越观众的水平是极不容易的。爱默生名言。你那拙劣的演技一旦使观众感到满意,就很难再提高了爱默生

5、健康是智慧的条件,是愉快的标志。爱默生

6、不是真正的豪杰就无法成为真正的演说家爱默生

7、丑陋的东西并非因为它们与众不同,而是因为它们无聊爱默生

8、日光是首屈一指的画师,在他的色彩浓艳的笔下,再丑陋的东西也会变得媚态百生爱默生

9、机智的主要用处是教我们与没有它的人相处得很好爱默生

10、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11、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爱默生

12、为门庭增添光彩的是来做客的朋友。爱默生

13、谨慎的人眼睛也许永不闭上。爱默生

14、使时间充实就是幸福。爱默生

15、世上所能得到的最美丽的东西是漂爱默生

16、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爱默生

17、聪明人并不是无论何时都聪明。爱默生

18、编造谎言的人撒的每一次谎不只是自杀行为,而且还是对人类社会的健康的伤害。爱默生名言。爱默生

19、人,全都是为发现而航行的探寻者爱默生

20、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药。爱默生

21、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2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默生

23、留下应该除掉的人的命,是最不仁慈的爱默生

24、行动是原料,智力用这原料塑成华美的物品。爱默生

25、政治是一种有害的职业,就像一些有害的手艺一样爱默生

26、快乐是一种香水,无法倒在别人身上,而自己却不沾上一些。爱默生

27、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爱默生

28、艺术家一开始总是业余爱好者爱默生

29、两个人如果读过同一本书,他们之间就有一条纽带。爱默生

30、人们对博览群书的人推崇备至;这一点足以被视为对文学的赞扬。爱默生

31、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32、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爱默生

33、人类一切赚钱的职业与生意中都有罪恶的踪迹。爱默生

34、文艺的爱好是一种无法毁灭的本能。爱默生

35、一切聪明人都是自私的爱默生

36、在那些为了抨击名望和学问的书籍的封面上赫然印着作者的大名爱默生

37、如果两眼生来为着注视,美就是她存在的原因。爱默生

38、勇气存在于自我恢复的能力之中爱默生

39、公众总是恩将仇报爱默生

40、只有智者视人生如节目。爱默生

41、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要幸福得多。爱默生

42、两个人如果读过同一本书,他们之间就有了一条纽带。爱默生

43、你们认为我是命运之子:实际上,我却在创造着自己的命运。爱默生

44、一个人的品格不应由他的特殊行动来衡量,而应由他的日常行为来衡量。爱默生

45、没有行动,思想永远不能成熟而化为真理。爱默生

46、喂,你可曾听说才思也许能在青春年少时获得,智慧也许会在腐朽前成熟?爱默生

47、你信任人,人才对你忠实。以伟人的风度待人,人才表现出伟人的风度。爱默生

48、即使断了一条弦,其余的三条弦还是要继续演奏,这就是人生。爱默生

49、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爱默生

50、人们喜欢猎奇,这就是科学的种子。爱默生

文学家刘义庆名句名言

文学家刘义庆名句名言

1、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刘义庆《世说新语》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刘义庆《世说新语》

3、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刘义庆《世说新语》

4、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刘义庆

5、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刘义庆

6、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7、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刘义庆《世说新语》

8、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9、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在有些时候,结果并不重要,兴致就是最好的目的地。)——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10、势力之交,古人羞之。——刘义庆

11、以明防前,以智虑后。——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12、华歆避难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迫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刘义庆《世说新语》

1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刘义庆《咏雪》

14、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刘义庆《世说新语》

1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

清代文学家高鹗名句名言

年代:清朝

高鹗简介:

高鹗(约1738-约1815年),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熟谙经史,工于八股文,诗词、小说、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亦颇通晓。诗宗盛唐,词风近于花间派,论文则“辞必端其本,修之乃立诚”,强调以意为主。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顺天乡试举人。六十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嘉庆六年(1801年)为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四年,由侍读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给事中。在任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为官两袖清风。高鹗除有《红楼梦》后40回续书外(争议),另有诗文著作多种,《清史稿·文苑二》著录有《兰墅诗抄》,杨宗羲《八旗文经》著录《高兰墅集》,今俱佚。现存《兰墅十艺》(草稿本)、《吏治辑要》及诗集《月小山房遗稿》、词集《砚香词·簏存草》等。

清代文学家高鹗名句名言

1、宝玉茫然问道:“借问此是何处?”那人道:“此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宝玉道:“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那人道:“故人是谁?”宝玉道:“姑苏林黛玉。”——高鹗《红楼梦》

2、好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高鹗《红楼梦》

3、第九十八回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高鹗《红楼梦》

4、第一百零九回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高鹗《红楼梦》

5、第一百一十六回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高鹗《红楼梦》

6、第一百一十六回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高鹗《红楼梦》

7、第一百二十回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高鹗《红楼梦》

8、第一百二十回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高鹗《红楼梦》

9、第一百二十回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高鹗《红楼梦》

10、第一百二十回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也不知。不过游戏笔墨,陶情适性而已!——高鹗《红楼梦》

11、第九十五回噫!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来一笑逢。——高鹗《红楼梦》

12、第八十七回大造本无方,云何是应住?既从空中来,应向空中去。——高鹗《红楼梦》

13、第九十四回烟凝媚色春前萎,霜浥微红雪后开。莫道此花知识浅,欣荣预佐合欢杯。——高鹗《红楼梦》

14、第一百一十六回过来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高鹗《红楼梦》

15、一辈子不嫁男人,又怎么样?乐得干净呢!~鸳鸯——高鹗《红楼梦》

免费获取《留学申请攻略》 一键领取
温馨提示:
本文【爱默生学院留学好不好】由作者学历说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