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月份离强基报名就越来越近了,但是不少考生对于自己适合上哪所高校及专业都还没有定。
如何择校择专业
院校和专业选择之所以非常困难,主要是考生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考生成绩/高校历年分数线
2、考生获得奖项
3、高校招生条件
4、高校限报情况
5、高校优惠政策
6、考生兴趣特长
7、高校地理位置
定位步骤
要考虑的因素那么多,较重要的是哪一个?
1、确定自身成绩及高校往年录取分数线
考生成绩主要看高三阶段成绩平均成绩,对比查看本分数段本校考生往年的毕业走向,在此期间,明确高校往年在本省市的录取分数线及录取。在此基础上,进行轮院校筛选。
2、明确考生的兴趣爱好
了解考生特长及未来想要就业的方向,确定轮筛选院校地址及优势专业。
结合考生兴趣及未来就业方向进行第二轮的筛选。
在个人特长和兴趣的基础上,划出具有合适专业的心仪院校,然后综合对比专业的“专业内涵”。
所谓专业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通过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发现该专业是否符合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
通过主干课程设置情况,可以了解不同大学的相同专业的一些区别,判断哪所大学的对应专业更加适合自己。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众多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不尽相同。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就业和研究领域等则可以更加深入地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专业的内涵,更加具体地为我们指明就读该专业后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报志愿时选择的专业,可以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的次选择。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地适应职场生活。
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转行”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造成的。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必须要认真地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
要了解这些内容,可通过访问高校招生网站,那里会有关于学院和专业的介绍。
尤其是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要一时眼热冲进强基计划的“坑”里,在报考定要对专业有所了解,可以从高校公开课听一些专业课程再做决定。
3、明确目标高校往年的招生条件
因高校招生简章暂时未出,建议重点参考高校2020年招生条件。在符合招生条件的基础上做第三轮的筛选,在此需要重点注意的是,高校招生条件每年或许有微调整,具体以当年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4、明确高校限报及优惠政策
在尽量符合招生条件的情况,结合目标院校限报情况及优惠政策。
较后确定3—5所目标高校,在2021年各院校招生简章发布后,大家就需要重点关注自己前期定位院校的招生情况。
注:定位步骤前两点模拟志愿填报和统招志愿填报也可适当参考!
定位策略
一般建议考生采取“冲稳”结合的策略推荐考生两类目标院校。
一类是要比考生平时学习水平要高一些的院校,一类是跟平时学习水平相当的院校。而不能选择高考成绩要求太高的院校。
选择比水平要高的院校的优点:可以较大程度地用足考生的“裸考”实力,考分一点都不浪费,有机会上更好的、更满意院校,在考生不特意挑选专业条件下是一个特优的选择方案。
选择跟水平相当院校的优点:比种成功的把握要大得多,当然可以说风险也小得多。较大的好处就是争取专业的机会大大增加。
缺点是很可能会比录取分数线多富余几分,似乎有点“浪费”。特别是在考生超常发挥的情况下更会感觉如此。
定位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院校选择前,一定要参考年的该校的报考条件,综合评估自身的条件,以免无法达到报考要求。
1、成绩可以报考什么层次的院校。
强基计划在很多省份的入围分数线都是一本线上60分左右,大概在600+。以牛校清北领跑,复旦、上交紧随其后,强基入围分数线不会比统招低太多,因为报名人数实在太多了。
不论是强基还是综评,因为院校层次不同专业冷热不同,分数线会有一定的浮动。总之,综合强基计划更适合尖优生,高考成绩超一本线都是硬性要求。
2、目标院校是否有限报、锁档以及转专业政策。
强基院校原则上都是限报并锁档的,本科期间也不能转专业。
所以,报考时一定要明确目标院校是否锁档,如果高考成绩出来考的比较好,可以上理想大学的理想专业就不要来凑热闹了。
3、自己是否有竞赛奖项
强基计划招生的类考生是不要求竞赛奖项的,高考成绩达到21年入围线就可以尝试报名,一般要在一本线上。
如果要走第二类破格生竞赛奖项必须是竞赛的国奖银牌及以上才行,破格入围高考分数也要达到一本线哦~
铜牌和省一的考生在强基的校测环节优势很大,面试凭奖加分、笔试凭本事拿分。
强基计划认可的奖项为:
竞赛国奖银牌及以上是可以破格入围的。
其他奖项虽然不能破格入围但是可以在校测环节可能会一定的加分作用,尤其是和专业相关的表现考生自身优势的奖项。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