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8万人,相比2020年人数增加了7万左右这是连续3年突破千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单位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由教育部统一调度,各省级招生考试委员会负责执行和管理。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高考科目考语文、理数、英语、理综(物理、化学、生物)/文综(政治、历史、地理)四科,个别地区理综三科分开考。数学150分,语文150分,英语150分,理综满分300分,全国卷理综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满分750份。自主命题的省市有的物理满分120分、化学100分、生物80分。
而上海和浙江开始施行新高考,不分文理科。浙江高考总分数为750分。浙江高考考试科目及对应的科目满分别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选考3门(300分)。
2021年高考满分大部分地区为750分,一小部分地区分别为900分、810分、660分。
目前高考分为传统高考模式和新高考模式:
传统高考模式
传统高考模式就是以前那种采取文理分科的方式进行高考,语数外三科,每科150分,文科的政史地三科每科一百分,理科的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使用的试卷是全国卷,按照地区划分,一共三卷。
新高考模式
新高考模式是我国实行的一种全新的高考模式,目的就是改变传统高考对学生发展的限制,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可能。新高考模式采用3+1+2的形式展开,以湖北省为例,3是指语数外三个必选科目,每科的分数为150分,1是指选考科目,从历史和物理两科中选一科参考,分值为100分,2也是选考科目,从地理、政治、化学、生物四科中选择两科参加考试,每科的分数为100分,总分就是必考三科的450分加上物理或历史选考的100分再加四科选两科的200分,一共750分。
部分地区根据地方政策,总分有所不同
以海南和江苏为例,海南省也采用了新高考模式,但是除了必选的三科的450分和选考科目的300分之后,该省的总分计算还计入了考生会考分数的百分之十,满分为150分,所以海南省的高考总分达到了900分。江苏省则是除了文化考试的750分外,还设置了技能考试,分值为60分,所以江苏省考生的高考总分为810分。上海满分660分。
拓展资料
高考改革后不会在区分文理科,考生都将从政史地物化生六门选考科目中选三门考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的六选三,语数外三科仍作为考试主科目,英语一年可以考两次,取考试成绩高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浙江和上海地区2017年高考已经实行了这种改革方案案,其他省市也将逐步实行新高考方案。
高考时应准备的东西
1、身份证和准考证
身份证和准考证是你参加高考的必须要带的物品,是我们进入考场的通行证,是高考前需要准备的最重要的东西。
2、矿泉水或者功能饮料
考试刚好在6月份天气很热,即时补水确保自己的最佳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携带矿泉水需要把标签撕下来。
3、纸巾、湿巾
6月炎热的天气,再加上考生有些紧张会太容易出汗,所以准备湿巾不仅可以擦汗还可以减温,使自己的状态不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干扰。
高考注意事项
不能携带草稿纸、考试用品,考场会发的,不够可以举手示意向监考老师要。
不能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如果带了,考试前可交给监考老师保管。
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8万,比去年增加7万。其中高考大省河南省参加考试人数104.6万人,山东省79.5万人,广东省78.3万人。
从目前公布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的多个省市上看,河南考生依旧破100万,稳居第一;广东考生接近80万,排在第二;四川、河北、湖南、山东考生都超越50万;上海7万考生,创近几年新高。
为确保高考顺利进行教育部将会同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做到四个“从严”确保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
从严管理,全力保障考试安全。教育部要求各地全面梳理考试管理的安全风险,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细化工作措施,严格工作标准。严守试题试卷安全生命线,狠抓制卷、运送、保管、分发、回收等关键环节保密管理。同时,要严厉打击考试舞弊,各地要积极开展打击考试作弊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组织考试作弊”等“助考”犯罪活动,也要进一步加强管理,采取多种检测手段防止各种作弊工具进入考场,还要采取多证核对、人机比对等措施严防替考。
从严防疫,全力筑牢疫情防线。针对近期个别地区新冠肺炎疫情情况,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进一步细化了防疫组考方案,各地要严格落实健康登记、卫生消毒、隔离设施等防疫措施,切实保障考生和考务人员安全健康。
从严要求,全力做好应急处突。近期,云南大理漾濞、青海果洛玛多发生地震。教育部指导两地迅速摸排情况,启动组考应急预案。目前,两地正在精心指导考生复习备考、疏导考生情绪,并进一步细化完善组考准备工作,确保高考平稳顺利进行。
