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教育头条

哈尔滨2022暑期考研班介绍

发布时间: 2022-09-25 18:57:01

逃避失败心理

从小到大,我们都经历了无数次考试,考试的结果给了一些人信心,也给了一些人打击。尤其是一些重要考试,如、高考、专升本考试等,它们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我们的命运,同时也改变着家人、朋友对我们的看法。我们不想让他们失望,所以我们会尽一切力量获得好的成绩。然而,有时候付出和结果是不成比例的,于是一些人产生了惧怕、逃避考试的心理。考研也是如此。准备考研的过程是艰辛的,我们的心理也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一旦失利,许多人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的。尤其是听到或看到师哥师姐的不幸经历,他们就更惧怕失败了。

其实考研和其它考试很不一样,我们不能还用老眼光看待我们自己。我周围有好多这样的例子,同学中不乏本科入学时成绩很低,但考研却考得很好的人。西南大学的教育学在我国也很有影响力,不少有实力的同学也没敢报,反而有些同学平时成绩不是很好,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如愿以偿,还得到公费生名额。

怕错过其它机会的心理

此时此刻有很多机会,如公务员考试、教师资格考试,还有各种各样的工作机会,等等。选择了考研,就相当于放弃一些其它的机会。我也见过一些人一边准备考研,一边准备其它考试,但是事实上,很少有人能打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神话。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选择了考研就要始终如一地走下去。有所得必有所失,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放弃了。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说白了就是随大流,看到别人都在做,自己也就跟着做。这种人做事缺乏目的性,其成就动机也不会很强。有许多同学很渴望能早点过*的生活,能自己争钱养活自己,但是看到周围其他同学都在考研,于是心里也有点动摇,难以遵从自己的真实想法。当时我也是如此。宿舍六个人中就我一个人不考研,每当她们出去学习,宿舍就剩我一个人的时候,那种孤单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她们都早起晚睡,过得很充实,而我则早睡晚起,感觉很空虚,那时候我有点拿不定主意,不知该怎么办了。

迷信文凭心理

现在社会上的确有点过于重视文凭。工作岗位有文凭限制、家长也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很高的学历。以教师岗位来说,许多大学都要求博士学历,好点的中学非硕士生不要,甚至较低也要本科学历。这使得一些大学生产生学历越高,工作也会更好的错误观念,于是有些人本来不想考研,却由于担心毕业找不到好的工作,而不得不陷入考还是不考的困境中。

其实,现在社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能力的重要性。

一些招工单位列出了“有工作经验者”的条件,可见,文凭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再存在。记得上课时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年轻人的故事:他也就是毕业,在社会上混了几年,干了许多关于印刷的工作,凭着一股好学劲,他已经熟练掌握了印刷的技术。他到一家工厂工作时,要求自己的工资每月不少于3000元。厂长给他一个月的试用期来看他的技术水平,结果令厂长非常满意,后来他的工资能拿到4000元。光有研究生文凭而能力并不和学历成正比的话,就一定能拿到4000元的工资吗?

逃避工作心理

上面一条是说有些人想工作,但没有正确的文凭观念,才陷入迷茫中。这一条说的是一些人不想考研,但又不想工作,二者都不是他们想要的,所以才犹豫不决。工作是与社会上的人打交道,不像学校生活那样单纯。确实如此,我和已经工作的同学交流时,他们也向我讲述工作中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每说到此,我们就会更加怀念以前的学校和以前的同学,他们都很羡慕我们这些还有学上的同学。一开始我还不大理解,倒是还挺羡慕他们的,因为感觉他们工作了,也能*了。后来慢慢理解了,这就像围城,墙外的人想进来,墙里的人想出去。其实,我们不应该如此,我们较应该做的就是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温馨提示:
本文【哈尔滨2022暑期考研班介绍】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