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考生可以复读。到目前为止,各省份都没有明确出台往届高考生不能复读的规定。如果因为失利没有考好的话,可以选择民办学校复读。想再次参加高考的学生,可以社会考生身份报考。
虽然贵州、四川、云南、黑龙江等省份已经明确了严禁公办高中和省级示范中学招收复读生,但是国家层面还没有全面禁止所有学校招收复读生,所以其他地区的学生如果高考落榜还是可以继续选择复读的。即便推行这一政策,那些真正想要复读的学生还是可以选择去私立学校,只不过花的费用要多一些罢了。
高考复读生学籍由所复读的学校办理。也可以把学籍从原学校取出来,再送到自己复读的学校去。高考复读生学籍——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籍档案包括:毕业登记表、学籍表、体质测试表、健康检查表、体育合格证明、社会实践表和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会考成绩表等。高考复读生学籍学生科永久保存的档案有:新生录取花名册、升学志愿表、毕业证书存根、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考试、考查成绩登记表、学籍变更表、考籍变更表等。高考复读生学籍一般都是有学校保管而且只能在教育局与学校间传递。
高考复读需要注意:
1、要尽早果断确定选考科目。因为你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大量在高二完成选科后,按照新高考模式进行学习、复习和备考训练的应届生。要看到他们比你的整体优势。
2、对于多数复读生建议选科就不要再变化了。因为你过去三年主要耕耘的就是文理分科复习准备状态。这时候不建议你再捡起一科已经丢了两年的科目重新深耕。
3、还要注意选考科目与未来志愿填报选学校专业存在某些对应关系。或者说高校的专业对选科提出了要求,你填报的时候必须符合。
高考的复读生在高考及录取过程当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限制,录取院校上、专业选择、找工作会受到限制。
部分省市公立学校不再举办复读班,部分省市实行新高考,选科受到限制。
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黑龙江省都已经明确出台了相应的新政策,2021年的高考复读生不允许入读公立高中,也就是说,如果考生想要复读,只能选择去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或者是复读机构。
河南省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将会限制复读生的志愿报考数量,2021年河南的高考生,如果是在复读的情况下,那么只允许填报两个志愿,不允许同应届毕业生具有同样的填报志愿资格。
广东省宣布2021年广东省将会禁止跨市高考,所有考生必须回到自己的户籍所在地,才可以参加高考。
在前些年,广东省允许考生在不同的地市参加高考,只要户籍属于广东就可以正常报考,而2021年将会取消这种方便,考生必须要回到自己的户籍学籍所在地。
除了针对复读生高考的政策,我国在2021年也进行了新高考的改革,如果考生选择了复读,在2021年参加高考,那么无疑需要面临更多的风险。在新高考的情况下,文理不分科,对文科生来说,数学难度加大。同时自由选科对于传统高考中的理综文综来说,在赋分制上有可能吃亏,可能会赋到比上一年更低的分数。
第一,在录取院校上有限制。
根据高考的录取规则以及一直以来高考的相关要求,复读考生是不可以参加提前批次的招生录取,例如公费医学生,公费师范生,军队院校的招生等等都是不能报考。
所以相对于普通的考生或者应届的考生来说,复读生就少了很多可以报考的高等院校。除此以外,有一些高校明确在招生计划当中不招收复读的学生,因为复读的学生他跟应届学生还是有不小的差异。
在学习能力上,抗压能力上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区别,在同等条件下面,应届学生有更好的塑造空间,而复读学生可能相对来说塑造的空间就不是很大,这样的话这些院校他们也不愿意招收复读的考生。
第二,复读考生在专业选择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一般情况下,复读考生他不能够报考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也就是说一些师范类专业,医学类专业,军事类专业甚至一些艺术类专业,复读的考生都不能报考。
此外,由于一些专业的学制比较长,他们也不能够报考,例如八年制的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的临床医学专业,还有建筑工程类,音乐学等相关的一些五年制的长学制的专业。
这些复读的考生在大部分情况下也是不能够报考的,所以在同等条件下面应届考生要比往届的复读生更有优势。
因为往届的复读生,他可以选择和报考的院校及专业都要比应届毕业生要少,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于大多数复读考生来说,除非你的考试成绩非常理想,才有可能选择的余地大,否则的话那选择的余地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少的。
第三,复读的考生参加高考以后,今后在大学读书毕业找工作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般情况下,高校毕业生的年龄是24岁左右,如果你复读一年的话,那就到了25岁的年纪,到了25岁的年纪去出去找工作的话,是会到会受到或多或少的限制。
有一些单位他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明确要求只要求在24岁以下的人,那么这样的话如果你是由于复读了一年而错失了应聘的机会,那也是非常可惜的。
因此这也是复读的考生的限制。当然,对于年龄上是否有限制,也跟个人的能力及所学专业和学校有一点关系,如果学校水平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也强的话,那有可能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不会受限制。
高考复读生与应届生的区别
1、考生的心态不一样
应届生第一次参加高考,虽然他们的内心紧张又忐忑,但是相对于复读生来说,心理压力会小一些。复读生已经参加过一次高考,体验过考场的环境,明白在考场上的心情,对一切程序虽然比应届生更了解,但是毕竟有过失败的阴影,所以复读生的心态会更加拘谨,对于他们来说,这一次的高考意义重大,如果再次落榜,那么复读这一年所承受的一切压力都白扛了,所以他们的内心只有胜利。而应届生们高考失利,选择的余地更多,因此,两者面对考试的心态不一样。
2、应届生享有保送的机会
