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留学 留学资讯

德语高级考试(达到出国免语言考试水平),需要多少单词量才够?

发布时间: 2023-02-02 23:41:37

德语高级考试(达到出国免语言考试水平),需要多少单词量才够?

楼上的误人子弟,德国人自己的词汇量在一万左右。
学习英语的话词汇达到8000就基本没问题,德语的话比英语略少,大约6000-7000就可以,德国对外国人的大学入学考试DAF和DSH对外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量要求在6000左右(甚至更少)。
推荐楼主背这本书《德语基本词汇手册(修订本)/全国德语水平考试(NTD)》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如果全部掌握,再加上广泛阅读和训练,考DAF和DSH基本没问题。也就是说,到德国学习没有问题。
修改:有些人认为6000考DAF不可能,但是本人长期担任DAF上海地区监考官,可以负责任的说,DAF的要求绝对不可能超过8000词汇。顺便说一下,现在中国大学德语系毕业的本科生词汇量平均在6000左右,甚至更低,所以DAF绝对可能超过这个词汇量要求。
要求词汇量10000以上的词汇量是不可能的,很多在高校工作的大学教师都没有这个词汇量,何况德语词汇本来就比英语少得多,怎么可能达到这么高的词汇量。所以楼主不用担心,好好背好6000基础词汇,适当拓展,掌握8000有效词汇的话,德语就可以说得和德国人一样了。

申请出国留学,要考德语的考试,一般要什么样的水平么

楼上误人子弟,德国约10000的词汇。
学习英语单词词汇量为8000,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德国,英国是略小于约6000-7000,德国的外国人高考考试DAF和DSH德语??学习者的外语词汇的要求,在约6000(或什至更少)。
建议业主书“德国的基本词汇手册(修订本)/国家德语水平考试(NT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书全部掌握,再加上广泛的阅读和培训,测试DAF和DSH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这是说,到德国学习是没有问题的。
变化:有些人认为的6000测试DAF不可能的,但我监考长期的的DAF上海地区,可以负责任地说,DAF的要求是绝对不可能超过8000字。顺便说一下,德国,中国的大学部毕业的本科生平均约6000词汇,甚至更低,所以DAF绝对可能会超过这个词汇的要求。
要求的10,000元或以上的词汇词汇是不可能的,许多大学教师在高校工作不会有这样的词汇,更不要说德语词汇是远远低于英语,如何能达到这样的一个高的词汇。所以楼主不用担心,适当扩大主8000有效的词汇背佳6000基本词汇,德国可能是正确的,和德国起来。

本人因出国留学需学习德语,需要查词工具。请问现app应用如德语助手(Dehelper)能否代替德语王?

不可以
看你的需求
我正在学德语 德语有很多细小的语法 比如 eher als这种 德语助手里没有 我们上课前几周刚遇到 最后还是在我们老师的老版德语王里找到的。。。这就是实例
德语助手里也有 我知道 我正在用 但是亲 你是要出国的 德语不过关 到了那边 就只能一年年的念语言学校 除非有人接收你的DSH成绩 但相信我 不是啥好大学
既然如此 不要图省事
新的德语王 就是触屏那版 我也在用。。。一般般 相当一般 语法都是大框上的 除非我没听课 否则用它讲?!
我现在就是出门自习图轻便(我是女生 背不动沉的)带着德语助手和德语王
在家或者寝室自习 他俩配着大字典用 大字典怎一个全字了得 但是怎一个沉字了得啊! 要不我也不会用
闲话少说 总结一下
图方便 他俩一样 图功能 他俩也没差
但是要学习 必须有字典
我个人推荐你用德语助手 虽然东西少一点。。。当然 这点多的 你完全可以用大字典补回来。。毕竟新版德语王闲的要死整了块触屏。。。因此多了近一半RMB(坑爹啊 根本不需要触屏啊。。。)
而且。。。不知真的假的 我托同学问的德语系的说 他们的德语王老坏。。。不知是新老版本的哪一个。。。。
祝德语进步!

