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心理”是指面临考试,考生总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的心理反应,这一词汇正渐渐成为学生和家长们的热门话题。考试结束后,盐课堂老师偶尔会收到这样的反应:“卷子题太难了,看着周围同学奋笔疾书,自己越写越紧张,这次又考砸了……”
中高考不及百日,面对考试来临时的焦虑不安,导致某些同学对自己渐渐失去信心,成绩一次又一次的下降。那么考前压力大、考试发挥失常的真正原因在哪里,根治的方法又是什么呢?下面,由小盐来为大家分析,如何解决“应试心理”。
孩子压力大,会有哪些表现?
一位家长向盐课堂辅师反映道:“平时成绩还不错。就是考试前一天孩子特别紧张怎么办?考试当天饭都吃不下。”
这样的情况通常都是考试压力在作怪。除了考前吃不下饭睡不了觉,孩子的无理取闹、反常沉默、暴食、吃手指、咬指甲,揪衣角等行为,其实都是自身压力过大,通过身体语言转移情绪的表现。
考试压力来源于哪里?
对于孩子来说,积极的、有技巧的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的上进心,甚至能化压力为动力。但是,如果父母没有掌握住火候,或者对孩子超过承受范围的压力茫然不知,那么就会让孩子在压力的负作用下变得消极与压抑。
01、学习压力大,加重心理紧张
中高考即将来临,每个家长都期待着孩子能进入梦想的院校。而孩子既不想让父母失望,也不想辜负自己漫漫学习路的努力。因此,伴随着繁杂的课业和家长们焦急的心态,孩子们更容易产生紧张、压力大的情况。
02、考试目标制定过高,担心无法达到
升学压力、奥数、英语、钢琴……这些都是父母纠结的实际问题,大部分父母的压力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传递到孩子身上。
但作为家长要明白,究竟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目标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好,是否适合才是关键。
03、对分数过于重视,给孩子带来压力
“这次考试一定要进步啊,上次这几门课都没有及格!”“期末考试你给我用点心,别再退步了行不行?”在考试前,家长们总是有意无意的传达给孩子这样的话语。大家对于分数的强调,无形之中给孩子会带去很多的压力。
成年人的压力时会有自己的排解方式,但是孩子管理压力的能力还非常有限,面对孩子,我们也应做到“换位思考”。
如何帮孩子调整考前心理状态?
当考生出现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时,父母应该如何帮他们调整呢?盐课堂为大家提供了以下三种方法。
01、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想要克服压力先要了解压力的来源,所以,家长们需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这样才能了解孩子心理压力的真实情况,才能够有针对的帮助他们。
比如,在周末和节假日,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增添双方交流的机会。
02、面对恐惧,化压力为动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考砸或是被老师批评等一些挫折。这时,孩子会感到压抑、恐惧,不知所措。父母应当开导孩子,让孩子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考试,把考试看成是一种机会,就会以一种珍惜的心情对待。
03、增强同理心,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
父母小时候一定也遇到过和孩子类似的情况,当时是怎样对待的或现在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样处理的,这些都可以和孩子分享。父母告诉子女自己应付压力的方法,实际上是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这样也就能增强孩子克服压力的勇气和信心。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