从严保障,全面优化考试服务。教育部提出各地要加强治安出行、食宿卫生、防暑降温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并为残障考生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合理便利,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考试环境。公安部门已为高考考生办理身份证开辟了绿色通道。
2021年高考考场规则:
1、考生自备0.5毫米黑色字迹中性笔、2B铅笔、橡皮、直尺、三角板、圆规、削笔刀等文具参加考试。
2、考生禁止携带手机、手表、涂改液、修正带、矿泉水、金属首饰、书籍资料、电子设备以及其它禁止带入考场的物品参加考试。
3、考生至少在开考前30分钟到达考点,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健康情况承诺书》等分时、分段错峰排队通过身体健康监测进入考点。考生排队进行人脸识别验证,验证通过后,凭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进入考场,将非考试物品(手机务必取消掉所有闹铃并关机)放在“非考试物品暂放处”,主动接受监考员进行身份认证和使用金属探测仪对随身物品进行的必要检查。排队时戴好口罩,保持1米间距。
4、考生对号入座后,将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始终放在桌面左上角,以便核验。《准考证》正、反两面均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中途不得离场。如身体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考试工作人员和监考员。
教育部会同各地全面梳理考试管理的安全风险,细化工作措施,严格工作标准。特别是严守试题试卷安全生命线,强化制卷、运送、保管、分发、回收等关键环节保密管理。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依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打击考试作弊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组织考试作弊”等“助考”犯罪活动;采取多种检测手段,防止各种作弊工具进入考场;采取多证核对、人机比对等措施严防替考。
您好,2021年全国的高考人数为1078万,录取人数为录取1001.32万人,总录取率达92.89%。
其中,普通本科招生444.60万人,职业本科招生4.14万人,高职高专招生552.58万人,本科录取率为41.6%。本科录取率为41.6%。
而2022年全国高考人数1193万,比上一年增长了115万人!去年为1078万人,而2020年为1071万人。
现在的高考人数是这些所有类型考生的总和。不要被今年的1193万考生这个数字吓到,很多省份参加普通高考的人数实际是下降的,并没有很大增长。
在一些省份,比如河南,最近几年参加6月普通高考的考生实际是持续下降的,但考生总量却持续增长,去年虽有125万考生,参加6月普通高考的不足80万,45万都是参加职业升学通道的学生。
而且,录取率是逐年上升的。
2017年,招生录取人数上涨至761.49万人,录取率首次上涨至80%以上,为81.01%。
2020年,高考录取人数上升到967.45万人,录取率超过90%,为90.33%。
2021年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共招生1001.32万人,突破千万,高考录取人数录取率上升到92.89%。
2021高考总人数为1078万。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8万人,较之去年增加了7万人,再创新高。其中河南以125万位居第一,山东、广东分列二三,分别有79.5万人、78.3万人。
高考的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6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2021年全国高考人数为1078万,相比2020年增加7万人。
总体上来看,2021年高考人数从1071万增加到1078万,而高考第一大省河南省近10万,可以说凭一省之力助高考人数再创新高。结合全国每年新增人口数量看,今年高考大部分是02-04年出生人口,这几年的出生人口稳定在1600万人,总共有1000万左右参考高考,最近几年的高考人数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波动,预期都在1000万人左右,今年少量增加可能是复读的因素。
从高考人数来看:河南、山东、广东、河北、湖南、安徽超过50万,最近几年仍然会位列前几名。北京高考人数下降到4.8万、上海大幅增长,而天津变化不大。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第三批综合改革,全部采用3+1+2模式。江苏结束自主命题模式,终于回归750分满分的全国模式。河北、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由全国1卷转投3+1+2模式,全国1卷省份只剩河南、安徽、山西和江西。辽宁和重庆则是从全国2卷转投过来。全国卷的省份也缩水到17个,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全国1卷将成为历史,而新高考的3+1+2预计将成为主流,省份会进一步扩大。
2021年有1078万考生参加高考,2021年6月7日,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1078万考生迈入考场,迎接人生大考。
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较之去年增加了7万人,再创新高。根据此前发布的时间安排,今年高考于6月7日至8日举行,部分省(区、市)由于考试科目设置不同,9日、10日也安排了部分考试科目。
高考所要知道的注意事项。
1、迟到15分钟就禁止入场。参加考试的考生,一定要在开考前20分钟开始进入试室,正式考试开始15分钟后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试室。