我是学英语的学生。如果只是暑假中想学习几天第二门外语,我学法语 德语 西班牙语 或什么其他的语言好呢?

自己说不清,就直接找了篇文来,希望有帮助
小语种圈里有句行话:
三分钟韩语,三小时英语,三天的法语,三个月的日语,三年的德语,三百年的阿拉伯语。
德语:
语音和英语十分接近,舌颤音基本不需要,简单易掌握;语法上名词是难点,3个性,4个格,复数形式变化没有规律,词形变化相当复杂,加上形容词词尾要配合,适合逻辑性强、肯死记硬背的人学习;动词较英语简单的多,时态6个;句法同样复杂,但是和汉语语序语法有很多可借鉴之处,适合英语语法学的不太好而汉语语法学的相当出色的人学习。
法语:
语音和英语区别较大,舌颤音基本不需要,入门时有点困难,入了就好了;语法上动词是难点,时态相当丰富(达到二十多个,英语只有16个时态),适合文学素养较好,语言表现力丰富的人学习;名词分阴阳性,没有格的变化,复数变化规律简单;句法灵活,易于理解掌握,难于熟练运用;适合英语语法掌握纯熟,词汇量一万以上的人学习。
西班牙语:
不会舌颤音就不要学了,会的话语音两天搞定,不过重音不易掌握;语法上和法语十分接近,动词时态丰富多变,较难掌握;名词分阴阳性且有规律可寻,没有格,复数变化规律简单;适合有一定音乐细胞的人学习。
俄语:
入门相当困难,且需要大舌音,不过只要不放弃,两周后就会见到曙光;语法上名词是难点,3个性,6个格,复数变化规律复杂,词形和德语有一拼,不过名词的阴阳中性十分有规律;动词时态超级简单: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只有三个!适合未曾建立时态概念的学习;单词音节较多,比如“老师”叫 priebadavajieli,适合口语基础较好的人学习。
日语:
入门较简单,但是越学越难。尤其是日语中对不同阶级,不同年龄的人都有不同的说法,十分复杂且难记。日语与英语联系不大,所以英语好不好并不影响日语学习。中国人容易对日语产生兴趣,日本音节短容易学,而且所有日语发音都可以在中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发音,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不同,日语又比较含蓄,所以要了解日本文化才能真正掌握日语。适合英语不太好的人且对日语感兴趣的人学习。
外语是工具,学习外语的目的是学以至用.所以,在选择外语种类时,就应该考虑她的适用范围和适用频度:
(此外,选择外语还应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与专业,就业,出国选择方向等都有关系. )
除英语和中文之外,法语,日语,德语都属于国际上使用较多的语言,法日德也同属发达国家,所以,选修这些语种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可能会有帮助.
如果你以后想来美国留学,西班牙语是最好的选择,这里大部分商品都是两种语言,spanish and English. 而且墨西哥人特多,墨西哥人说西班牙语嘛,所以西班牙语是很好的选择。因浙江在西班牙的华商就有7万人,西班牙语又是南美洲地区和美国南部加州地区的官方语言,用途极其广泛。随着中国与西班牙及南美洲经贸往来的日益增长,对西班牙语人才的需求势必将不断增加,而国内精通西班牙语的人才十分缺乏。因此,西班牙语人才的就业空间十分宽广。
日语在IT行业,软件行业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外企。所以从就业角度看的话,学日语还是比较有市场竞争力的,当然前提是要学得好。日资是越来越多的,中日也非常注重合作.在利用上,中国美国都有众多日本公司,在美国如果懂得日语,被公司录用机会或在公司薪水都会大大提高。如果喜欢看卡通片,学起来还是比较有乐趣的。
有一种说法是英法西三门语言加上中文,就能和世界上90%的人口无障碍的交流了。法语非洲13国(不包括阿拉伯语是母语的国家),法国,加拿大部分地区,比利时部分地区,瑞士部分地区,摩纳哥,列支敦士登,安道尔,卢森堡都说法语。法国管理在欧洲第一,世界第5大经济体,政治影响力在欧洲也是第一,所有的文献必须有法语译本。而且法语是公认的全世界最好听的语言(虽然我不这么觉得拉)。总体来说,学法语是比较不错的。
