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列宁指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资本输出
B.资本输入
C.人才输出
D.人才输入
2.相对技术差异论和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分别是
A.李嘉图和斯密
B.魁奈和斯密
C.李嘉图和奥林
D.奥林和魁奈
3.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4.下列理论中,属于国际贸易新理论的是
A.绝对技术差异论
B.生产要素禀赋论
C.相对技术差异论
D.重叠需求贸易理论
5.当一国采取固定汇率制度时,如果本国居民对商品的需求突然减少将造成
A.国民收入增加
B.失业增加
C.贸易收支恶化
D.对外汇的需求增加
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者是
A.弗农
B.小岛清
C.赤松要
D.邓宁
7.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示范效应最不利于哪一类型国家的发展需要?
A.发展中国家
B.制成品出口国
C.发达国家
D.石油输出国
8.最灵活方便的一种保护贸易措施是
A.关税
B.进口配额
C.自愿的出口限制
D.苛刻的技术标准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出口补贴的政策措施是
A.低息贷款
B.减免公司税
C.现金补贴
D.退还间接税
10.倾销行为主要分为两种,即
A.掠夺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B.攻击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和掠夺性倾销
D.持续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11.下列哪个国家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
A.巴林
B.伊拉克
C.委内瑞拉
D.土耳其
12.“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内关于哪两种产业并有的经济结构?
A.工业和农业
B.工业和信息业
C.农业和信息业
D.出口产业和进口产业
13.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倾向于
A.保护贸易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非关税贸易壁垒
D.关税贸易壁垒
1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市场位于
A.纽约
B.伦敦
C.东京
D.法兰克福
1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项目所记录的金融资产不包括
A.短期信贷
B.长期证券投资
C.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D.长期的商业贷款
16.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当借方与贷方出现差额时,可给予冲销的项目是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官方结算项目
D.错误和遗漏
17.货币贬值将导致贸易收支恶化的条件是
A.需求弹性无穷大
B.需求无弹性
C.供给弹性无穷大
D.供给无弹性
18.在开放条件下,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国内政府开支以及
A.国内进口
B.国内出口
C.国内净出口
D.国外净的资本流入
19.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于一个采取固定汇率制度的小国而言,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出口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为负,私人投资和政府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为正
B.出口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为正,私人投资和政府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为负
C.进口和私人投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为负,政府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为正
D.进口和私人投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为正,政府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为负
20.蒙代尔等提出的国际收支的货币调整法,其理论基础是
A.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B.购买力平价理论
C.资产选择理论
D.理性预期理论
21.蒙代尔“分配法则”的核心是运用
A.汇率政策
B.贸易政策
C.行政政策
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2.严格的金本位制崩溃于
A.十七世纪
B.十八世纪
C.一战期间
D.二战期间
23.若资本流动引起的商品流动少于单纯商品的流动量,则资本流动与商品流动的关系是
A.替代关系
B.互补关系
C.没有联系
D.无法确定
24.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对有关国家的影响不包括
A.财政收入
B.利率
C.人才
D.人口密集度
25.移民的流入国常常会认真核查申请入境者的历史,其目的是
A.限制移民
B.控制移民数量
C.减少移民对社会的冲击
D.提高移民质量
31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