2、稿纸手机是“禁品”。只允许携带规定的文具,包括考试用的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等,不得携带任何书籍、笔记、报纸、稿纸、涂改液、计算器、移动电话、电子记事本等物品。否则将取消当次科目的考试成绩或各科考试成绩。
3、须用2B铅笔、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考生必须用2B铅笔作答客观题(选择题部分),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在规定的答题区域作答各科主观题(非选择题部分)。考生必须在答题卡指定的各题目答题区域作答(包括画表及辅助线)。否则答案无效。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2021年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1078万考生迈入考场
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8万人,相比2020年人数增加了7万左右这是连续3年突破千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单位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由教育部统一调度,各省级招生考试委员会负责执行和管理。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2021年高考总分750分,实行新高考政策的省市(湖南、湖北、河北、辽宁、重庆、江苏、福建、广东)高考科目是“语数外+物理或历史+2门等级考科目”,语数外各150分,物理(或历史)100分(按原始分计入总分),2门等级考科目(化生政地任选2门科目)各100分(按等级赋分计入总分)。
2021年仍保持原有高考政策的省区(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广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高考科目是“语数外+文综或理综”,语数外各150分,文综(政史地)或理综(理化生)300分,六科总分为750分。
拓展资料
高考改革后不会在区分文理科,考生都将从政史地物化生六门选考科目中选三门考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的六选三,语数外三科仍作为考试主科目,英语一年可以考两次,取考试成绩高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浙江和上海地区2017年高考已经实行了这种改革方案案,其他省市也将逐步实行新高考方案。
高考时应准备的东西
1、身份证和准考证
身份证和准考证是你参加高考的必须要带的物品,是我们进入考场的通行证,是高考前需要准备的最重要的东西。
2、矿泉水或者功能饮料
考试刚好在6月份天气很热,即时补水确保自己的最佳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携带矿泉水需要把标签撕下来。
3、纸巾、湿巾
6月炎热的天气,再加上考生有些紧张会太容易出汗,所以准备湿巾不仅可以擦汗还可以减温,使自己的状态不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干扰。
高考注意事项
不能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如果带了,考试前可交给监考老师保管。
考场规则:
1、考生进入考场后,按座位号对号入座,将身份证和准考证放在桌子右上角以便核验。考生领到答题卡后,应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准确、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在监考员的指导下正确粘贴个人信息条形码。凡漏填、错填或书写字迹不清的答卷,影响评卷结果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遇试卷、答题卡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不清、重印、漏印或缺页等问题,可举手询问,须在开考前报告监考员,开考后不再更换;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
2、开考信号发出后方可答题。考生必须用现行规范的语言文字答题。
3、试题答案要全部答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册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生要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所列要求作答。要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得在答题卡上规定答题区域外作答,也不得在答题卡上任何地方做任何标记。
5、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得吸烟,不得喧哗,不得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得夹带、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得传抄答案或交换试题册、答题卡、草稿纸。
6、考试结束前要离开考场的考生须先将答题卡、试题册、草稿纸整理好,再举手提出离场,经监考员检查无误并允许离场后方可离开考场,离场后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
7、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须立即停止答题,将考试材料从上至下按照答题卡、试题册、草稿纸的顺序平放在桌面上,坐好静候收卷。待监考人员收齐检查无误发出指令后,方可依次离开考场。
8、考生不得将试题册、答题卡、草稿纸等考场上所发的任何考试材料带出考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