德国经济发达,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跟中国贸易往来颇多。世界上有一亿多人以德语为母语,除德国外,将德语作为母语的还有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的绝大部分地区、南蒂罗尔(意大利北部)和比利时的小部分地区、法国(阿尔萨斯)以及卢森堡沿德国边境的地区。德国在波兰、罗马尼亚和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的少数民族也部分地将德语保存了下来。如果对德语感兴趣,又能掌握得不错,那绝对是无敌的。
在学习初期二外会对英语产生一定影响,但一定要坚持,只要方法得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不仅可以学好第二外语,而且还可以提高原有的英语水平,但前提是英语基础要牢固。
德语与英语同属于日耳曼语系,与英语属于亲属语言,有很多相近之处,有英语基础的学生较容易入门,如果英语基础非常牢固的话,学习德语对原有英语基础也不会有冲突,多看德国电影和故事片则有助于德语的学习。
在学习法语的初期,学习者的英语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甚至会暂时忘却,这都是正常现象,学习者一定不要着急或放弃学习,这样就会得不偿失。想要同时掌握英法两门语言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把法语基础打牢,当达到一定基础时,在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恢复英语水平,而后再学习法语,如此反复几次,英法两种语言就可以自由运用,融会贯通了。
相对于德语和法语来说,第二外语选择日语则更容易一些,因为日语与英语完全属于不同语种,学习起来完全没有冲突,她说:“日语中有很多外来词,其中有一大部分词是从英语中转化过来的,其发音与英语相似,这等于在学习的同时也扩大了英语的词汇量,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西班牙语、法语要难于英语,而且语法比英语严谨得多,在学好西班牙语后反过来学习英语,会觉得容易得多。
学习语言,兴趣还是很重要的。语言的背后蕴藏着远超出其本身的宝藏,无论怎样选择,我想都将面临着一个痛并且快乐的过程吧。希望你能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哦:)~~
难不难学
三分钟韩语,三小时英语,三天的法语,三个月的日语,三年的德语,三百年的阿拉伯语
关于小语种的难易程度,这已然说的比较明白了,我们稍稍破译一下:
韩语:韩国字是拼音文字,既表音又表意的,圈有圈的发音,块有块的读法,可以像汉语拼音一样的拼读。另外韩语里面有大量的汉字词,中国人学韩语在词汇方面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
英语:对入门小语种的人而言,英语是用来做参照物的。英语之所以能在全世界流行,除了英语国家的强势,最重要的就是易于掌握了。除了am is are, have has had,外加个ed、ing,也就是词汇量的问题了,不知道书店里那一摞一摞的英语书都是在研究个什么。
法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都是拉丁语的嫡系子孙,语法结构、包括很多单词的写法都非常相似。他们的共同难度在于:繁杂的语法、多样的动词变位和飘忽的单词阴阳性;另外意西葡三语打嘟噜发音的掌握也是一个难点。习惯了中规中矩的英语字母,会觉得这几种语言的好些字母看上去挺另类,有装天线的,比如à é ù,有戴帽子的,比如î ê ñ,有配眼镜的,比如 ë ï ü,还有一个穿高跟鞋的ç。有些学弟会由此判断,这鸟语的字母太多,跟女人一样麻烦;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些带音符的字母都不计入各语言字母表的,它的功能仅是协助你发音或标明重读。 .
日语:上学的时候,寝室有两个日语专业的,听他们讲,日语入门容易,但后面越学越难。中日一衣带水,日语源自中文,不少日语文章中间都夹带着汉字,即便对没学过的人而言,貌似也能明白个一二,跟火星文很神似。
德语:除了动词变位、语法纷繁,德语的名词在阴阳性之外,还有中性,另外还有一二三四 “格”的概念,极端的讲求配合;学好德语,不但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还得有钢铁般的意志;一般要办理出国留学,德语都需要800学时基础,而法语500学时就够了。我对德语的了解也仅限于此,说不出更多来,还是要请学德语的同学详解!
