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山东高考数学比较难,虽然考的内容非常基础,但是题目创新性非常高,这给很多考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试题命制上突出了数学本质,重视理性思维,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坚持聚焦核心素养,突出关键能力考查,体现了高考数学的科学选拔功能和育人导向作用;
题目设计上也稳中求新,全面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总体感觉难度比去年有所下降,如情景题由7道下降为2道,且背景公平,平时有较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都能取得较理想的成绩。
2021山东高考数学的试卷特点
从试题总体上看,知识面覆盖全面,重点突出。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数列与不等式,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六大板块依旧是考查的重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在布局上依然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但为了不给应试教育可乘之机,主观题近几年一直保持动态布局。21年山东卷将三角题放到了19题位置,这是许多人未曾想到的,导致有部分考生第2问没有做出来,主要是心理作用,把它考虑复杂了,这道题如果是平时练习的话,许多同学是能轻松搞定的。
2021年山东高考数学难。
1、数学题目越来越灵活。高考数学一直要求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最近几年高考的着重点也有所改变,题目越来越生活化。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只是出题的思维变活了。今年数学题目也是如此,考死公式和定理的时代看来已经过去了。
2、压轴题还是非常难。高考数学最大的看点是压轴题,因为是靠它来拉开分差。考生在进考场的时候,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有放弃的想法。有的考生能完成部分解题环节,就感觉很幸运了。今年的高考数学题,考生反馈说自己只是解答了部分,还有人说完全没动笔没有思路。
高考的试题,其实全国都有相对应的标准
全国高考其实就是一次性的考试,各个省市都有差不多一致的标准,不可能出现山东省比较难,河北省比较容易的情况。其实很多江苏、浙江的高考生认为,自己的考试比较难,甚至开始了一系列的争论。
各个省市的考试难度相差不大,难度基本上差不多,只要学习比较努力的话,就能够有一个好成绩。高考在各个省份基本上一致,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只不过有时候由于人数、环境等因素,导致一些学生觉得考试难度大,但是这些不过是一种错觉而已。
2021年山东高考总分为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考生在理、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6们科目中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每科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00分,转换为等级分按满分100分计入,等级考试科目总分300分。山东高考科目安排在6月7日——6月10日,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
考试内容: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
考试安排: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份按照国家统一高考时间进行。外语科目考试分听力和笔试两次进行,其中听力部分有2次考试机会,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进行,取最高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笔试部分有1次考试机会,安排在6月份国家统一高考期间进行,取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考生的外语高考成绩由听力部分和笔试部分考试成绩相加组成。条件成熟时,增加口语测试并采用机考方式进行,外语科目考试适当增加听说部分成绩的比重。
科目报考要求:在山东招生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提出在山东招生的分专业(类)等级考试科目要求。高校应按照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原则,提出等级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并提前2年向社会公布。
招生录取:夏季高考按“专业(类)+学校”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增加志愿填报数量,最大限度满足考生志愿需求。招生院校依据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自主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总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等级性考试成绩呈现及折算方式
等级考试科目的等级计分规则。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高三复习重点
利用真题,学会答题技巧,这几年高考试题稳中有变,但是出题的模式和答题的规则基本上相同,在最后一周可以仔细研读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了解答题方面的规范和要求,从而提高答题能力。
在高考试题分析中,特别注意审题技巧和能力的提高,注意审题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答案的完整性,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提取、问题设问的角度和限定性词语,理解答案、材料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设问的角度和限定性,找准材料的关键信息点,结合材料联系教材内容,寻找答案要点,最终形成完整答案内容。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