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上课走神做事总是心不在焉?
排除了情绪问题和智力因素的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差异来自哪里?
哥伦比亚大学和Hawn基金会聚集了一批神经科学家、行为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进行研究,发现大脑中的RAS(网状激活系统)模块在起作用。
RAS有点像筛子,可以帮助我们筛选出重要信息。大脑中RAS模块强的孩子更容易关注重要信息。
这导致一些孩子天生专注力更好。
但是科学家们也说过,大脑中的RAS模块,就像我们平时做运动锻炼肌肉一样,可以通过练习来加强。
怎么练呢?
首先是减少干扰。小孩玩耍。看书,甚至发呆的时候,我们大人不要没事就去插话送水问要不要吃东西,尽量让他沉浸在宝贵的心流状态中。
这一点网上很多文章都讲过,相信父母也看过,我就不啰嗦了。
今日主要分享比较实用的练习方法。我自己也练过这两种方法,效果不错,供大家参考。
创建单任务场景。
作为的经济学家和行为能力分析,卡尼曼在他的著作《思考,快与慢》中提出,人们对资源的关注是有限的。
比如孩子的大脑就像手机,注意资源就像内存,各种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手机里的APP。假如手机开了很多APP,手机就会卡住,变慢,甚至死机。类似地,孩子大脑同时关注的任务太多,关注资源就会不够。
想想我们成年人。你在赶一个项目。老板突然催你交报告。同事问你昨天看不看表。孩子的班主任发消息让你下午去…你一定很疯狂。
因此,为了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我们应该创建更多的单一任务场景。
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较好准备一个计时器,让孩子清楚地感受时间)
比如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和小阳做了一些时间安排。晚上7:30到7:45,这15分钟就是简单的阅读,看一本她提前选好的书。玩了一会儿,就是15分钟的简单逻辑桌游…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我在创建单任务场景时,时间安排结合了之前的专注范围表。我们尽量不要超过孩子年龄对应的注意力上限,这样不会给孩子造成压力,练习才能继续。
大约三个月后,我发现小阳的注意力提高了很多。更好的是,她逐渐养成了专注的思维习惯,会主动分主次,先处理重要的事情,再处理不重要的事情。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