阿拉伯语:最难掌握的语言除了我们的母语,就是阿拉伯语了,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识。那些出溜弯钩的文字,跟我们使用的汉语和学习的英语都没什么渊源,没有相当的功夫,真是很难分辨和记住。阿拉伯语似乎把西方语言的难点也都吸收了过来,名词有数跟格的变化。动词也有性数时态配合的概念。最异类的一点,就是它的文字是从右往左写的,这对治疗颈椎病或许有帮助。学好阿语,没有一千零一夜的功夫,那就是天方夜谭。啥也不说了,阿滴神呐!
俄语:对于俄语,除了能用中文发个“我爱你”的音,其他的基本一无所知,凭感觉的话,难度应该介于德语和阿拉伯语之间,具体的说不明白,请潜水的俄语专业的同学出来解惑。【刘旭颖 //呵呵,说说俄语,某种程度上俄语的难度不亚于阿拉伯语,格之多,式之繁,煞有一番不折磨死两个不罢休的味道,但是这种感觉止步于认真学习了一两年之后吧,当基础打好了之后就还可以了,因为听说像学日语的那种到后面会有很多尊称,各有各的难法,服了! 至于俄语的优美与否,一个俄罗斯作家曾说俄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时而铿锵时而温柔,当然我认为汉语是最美的,呵呵,俄语不是很好听,但是很特别。 】
再说下好不好听的问题:
意大利语是对情人讲的语言.----- 这是老袁同学入学第一堂课老师讲的,他老人家说: 法语是对朋友讲的语言、意大利语是对情人讲的语言、西班牙语是对上帝讲的语言、德语是对敌人讲的语言;连自视浪漫的法语都要让位 “情人”于意大利语 ,可见意大利语是多么的诱惑
意大利语听上去很嗲,其他语言最多能算个闷骚,意大利语是赤裸裸的挑逗,这是我看意语色情片得出的结论
对朋友要讲法语。《最后一课》上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美就是好听呗,不过第一堂课听老师开口说了几句法语之后,觉得也没那么传奇。法语听上去比较圆润庄重,曾经一度是欧洲上流社会的交际语言,如果说意大利语是优美的话,那法语更倾向于优雅
不太想知道为什么要对上帝要讲西班牙语,年级轻轻的,不能去问上帝;西语葡语听上去比较野性,会打嘟噜的人讲起来不但好听而且好玩,打不出嘟噜来,也就没的得瑟了 西语迷 Xiyumi.com
德语的爆破音用的比较多,听着很有力量,还有很多擦音,听上去嗤嗤噬噬的,是最适合借助语言彰显力量并辅以嗤之以鼻的方式的藐视对方的,所以也就有了对敌人要讲德语的说法
俄语是不是比较坚韧啊,没学过,这种直觉来自于我对普京的崇敬
阿拉伯语看着像经文,听着像诵经,很神秘的样子,伊斯兰教的人对它感情至深
如果要说“韩语是用来造谣的,日语是用来挑衅的”,可能会遭到很多爱国小青年的表扬,不过这更像是在哗众取宠,对语言本身是不公正的。
我们小区的楼上住着很多韩国人,大部分是北大和人大的韩国留学生,男男女女的,经常在电梯里碰到,韩语听上去软软的,嗷哟嗷哟的,挺性感吗
日语听上去硬硬的,有点呆板和小霸道,不过唱出来的还是蛮好听的,是歌曲的旋律在起作用吗?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种语言好不好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这个语言国家有多大的认同,对这个国家的偶像有怎样的喜好。
就我个人而言,觉得歌好听的语言就好听,能听懂的最有好感,听懂一个词也成,基于这个理论,与大家分享一个单词:Ciao 这本身是意大利语,在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年轻人中也都很流行,有“你好”和“再见”双重意思,汉语的发音接近于“俏”,可以找个欧洲小鬼子试试,别碰上太没文化的就成。
有好多同学问就业形势,弄了篇不错的老袁写的:
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是除英语之外在中国最受众的九大外语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语种”,这种称呼未必精确,但我很喜欢,大未必佳,小更让人觉得亲切和有归属感。
大部分人学外语都是出于个人喜好,要不外语学院男女比例也就不会那么失调了,在具体选择某个语言的时候,除了爱好,最看重的就是就业形势了,尤其是把小语种当专业的人,对此更是十二分的关注。
哪个小语种的就业形式更好呢?回答这样的问题是很冒风险的,谁都不愿意别人把自己的专业看轻了;所谓和为贵,在为它们的排座次之前,先集体表扬一下,来看两条报道:
