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精选问答

农妇与鹜的文言文翻译

发布时间: 2025-07-10 19:48
精选回答

《农妇与鹜》的文言文翻译:过去皖南有一个农妇,在河边拾柴时,隐隐约约听到了鸟的叫声,好像在哀鸣,仔细一看,是一只野鸭。农妇走近它,看见它的两个翅膀上血迹斑斑,怀疑是受伤了。农妇捧着野鸭回家,治疗了十多天,伤口痊愈,(野鸭)临去之时,频频点头,好像是在感谢。

大概过了一个多月,有几十只野鸭来到了农妇的园中栖息,并且每天产很多的蛋,农妇不忍心拿到集市去卖,就孵化了它们,孵出的小鸭成群。到了第两年,农妇家生活小康,大概是受伤的野鸭报答的结果呀!

《农妇与鹜》原文: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起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农妇与鹜》是一篇文言文寓言,讲述的是农妇救了一只受伤的野鸭,后引来数十只鸭子,家中变富裕的故事。通过这篇寓言说明有付出就有回报。

文言文 《农妇与鹜》翻译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起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 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全文翻译:

过去皖南有一个农妇,在河边拾柴时,隐隐约约(不经意间)听到了鸟的叫声,好像在哀鸣(呻吟声),仔细一看,是一只野鸭。农妇走近它,看见它的两个翅膀上血迹斑斑,怀疑是受伤了。农妇捧着野鸭回家,治疗了十多天,伤口痊愈,(野鸭)临去之时,频频点头,好像是在感谢。大概过了一个多月,有几十只野鸭来到了农妇的园中栖息,并且每天产很多的蛋,农妇不忍心拿到集市去卖,就孵化了它们,孵出的小鸭成群。到了第两年,农妇家生活小康,大概是受伤的野鸭报答的结果呀!

道理

1、有付出就有回报!

2、只要我们有善心,我们的生活会越过越好!心中有爱,快乐无处不在!

3、人为善终有善报,不应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

词语解释

1、于河边拾薪 薪:柴火;

2、妇就之 就:靠近;

3、妇奉之归 奉:通“捧”,捧着;

4、频频颔之 颔:名词作动词,点头;

5、妇不忍市之 市:卖;

6、得雏成群。雏: 雏(chú)生下不久的幼小的(多指鸟类):~鸡、~燕;

7、旬日:十天 。

8、鹜:(wuˋ)野鸭子

9、盖:大概

10.治:治疗

《农妇与鹜》文言文翻译

《农妇与鹜》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告诉我们有付出就有回报!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农妇与鹜》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农妇与鹜》文言文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农妇与鹜》词语解释

1.皖南:安徽长江以南地区;

2.于河边拾薪 薪:柴火;

3.熟视之 熟视:仔细地看;

4.妇就之 就:靠近;

5.妇奉之归 奉:通“捧”,捧着;

6.治之旬日 旬日:十天左右,古代一旬为十天。

7 .频频颔之 颔:名词作动词,点头;

8.妇不忍市之 市:卖;

9.得雏成群 雏: 雏(chú)生下不久的幼小的(多指鸟类):~鸡、~燕;

10.鹜(wù):野鸭子。

11.盖:原来是

12.治:治疗。

13.临去:即将离开,临走

14.疑其受创也 创:伤口.

15.熟:仔细。

16.乃:是。

17.于:在。

18.其:它的.。

19.疑:猜疑。

20.临:到了......的时候。

21.月余:一个多月后。

22.创:受伤。

23.奉:通“捧”,捧着。

24.旬日:十天。

25.市:卖。

26.盖:大概。

27.鹜:鸭子。

28.以前日:用千来计算,即数千。

29.纵:放走。

30.比:等到。

《农妇与鹜》文言文翻译

从前皖南有一个农妇,在河边拾柴,隐约听到了鸟的叫声,好像在悲哀地鸣叫,仔细一看,是一只野鸭。农妇走近它,看见它的两个翅膀上血迹斑斑,怀疑是受伤了。农妇捧着野鸭回家,治疗了十天左右,伤口慢慢愈合,(野鸭)临行之时,频频点头,好像是在感谢。过了一个多月,有数十只野鸭来到了农妇的园中栖息,并且每天产很多的蛋,农妇不忍心拿去卖,就孵化了它们,孵出的小鸭成群。到了第二年,农妇家渐渐富裕起来了,大概是受伤的野鸭的报答。

