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的学校简称:北理,北理工,英文简称:BIT
北京理工大学(北理工,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创办于1940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校址在北京市,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级建制,是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大学。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成员。
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是1940年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历经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华北大学工学院等办学时期,1951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截至2022年2月,学校设有21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等8个其他教学科研机构
截至2022年2月,学校拥有教职工5600余人,汇聚了32名两院院士、350余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不错。
北京理工大学属于理工类工科发展优势明显的院校,工科实力雄厚,车辆工程专业为学校的王牌专业;其中军工类专业居全国第一;其它专业毕业生数量良好,质量高,就业率相对比较高,航天航空专业学生人数比较少,就业比较好就业,其它专业在北京比较好就业,毕业生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重点建设行业就业者达到60%以上,在航天、兵器等领域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居全国高校前列。
由于全国工科为主的专业院校数量相对比较多,特别是北京上海著名高校数量更多,根据校友会对于国内高校排名分析,北京理工大学综合实力排名在第26名,以至于北京理工大学在北京市众多名校光环和影响力作用下,对北京理工大学理解不够深入,忽视了其在工业、国防、航天以及民生项目中的科研水平和贡献。北京理工大学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是1940年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历经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华北大学工学院等办学时期,1949年定址北京并接收中法大学校本部和数理化三个系,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截至2021年1月,学校占地1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277.17万册,固定资产总额69.87亿元;教职工总数3373人,其中专任教师2268人;有全日制在校生30733人,其中本科生14848人,硕士生9955人,博士生4773人,学位留学生1157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理工大学
2022北京理工类大学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北京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C9)、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 、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诞生于1911年,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因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52年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 University)简称北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1988年4月,国家教委批准,北京航空学院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9年,学校成为国家八五期间全国14所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1997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1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学校成为国家“珠峰计划”院校之一;2012年,学校入选首批“2011计划”。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干,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卓越大学联盟”,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中管副部级高校,设有研究生院。
学校前身北京工业学院发源于1940年在延安成立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理工类院校,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武器系统工程等专业,建校82年。
学院介绍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级建制,是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卓越联盟高校、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成员。
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是1940年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历经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华北大学工学院等办学时期,1949年定址北京并接收中法大学校本部和数理化三个系,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截至2021年1月,学校占地1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277.17万册,教职工总数3373人,其中专任教师2268人;有全日制在校生30733人,其中本科生14848人,硕士生9955人,博士生4773人,学位留学生1157人;设有19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开办72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月,学校设有19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医工融合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开办72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学位点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拥有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专业博士授权领域2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11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
录取分数线
1、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安徽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5分;
2、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广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1分;
3、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湖南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1分;
4、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湖南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30分;
5、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云南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9分;
6、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湖北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2分;
7、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陕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6分;
8、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内蒙古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7分;
9、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新疆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2分;
10、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贵州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1分。
重点学科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4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一级学科30个、省部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10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3个。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有工程力学、动力机械及工程、物理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料学,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设计
国防特色学科有车辆工程,光学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工程力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飞行器设计,材料学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有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环境工程、工业与系统工程、融合医工学等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有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3400余名,其中27名两院院士、1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0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和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8门、国家级精品教材7项、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3项、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教材36项,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防特色专业24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10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13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6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防科技工业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4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
学术研究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设有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医工融合研究院,拥有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2011计划”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实验室、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55个省部级实验室、1个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2个“2011计划”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7个、教育部部门开放实验室1个、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开放实验室1个。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校标,校徽周围标明了由赵朴初题字的“北京理工大学”中文字体及英文翻译。
北京理工大学的专业主要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
补充材料:北京理工大学(Be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级建制,是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成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