第一条是关于就业率的:CCTV_1《朝闻天下》•教育部公布了全国普通高校规模以上专业07年的就业状况,其中涉及本科专业226个,就业状况依据为每年9月初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排名前10。
第二条是关于薪水的:据《北京晚报》08年报道,调查显示,本科专业高薪前10名中,小语种专业占据了三名,分别是月薪最高的法语专业,排名第三的德语专业和排名第九的日语专业 … 这说明,小语种和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处于我国大学毕业生薪资结构的塔尖。
报道很可喜,听上去很鼓舞士气,小语种在就业形势上的相近源于在就业渠道上的类似,虽然在语言结构上有诸多的不同,但在就业渠道上有很强的共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政府公务员 2.高校教师 3.新闻传媒机构 4.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 5.各省市外办 6.外贸公司 7.旅游公司 8.留学培训机构 9.文化传播公司10.自由职业者 想对此有更具体一些了解的话,可以参考下这篇文章( 法语毕业就业与薪水前途 >>> ),里面有较为详细的介绍,这方面小语种之间都是相通的
说完了大同来说下小异,小语种的就业形式的差异,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1、 学习这种语言的人数
2、 讲这种语言的国家数量及经济情况
3、 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包括地缘上的和政治经济方面的
结合上面三点,说说我所感受的小语种就业排行:
1、 葡萄牙语(开办院校6所,讲葡语的国家和地区7个左右):
不知道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排行前10里面为什么没有葡语,或许因为每年毕业的学生太少,还不属于“规模专业”吧,如果要给加个塞的话,我会把它放到0的位置上,葡语当前的就业形势实在是超好。
葡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有5个。在语言方面,葡语跟西语情同手足,在就业方面,葡语倒是跟法语亲如兄弟,像法语一样,非洲也是葡语目前就业的一个主要战场。提到葡语非洲,就必须提到一个国家——安哥拉。安哥拉对中国的贡献不只是奥运会上的篮球,他还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更夸张的是08年初小安居然取代小阿成为中国最大石油供应国,中安之间有多强的经济互补也就不言而喻了。中国同另外一个非洲葡语国家莫桑比克也保持着很好的经济关系,目前是他的第六大投资国。从我们网站上企业自己登记的招聘信息来看,学葡语的去非洲,起薪会达到2000-2500美金,这样的工资水平,是其他小语种望尘莫及的。
不过非洲对很多人而言,都是只想远观,不愿近临,如果不想去的话也无妨,巴西,这个讲葡语的南美足球王国,同样是吸收葡语人才的重要阵地。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目前被称为“金砖四国”,经济发展潜力最为巨大。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目前的葡语毕业生数量,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葡语的源产地葡萄牙提供不了多少就业机会,但需求也总还是有的,再者他好歹占着欧洲这么一块宝地,让葡语的在三大洲都有落脚点和根据地。
2、 西班牙语(开办院校20所,讲西语的国家和地区20多个)
西班牙语有点像5年前的法语,讲西语的国家有20多个,而国内开西班牙语的院校目前也只有20多所。从这两年的培训市场来看,西班牙语是升温最快的,一方面是由于美洲国家留学市场的开放,另一个方面也是市场对西语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
西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拉丁美洲,受西方影响较大,对中国经济依赖性并不强,西语人才的需求也是相对稳定。目前良好的就业形势得益于物以稀为贵的法则,不出所料的话,开办西语的院校这几年会激增,加上合适的岗位上逐渐有了合适的人,西语就业在未来大概不会再有这么明显的优势。
