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在不同的心理流派中有不同的解释,简单来说,是“助人自助”,即帮助来访者学会自己帮助自己。
心理咨询是建立在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信任关系基础上,咨询师通过言语、表情、肢体语言、或沙盘、绘画、催眠、意向对话等方式帮助来访者更多地理解和探索自己,帮助来访者使用自己的力量选择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很多人错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自己提出问题,咨询师帮助解答,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其实不是的,心理咨询师的任务就是引导你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对心理咨询师常见的误解
误解一: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心理咨询其实是咨询师提供积极的、专业的、无条件的关注、倾听、共情,并通过不同的咨询技术及咨询理论背景来协同来访者一起探索自己的困扰,帮助来访者学会新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并且能够在咨询之外的环境运用,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
误解二:我自己也可以看心理学书籍,学一点心理知识,就可以自我解决问题了。
平时自己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肯定是有益无害的,但自我调适只能在很少的程度上缓解,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一个合格的咨询师都是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知识和技能训练,具备专业的心理识别能力和咨询技术,这些并不是看几本书和学几次课程可以达到的。
误解三:去做一次心理咨询,我就可以彻底解脱了。
心理咨询很难见效,咨询是一个持续发展和动态变化的过程。有效的心理咨询耗时在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是有可能的,因为心理的成长、个性的完善和人格的健全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也要求你需要耐心,持续的咨询。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