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前,先做「测评」!感统测评有必要吗?
答案是,很有必要!
感统测评是感统训练的依据,测评的结果直接关乎训练方案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孩子胆小爱哭、不听指令、疯跑好动、语言发育迟缓等等,这些外在表现我们的肉眼直观可见,但其表现背后的根源却需要感统测评来进一步明确。

比如,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有可能是前庭门槛过低,导致海量的信息涌入大脑,身体无法准确下达指令;也有可能是前庭门槛过高,信息无法进入大脑,大脑为了平衡发展,不得不进行感觉寻求,外在就表现出坐不住、疯跑好动等表现;同样的,触觉敏感的孩子也会因接收大量的触觉信息,从而导致一丁点的风吹草动都会吸引孩子的注意。
同一种表现,背后隐藏的能力发展问题却天差地别,感统训练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儿童外在行为表现是内在功能的显化,感统测评通过观察孩子外在的表现,将纷繁复杂的表现做归类,总结,就可以找出对应内在功能发展水平,形成全面的测评报告。
根据报告,训练老师能够为孩子出具更科学的、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但是,这个训练方案不是针对儿童的年龄,而是针对儿童的实际能力发展水平制定的。比如,一个孩子生理年龄已经六岁,但测评之后发现他的能力发展水平只有四岁的水平,那么老师就会以四岁儿童的能力来出具训练方案。
感统测评的意义就在于此。
可能有家长会说,我家孩子没有明显感统失调表现,还用做测评吗?
实际上,由于成长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部分儿童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感统失调。感统测评,就是帮助父母明确知晓孩子当下能力发展状况,如果一切正常那就皆大欢喜,我们只需在日常生活中不限制不包办,让孩子多多体验,多接触大自然,儿童能力自然会越来越好。如果发现儿童存在某一项不足,我们也能及时发现,及早干预,抓住12岁之前的关键期,感统训练的效果才能较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