3、 法语(开办院校71所,讲法语的国家和地区40多个)
法语是除英语之外,使用国家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语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各比赛场地,都是法英中三语播报的。不过在就业方面,场面很尴尬:学法语的去欧洲就业的极少,更多的是去了非洲。
现在的法语专业很像是非洲预科班,为非洲源源不断的输送翻译人才。讲法语的国家多半分布在非洲,国家虽然穷,可是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大部分尚未开发。中非一直有着传统的友谊,我们称其他国家为朋友,称非洲国家为兄弟,这感情色彩显然很不一样,前两年还做东开了个中非合作论坛,兄弟们好好聚了一会。中国在非洲的火热和强势是西方国家不愿看到的,非洲问题,越来越成为中西之间的焦点问题,从达尔富尔石油到津巴布韦军火,西方国家即不满又不安,说中国是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
不管外界怎么评说,客观的情况是,中国公司在承接着越来越多的非洲项目,法语专业毕业生一批接一批的来到非洲。我们班24个人,毕业后前前后后有9个去过非洲,7个男生,2个女生,有一个还在那边开了公司。
去非洲会有不错的薪水待遇,起薪在1000-1500美金左右,这也是为什么法语会成为榜单上“月薪最高”的专业,不过很少有人仅仅是看在钱的份上去非洲的,尤其是女生,去非洲更像是在就业压力之下做出的一个无奈选择。现在法语专业的毕业生确实太多了,开设法语的院校,这5年间基本是翻了个番,法国留学的也在陆续归国,这都给法语专业的就业造成了冲击。
学法语又不想去非洲,还是参考一下这篇文章:
4、 德语(开办院校60所,讲德语的国家和地区5个左右)
在我们经营德语网站的过程中,感觉最明显的一个词就是“稳定”,你努力或者不努力,各方面的数据都岿然不动。
德语就业排前10,薪水排小语种第2,我觉得还是稍微有点乐观了。德语的就业形势基本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不会让人太惊喜,也不会让人很失望,吸收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上面提到的10大领域,在外企吸收人才方面,德企是除日企之外表现最好的,尤其是汽车行业。
近三年来,由于留学政策的调整,德国留学处于一个低谷, 德语培训招生人数也是略有下降,感觉德语在中国不如以前那么受追捧了;不过,对德语专业的人来说,这也许是好事,少了一帮凑热闹的竞争者…
5、 日语(开办院校227所,讲日语的国家——日本)
抛去民族感情的因素,客观的说,日本确实是个科技领先,名企众多的国家。在数码时代的今天,年轻人手上都篡着几件日货:卡西欧的手表、电子词典、计算器,佳能、索尼、尼康的相机摄像机。
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日本一直稳居第二,同时由于地缘关系,大量的日企在中国投资建厂。日企不像欧美企业,不管母语是什么,都拿英语当办公语言,小日本的英语也不好。日企吸收了大量的日语专业毕业生,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外企是小语种学生的主要毕业去向,大概就是受日语就业情况的影响吧。
我们上学的时候寝室里有两个学日语的,毕业后一个进了高校,一个进了日企,他们班的大部分去的是日企,有的是几个人进同一家公司。现在开设日语的院校也是非常之多,达到了227所,快赶上英语院校的一半了;日语的想找份工作不难,想找份好工作不简单,很多都是在日企做文员。
6、 意大利语(开办院校12所,讲语的国家——主要是意大利)
意大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思维去理解她。国家很个性,但意语学友的就业多半很规矩。曾经用网站广告换培训班的方式上过北外的一个意大利语班,老师很年轻,毕业没两年,跟我们聊起她们同学就业情况,基本上也是集中于文章开始提到那10大领域。
如果说不同的话,意语也有一点很个性的地方,培训班里10来个学生,有一个是出于工作需要学意语的,是一家知名网站的足球编辑,后来我留意了一下,包括CCTV体育频道在内的一些新闻媒体,还真是有好几家都招意大利语的做体育编辑。
