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一看各个编程教育的历程:
2000年以色列编程兴起;
2012年日本改课推广编程;
2013年奥巴马呼吁学编程;
2014年英国把编程纳入必修课;
2015年美国政府出资40亿强化中学计算机教育;
2016年澳洲把coding编程引入必修课;
2017年4号文件提出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编程成为必修课;
2018年韩国全面推广中学编程;
2020年日本新教科书在算数和理科方面,编程教育作为新的必修内容加入课本中。
经过发展,编程正逐渐成为国外学校的一门必修课。而在我们,2017年开始将少儿编程纳入到发展规划之中,作为战略推进,也成为我国“科技兴国”的基础。
编程相关政策:
2014年,浙江省改革方案,将信息技术科目(含编程)加入高考;
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学习办学水平考核;
2017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课程提前到;
2018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在中学阶段推广编程教育;计算机等级考试2018年3月开始加入Python语言;山东省出版信息技术教材加入Python内容;
2019年起,广东省将信息技术(含编程)加入高考内容;
2022年起,城市初高中将加入编程必修课。
早在重庆、山东之前,南京、天津等城市早已经把编程列入招生项目,在家长比较关注的加分问题上,编程教育同样势头正猛,各类编程竞赛层出不穷。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崛起将给我们带来之前想不到的便利;另一方面,很多职业可能会被机器人取代,未来的就业压力扑面而来。
更好的发挥自我个性
孩子的个性可以从他们的日常行为中观察出来,也可以通过他们的作品呈现出来。搭建机器人可以激发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自由发挥。
锻炼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编程学习中能引导孩子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当孩子脑海中有一个任务时,通过逻辑与创造思考,来一步步寻找完成任务目标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进行不断犯错与调试的过程。
而当孩子形成这样的思路时,就同时获得了“理性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即设定目标,并一步步有逻辑地达到目标。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可以用的到的,因此对于孩子拆分问题解决思维训练也很有助益。
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编程能让孩子更有创造力的学习各知识,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编程的学习涉及到数学、物理、机械等知识,编程的“创造性”使得它的学习过程更像“玩”,而不是“学习”,因为“玩”得投入,孩子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在游戏中正在进行逻辑推理、运用各知识。
近年来无论是教育部的政策新闻、高考加分政策,还是学校的自主招生政策,都不断朝着编程的方向倾斜。
在重庆、南京、天津等城市,早已经把编程列入招生项目中。不仅如此,学编程的孩子在高考中也可以获得更多优势,在多个省市的数学高考题目中已经出现了编程相关题目。
另外在信奥赛中获奖的同学,也更容易受到学校自主招生的青睐。我国教育部门在编程上的权重日渐增加这一事实也逐渐显现。
对于学习编程,希望大家可以不再抱着“以后不做程序员不用学编程;不参加竞赛不用学编程;编程能力不是必须项”等观点,学习编程,更不仅限于和政策的要求。为了孩子未来的就业,或许可以抢先迈出一步,手持,才可掌握未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