在高中期间多次获得过竞赛大奖,并且成绩优秀的高三学子会享有保送的机会,一些名校会抛出橄榄枝,被保送的学生不用参加高考,直接上大学。不过这个待遇只有应届生才享有,往届的学生复读是不具备保送资格的,所以这是两者的不同之一,复读生只能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通过高考来实现大学梦了。
3、复读生报考军事院校会受限
虽然只有应届生可以报考军事院校的政策已经被取消了,但是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学生想要报考军校会有年龄要求,报考者不能超过20岁,而一些复读生经历过几次高考,在年龄上不符合要求,就没有报考资格了,这是硬伤。如果复读生的年龄没有超限,然后各方面符合要求的话,那么报考军校就和应届生没区别了。
考生除了努力学习,考取好的分数,志愿填报也应该重视
1、目前高考填报志愿采用平行志愿,即每个填报的志愿被录取的机会相等。填报志愿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批次录取分数线,多数省份都在省线和高考分数出来后再统一填报志愿。
2、如果自己分数够高,应该以挑选院校为主,重点大学的名气会让你更有优势;如果分数够不到重点大学,那么就以挑选专业为主,最好选一般院校里的王牌专业。
3、要进行估分预算,自己选择一些具体的学校和专业后,上官网查历年录取分数线,看看与省控线的分差,最好取近三年的平均值,然后看自己的成绩能否报上。
4、最后就是在填报志愿时,顺序应按分差从大到小填报,最好服从调剂,这样被退档的风险就降低很多,如果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在大一时争取转专业。
复读生参加高考需要注意什么:
1、调整心理,增强信心。复读生虽然有了一次高考的经验,但也存在再一次参加高考的心理压力。因此提高心理素质,放下任何影响学习的思想包袱,信心百倍,全身心投入新的学习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2、制定个性化的复习方案。要在教师指导下,认真总结高中三年来的学习经验和教训,找准自己的长处和差距,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把这次高考暂时的失利变成人生新的起飞点。
3、防急躁,防浮躁。高考成绩不理想是多种原因的综合反映。改变这种状不会一蹴而就,必须从抓基础知识开始,建立系统知识网络,剖析重点,化解难点,深刻掌握各科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坚决克服“一看就懂,一答就错,一看就烦,不求甚解”的浮躁情绪。
4、全方位提高应试能力。明确考纲,把握高考方向,注意高考信息,打破陈旧复习套路,加强复习针对性。把握各学科的知识点,注重解题的思想方法,总结归类,加强限时训练,强化时效性,规范性,全方位训练思维能力拓宽视野,提高学科综合能力。
高考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考生选择复读前,一定要好好地总结一下这几年高中学习的经验与教训。对当年各学科考试失误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找准复读期间重点攻克的方向。
2021新高考对复读生的要求:
由于第一至二批新高考目前已实施,因此本文将从第三批实施的省市为主。根据第三批省市公布的政策与解答显示,新高考与复读生有关的规定如下: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社会人员也可以报名参加合格性考试,社会人员可自主安排合格考试科目。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高三考生复读时,以前的学考成绩同样可以使用,但需要根据新高考模式选科并确定合格性考试科目,按照选科结果类推合格性考试科目。
从举例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实际上新高考对于复读生(社会考生/社会人员)并无明确要求,甚至在合格性考试的相关规定中,对于复读生的要求更加宽松。
不过,虽然高考改革相关的政策并未详细规定,但复读生仍需遵守此前教育部、高校制定的复读相关规定,主要是不允许报考国防生及军校,还有个别专业将不招收复读生。
2022高考复读政策如下:
1、国内各省教育部都有声明,对待复读生,必须和准高三生录取政策一视同仁,高考不得有克扣分数出现。而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加分这一项,每个民族都一样。
2、国内教育部声明,所有的复读生,都和准高三生的待遇是一样的,不得出现偏袒或者不愿意招收复读生的情况出现。不过复读生要明白,国内大部分军事类的大学都是不收复读生的,部分大学也是有这样的规定。
3、复读生和准高三生在高考政策上是一样的,没有地区限制,而且高考后和其他毕业生一样,都是达到同样的分数线来录取。
适合复读的人群
1、基础没打好,如果能够在复读中,抛开杂念,投入到课本中,有提分空间。
2、平时成绩不错,发挥失常或其他因素影响考试的,可以考虑复读。
3、平时很努力,但是方法不当,如果能够通过复读改善学习方法习惯,分数大有可为。
4、高三一整年没怎么用功的,如果能够把精力重心放回到学习上的。
5、偏科生,复读一年,如果能够把弱项提升一些,成绩会有大幅提升。
6、平时成绩不错,高考成绩也不错,志愿填报失利,对录取院校专业不满意的。
能复读,高考改革不影响高考复读。
新高考实行后,考试的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是有变化的,一般情况下,新高考中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对于大多复读考生来说也不太友好。比如,原来的理科生复读后选考了“物化生”,但相比于以前理综组合可以覆盖到所有层次的理科生,现在“物化生”的选考对象主要为学霸们,故竞争更为激烈。且如果复读生自身水平相对不高,很有可能就赋到比以往高考更低的分数。
从2021年起,湖南、湖北、河北、辽宁、重庆、江苏、福建和广东8个省市将实行新高考改革。高考改革将会采用3+1+2的模式来进行,总分共有750分,分别是这样计算的:语数外满分各150分,共450分;物理或历史卷面各100分,四选二每科各100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共200分。
扩展资料:
1、对于现在的高三学生来说,如果复读的话,那么选择的范围只能局限在大文、大理的选科组合。如果要选择其他组合的话,那么要花还是那个更多的时间去赶上应届生,补上之前的课程,这对复习生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挑战。
2、复读首先要注意调整心态,对当年各学科考试失误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找准复读期间重点攻克的方向,期间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合理分配时间,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