意大利语没有某一个能大量吸收毕业生的领域,但因为开设的院校数量少,而且不是年年招生,又加之意大利留学政策不太稳定,不像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那样有大量的归国毕业生,因而意语就业的优点是竞争压力不大,缺点是渠道不宽。
7、 俄语(开办院校93所,讲俄语的国家和地区10个左右)
除了俄罗斯,俄语在其他几个国家都不是唯一通用的语言,在乌克兰和几个“斯坦”国家都有“去俄罗斯化”的架势,俄语的地位似乎在削弱
这个消息有点让人沮丧,来说个让人振奋的,前几天,我去参加朋友酒吧的开业典礼,遇到了一个法语导游,我问他现在哪个语种导游最稀缺,他毫不犹豫的说是俄语。
俄罗斯经济这些年复苏的很快,不但是在黑龙江新疆一些边境地区,中俄贸易很活跃,就是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地区,外交部旁边的雅宝路,街上的路标,商店的牌牌也都是中俄双语的,很成规模。
开办俄语的院校很多,但有不少这些年都没怎么招生,俄语就业整体上处于一个回暖的状态
8、 阿拉伯语(开办院校16所,讲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有20多个)
阿拉伯语国家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西亚、东非和北非,给人的感觉就是沙漠和石油。有些国家因为石油富得流油,弹丸之地,人口只有80多万的卡塔尔能有那么好的财力举办亚运会就是石油的功劳。
阿语国家的确是很喜欢拿石油说事的,除了提到的10个小语行业,阿语毕业生的就业跟这个紧密相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是毕业生的落脚点。
从习俗上来讲,阿语国家重男轻女的现象较为严重,虽然并不能由此判断阿语女生就不好就业,但要想有较好的发展,女生确实不易。
阿语国家缺乏知名企业,学阿语进外企的想法比较不切实际,在中国做生意的阿拉伯人,多是集中在义乌这样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等几个国家都是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法语的国家,不少公司都配有两个语种的翻译,也算是法语阿语一家亲了。
9、 韩语(开办院校61所,讲韩语的国家——韩国、朝鲜)
韩语这两年在中国备受小小青年的追捧,把学韩语奉为时尚,不过大部分人都只是出于娱乐的目的来学韩语的,跟韩语专业的就业形势无关。
在华投资的韩企有像三星、LG这样的大公司,更多的则是一些小公司。韩企在华分布有很强的地域性,山东、东北、江浙、广东比较多,而且是多盘踞在一些二线三线城市,像大连、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莞,工资水平也就较低,月薪1000多人民币的也会有人做,小韩企在华设厂,也就是图的人力成本低。
在九个小语种中,韩语专业的含金量偏低,是最不注重学历而看重实际韩语水平的一个专业,很多企业只要是大专甚至高中以上学历就成。这是因为一来韩语相对容易掌握,二来本身中国很多朝鲜族的人天生就是中韩双语人才,再一个,现在在华的韩国留学生和职员众多,汉语好的也不少,而且有聚居的态势,对韩语翻译的依赖性很小。从某种程度上说,会韩语可以帮你锦上添花,但把它看作安身立命的本钱,恐不长久。
最后说一下上面的部分数据来源:各语种的院校开设数来源于“中国大学课题评价组”,实际的各语种开设院校数应该比这个多几所,因为有些院校往往是开了专业两三年才在教育部备案。各语种的国家数参考了中国地图出版社的《新编实用世界地图册》国家和地区概况部分以及芳思•小语种网站的部分信息。
本来想好了一句话用来结尾的,说是“不管学哪个语种,只要学好了,就业都没问题!”,这话听上去非常的英明和富有远见;不过回来头来想想,当时学外语的时候,班上没有谁不想把语言学好的,也没有谁不曾努力过,但末了水平上还是会有不小差别,这完全是自然规律;所以想想这么真知灼见的总结还是留给外交部的发言人去用吧。
就业是个沉重的话题,不如调侃一下,自吟自乐的收个尾:
西班牙语的说好就业,葡萄牙语的笑了;葡萄牙语的说用途广,法语的笑了;法语的说要去欧洲,德语的笑了;德语的说很优美,意大利语的笑了;意大利语说地盘大,俄语的笑了;俄语的说要挖石油,阿拉伯语的笑了;阿拉伯语的说要进外企,日语的笑了;日语的说很时尚,韩语的笑了;韩语的说要进大城市挣大钱,学小语种的都笑了 …

