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教育头条

郑州感统训练机构排名

发布时间: 2022-10-01 23:42:01
无论是预防还是改善感统失调,老岳都时常强调一点,那就是加大儿童户外运动。
首部《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中,也曾明确提出学龄前儿童“全天内各种类型的身体活动时间应累计达到180分钟以上。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同时,建议“每天应进行至少120分钟的户外活动”,并减少久坐行为。
运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儿童强身健体,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足量的运动,还能促进大脑发育,提升专注力、学习力和认知力。

今天老岳就来聊一聊,运动对儿童大脑发育的影响,以及哪类运动能够让孩子越动越聪明!

郑州感统训练机构排名

早期运动对儿童大脑发育的影响
婴儿出生时,大脑只有成人容量的1/4~1/3。3岁时的脑重量接近成人脑重的90%,到6岁时,其脑重量几乎等于成人的脑重量。
换言之,0~6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期。在此阶段,适当的运动对大脑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促进神经元连接
人类从受精卵形成的时间,就开始制造神经元。但要实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还需要突触的帮助。
经常运动的儿童,能够从环境中获取丰富多元的感觉刺激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等。这些刺激信息不断持续,即可促进突触的生长发育和修剪,较终帮助大脑形成庞大的神经网络。
这些神经网络就像是条条大路,路越多越通畅,那么儿童在面对某一事件时,就能产生认知,理解,思想,情绪,学习等不同的行为,并下达指令,完成准确动作。
2、增强记忆力和专注力
在运动时,身体会产生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等神经传导物质,这两者分别与儿童的记忆力和专注力有直接关系。
芝加哥一所中学曾实施「零时体育计划」,即在没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早七点到校,跑步、做运动,要运动到学生的心跳达到较高值或较大摄氧量的70%,才开始上课。结果发现,运动后的学生不仅不会困倦反而更清醒,上课的气氛好了,记忆力、专注力都增强了。
此外,德国研究人员也发现,人们在运动后学习词汇的速度比运动前提高了20%。
3、提高身体运用能力
儿童身体运用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肌肉运动,负责身体控制和粗大运动;一部分是小肌肉运动,负责小肌肉的控制,完成精细动作。
孩子在户外的跑、跳、踢、投、拉、抛接、移动等过程,会先通过大肌肉的使用然后再经历小肌肉的发展,例如捏、握笔、穿珠子、使用剪刀等等。
在早期运动中,大肌肉小肌肉的频繁运用,能够使儿童的手、眼、脑、四肢、肌肉和神经得到发展,这些都能为儿童日后的本体觉、学习力等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温馨提示:
本文【郑州感统训练机构排名】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