文言文翻译:农夫与鹜

全文翻译: 过去皖南有一个农妇,在河边拾柴,隐隐约约听到了鸟的叫声,好像在哀鸣,仔细一看,是一只野鸭。农妇走近它,看见它的两个翅膀上血迹斑斑,怀疑是受伤了。农妇捧着野鸭回家,治疗了十天左右,收口慢慢痊愈,(野鸭)临行之时,频频点头,好像是在感谢。过了一个多月,有几十只野鸭来到了农妇的园中栖息,并且每天产很多的蛋,农妇不忍心拿去卖,就孵化了他们,孵出的小鸭成群。又过了两年,农妇家生活小康,就是因为受伤的野鸭报答的结果呀! 治 治疗去

离开...全文

有谁知道这篇文言文的翻译急需!!!

皖南:指现在的安徽南部

旬日:十天左右

妇就之:这个农妇走近它

妇奉之归:农妇捧着它回家。“奉”是通假字,通“捧”。

全文翻译:

过去皖南有一个农妇,在河边拾柴,隐隐约约听到了鸟的叫声,好像在哀鸣,仔细一看,是一只野鸭。农妇走近它,看见它的两个翅膀上血迹斑斑,怀疑是受伤了。农妇捧着野鸭回家,治疗了十天左右,收口慢慢痊愈,(野鸭)临行之时,频频点头,好像是在感谢。过了一个多月,有几十只野鸭来到了农妇的园中栖息,并且每天产很多的蛋,农妇不忍心拿去卖,就孵化了他们,孵出的小鸭成群。又过了两年,农妇家生活小康,就是因为受伤的野鸭报答的结果呀!

创鹜之报文言文翻译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创鹜之报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全文翻译

从前安徽南部有一个农妇,在河边捡柴时,隐隐约约(不经意间)听到了鸟的叫声,好像在哀鸣(呻吟声),仔细一看,是一只野鸭。农妇走近它,看见它的两只翅膀上血迹斑斑,怀疑是受伤了。农妇捧着野鸭回家,治疗了十天,伤口痊愈,(野鸭)临去之时,频频向农妇点头,好像是在感谢。大概过了一个多月,有数十只野鸭来到了农妇的园中栖息,并且每天产很多的蛋,农妇不忍心拿到集市去卖,就孵化了它们,孵出的小鸭成群。到了第两年,农妇家生活小康,大概是受伤的野鸭报答的结果呀!

道理

1.有付出就有回报!

2.只要我们有善心,我们的生活会越过越好!心中有爱,快乐无处不在!

3.人为善终有善报,不应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

4.要有博爱的心去看待事物,不要去追求回报。

词语解释

1.于河边拾薪 薪:柴火;

2.熟视之 熟视:仔细看;

3.妇就之 就:靠近;

4.妇奉之归 奉:通“捧”,捧着;

5.治之旬日 旬日:十多天

6.频频颔之 颔:名词作动词,点头;

7.妇不忍市之 市:卖;

8.得雏成群。雏:雏(chú)生下不久的幼小的(多指鸟类):~鸡、~燕;

9.旬日:十多天。

10.鹜:(wu,第四声)野鸭子。

11.盖:大概。

12.治:治疗。

拓展:

守株待兔文言文与翻译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出自《韩非子五蠹》

译文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注释】

[1]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2]走:跑,逃跑。

[3]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4]翼:希望。

[5]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初中古文 急急急

解释下里加点字

于河边拾薪 薪:柴火;

妇就之 就:靠近;

妇奉之归 奉:通假字,捧着;

频频颔之 颔:名词作动词,点头;

妇不忍市之 市:名词作动词,卖;

翻译

熟视之,乃鹜也。

仔细一看(它),是一只野鸭。

译文:

故事中“骛”的行为可用成语“ ”一词来形容

知恩图报

全文翻译:

过去皖南有一个农妇,在河边拾柴,隐隐约约听到了鸟的叫声,好像在哀鸣,仔细一看,是一只野鸭。农妇走近它,看见它的两个翅膀上血迹斑斑,怀疑是受伤了。农妇捧着野鸭回家,治疗了十天左右,收口慢慢痊愈,(野鸭)临行之时,频频点头,好像是在感谢。过了一个多月,有几十只野鸭来到了农妇的园中栖息,并且每天产很多的蛋,农妇不忍心拿去卖,就孵化了他们,孵出的小鸭成群。又过了两年,农妇家生活小康,就是因为受伤的野鸭报答的结果呀.

温馨提示:
本答案【农妇与鹜的文言文翻译】由作者懂知识乐生活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