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大学,共有154所,其中本科大学67所,专科学校87所。
1、中山大学
2、暨南大学
3、汕头大学
4、华南理工大学
5、华南农业大学
6、广东海洋大学
7、广州医科大学
8、广东医科大学
9、广州中医药大学
10、广东药科大学
11、华南师范大学
12、韶关学院
13、惠州学院
14、韩山师范学院
15、岭南师范学院
16、肇庆学院
16、肇庆学院
17、嘉应学院
18、广州体育学院
19、广州美术学院
20、星海音乐学院
2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2、深圳大学
23、广东财经大学
24、广东白云学院
25、广州大学
26、广州航海学院
27、广东警官学院
28、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9、五邑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如下:
1、中山大学
2、华南理工大学
3、暨南大学
4、华南农业大学
5、华南师范大学
6、广东工业大学
7、深圳大学
8、南方科技大学
9、广州大学
10、汕头大学
11、东莞理工学院
12、广东财经大学
13、广东海洋大学
14、五邑大学
15、广东金融学院
16、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17、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18、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19、韶关学院
20、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1、韩山师范学院
22、肇庆学院
23、惠州学院
24、深圳技术大学
25、嘉应学院
26、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27、广州航海学院
28、岭南师范学院
百度百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2018广州市大学名单,总共83所,其中一本、二本、三本等本科36所,专科学校47所。具体名单如下:
拓展资料:
1.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广州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邻近香港、澳门,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
2. 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广州从东汉时期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期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3. 广州市总面积7434平方公里,辖11个市辖区,人口达到2015万,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广州被全球权威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8] 。每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吸引了大量客商以及大量外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9] 。广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8700多家,总量居全国前三。广州集结了全省80%的高校、70%的科技人员,在校大学生总量居全国第一。
4. 中山大学是教育部和广东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同时也是“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正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5. 暨南大学(Jinan University),简称“”暨大(JNU),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是中央部属高校、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被誉为“中国第一侨校”。学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最早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办医学院的大学,最早设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学,最早创设商科的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1、中山大学
2、华南理工大学
3、南方科技大学
4、暨南大学
5、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6、深圳大学
7、南方医科大学
8、华南师范大学
9、华南农业大学
10、广州大学
11、广州医科大学
12、广东工业大学
13、汕头大学
14、广州中医药大学
1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部分学校介绍
1、中山大学
该校是985、211、双一流大学,在国内外都是很有名的大学。根据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山大学位于第260名。学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实力进入前2名或者前2%,在最新的学科评估中获得了A+学科。
2、华南理工大学
该校直属于教育部,是985、211、双一流大学,有很多学科的实力进入了全国前10%,比如建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
3、暨南大学
该校是211、双一流大学,是直属于中央统战部的大学,被誉为“华侨最高学府”。有13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如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广东一本大学全部名单如下: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
这些大学在广东是比较知名的大学,特别是中山大学,在全国能排前十左右,综合水平非常高,校址在广东省会广州,背靠珠三角地区,前景非常光明。
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简称“中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国家“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等,是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成员。
1、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简称中大,位于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多所高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
截至2020年12月,中山大学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开设138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9个,专业学位类别37种;有全日制学生55725人,其中本科生32279人,硕士研究生15562人,博士研究生7884人;专任教师4293人。
2、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Jinan University)简称“暨大”,是直属中央统战部领导,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广东省三方共建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
截至2021年4月,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有五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214.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0.20万平方米;设有37个学院,58个系,27个直属研究院(所);有本科专业10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1种;有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有专任教师2743人;有全日制学生42228人。
3、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广工”,位于广州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相结合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前身可追溯于1958年开办本科的广州工学院。建校初期,广东科技学院、湖北科技大学、广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广东省电业局广州中心试验所等科研院所相继并入,历经中南科学技术学院、广东工学院等校史。1995年广东工学院、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广东机械学院合并组建广东工业大学。
截至2021年8月,学校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揭阳等多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4200余亩。共设有21个学院、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2个研究院。拥有本科专业8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3种,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权。有专任教师2300人,本科生36000多人、研究生近10000人。
4、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简称广大(GU),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家“111计划”建设高校、广东省冲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是2000年由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教育学院、原广州大学和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五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原广州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私立广州大学创办的1927年,原广州教育学院创办于1953年,原广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8年,原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创办于1984年,原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85年。
截至2021年6月,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880亩,总建筑面积88.5万平方米;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9788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083人;有在岗教职工3221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36人;拥有8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授权点和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39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和2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5、五邑大学
五邑大学(Wuyi University),坐落于广东省江门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五邑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设立。1990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成为本科教学合格单位。199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等级。
截至2020年9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设有17个教学机构,81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7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独立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程硕士、教育硕士两个类别共5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拥有在职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000人,各类在籍学生2.4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近800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广东大学排行榜前十名:
1、中山大学
2、华南理工大学
3、暨南大学
4、深圳大学
5、华南师范大学
6、华南农业大学
7、南方医科大学
8、广东工业大学
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0、南方科技大学
部分学校介绍
1、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简称中大,位于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
1924年,广州地区多所高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如今该校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
2、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华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是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3、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Jinan University)简称“暨大”,是直属中央统战部领导,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广东省三方共建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广东省前十名大学:
1、中山大学:2022全国排名第15名。
2、华南理工大学:2022全国排名第24名。
3、暨南大学:2022全国排名第39名。
4、华南农业大学:2022全国排名第54名。
5、深圳大学:2022全国排名第56名。
6、华南师范大学:2022全国排名第57名。
7、南方科技大学:2022全国排名第83名。
8、南方医科大学:2022全国排名第111名。
9、广东工业大学:2022全国排名第125名。
1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2全国排名第143名。
部分学校介绍
1、中山大学
简称中大,位于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1924年,广州地区多所高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如今该校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
2、华南理工大学
简称“华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是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3、暨南大学
简称“暨大”,是直属中央统战部领导,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广东省三方共建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中山大学:有着一百年的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
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的高校。
广东药科大学: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办药学系列专业的高等学府。
华南师范大学:是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
广州美术学院: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1、中山大学
2、华南理工大学
3、暨南大学
4、华南农业大学
5、华南师范大学
6、广东工业大学
7、深圳大学
8、南方科技大学
9、广州大学
10、汕头大学
11、东莞理工学院
12、广东财经大学
13、广东海洋大学
14、五邑大学
15、广东金融学院
16、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17、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18、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19、韶关学院
20、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1、韩山师范学院
22、肇庆学院
23、惠州学院
24、深圳技术大学
25、嘉应学院
26、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27、广州航海学院
28、岭南师范学院
29、南方医科大学
3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31、广州中医药大学
32、广州医科大学
33、广州美术学院
34、广东药科大学
35、广州体育学院
36、广东警官学院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