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全称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
一般儿童(3-12岁)发育过程中容易产生感统失调的问题,不是病症,这是社会小家庭制度及活动空间少的后遗症,在中国,80%儿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
那么,导致孩子感统失调的原因有哪些呢?
01早产/剖腹产
剖腹产的孩子没有经过产道挤压,较初的触觉体系没有生成,日后非常容易造成感统失调。
建议准妈妈们,在不影响母体和胎儿安全和健康的情况下,尽可能去选择自然分娩。
02爬行不足或不会爬
宝宝通过爬行可以刺激和有利于大脑左右脑的分化和专责化,多爬会增加孩子的前庭刺激比较到位。
现在很多宝宝刚开始会站立父母就急于让孩子学走路,不给孩子爬行的机会。
03娇生惯养
小的时候因为孩子做不到,父母包办,孩子能自己做了,父母还是包办。比如帮倒水、喂食、帮穿衣服、系鞋带等,养成孩子坏习惯。
孩子被包办、被限制,刺激量就不足,长久就会增加感统失调的程度。
04缺少玩伴
现在的宝宝不像以前,整天结伴在一些玩耍。我们小时候也经常是玩到天黑了才被父母唤回家,而且我们小时候玩的那些游戏其实就是现在的感统游戏。
05父母忙碌,没时间陪孩子
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碌,跟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少,没时间陪孩子共同度过语言敏感期,也没时间陪小孩玩耍,这样就会可能导致小孩语言发展落后。
父母的陪伴,是给予孩子完善心理,健全人格的较好帮助。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