德语要学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出国留学的水平

首先在国内不管学习英语还是德语,都要通过APS审核。只有拿到APS证书才能申请德国大学和留学签证! 一般要是用德语参加APS审核的话,德语的水平要达到600学时,一般就是中级一就可以,但是你的听力和表达必须要跟上还有你的词汇量!德语比英语要麻烦,到了德国之后,你要参加DSH考试,外籍留学生只有通过这个考试才能上大学,我想你要准备去的话,这些你都必须要清楚!DSH的水平很高 大约是1500左右的学时,分笔试和口语,难度很大!!!或者考DAF

出国留学怎么翻译?

出国留学的翻译:Study abroad。

重点词汇:abroad

adv. 在国外,到国外;<旧>在室外,到室外;<正式> 广为流传,广为人知;行动自由;<古> 未击中目标,出错

n. 外国

短语

Study Abroad 留学 ; 出国留学 ; 国外学习 ; 关于留学的利弊

go abroad 去国外 ; 飞跃重洋 ; 出洋

Austrian Service Abroad 奥地利国外服务

词语辨析

aboard, broad, abroad, board

aboard 在船(或飞机,车)上。如:I never went aboard a ship.

broad 为形容词,宽广的。如:He has very broad shoulders.

abroad 副词,在国外或海外。如:He often goes abroad.

board 为动词,上(船,飞机,车)。如:The passengers are boarding the plane now.

ntd是什么意思?

NTD的意思:全国德语水平考试。

该考试是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考试中的一种,该考试要求考生掌握6000德语基本词汇,与该考试相应的书籍《全国德语水平考试(德语基本词汇手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

详细内容:

WSK考试是为检测非外语专业人员的外语水平而设立的,其成绩主要用于选拔公费出国留学人员,也用于评定专业技术职称、聘用外语人才或其他用途。

该考试由国家教委设立,由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组织实施。德语考试除了参加笔试以外,笔试成绩合格者还须参加口试,口试合格方可申请办理“全国德语水平考试合格证”。德语考试(NTD)的成绩自1994年以后,被德国驻华使馆作为对中国赴德留学生人员签证的德语水平依据。

给推荐下好的德语入门教材~~~

对德语初学者来说,一本(套)好的德语教材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国内出版的德语教材数量与其他语种(如英语,日语,法语等)相比较少。但是综合起来看,国内出版社出版(或原版部分翻译引进)的德语教材还是不少的,各套教材各有特点,参差不齐。如何选择一本(套)合适的德语教材,令不少德语初学者感到困惑。根据我们对各种教材的了解,以及各种教材使用者的意见反馈,特做出以下说明,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国内可以买到的德语学习教材。
1:《德语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编者:梁敏等。第一二册配练习册。
说明:该套教材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国内高校德语专业精读课教材使用。全套四册,内容较多,覆盖面广。每课(除语音课外)内容包括课前图画,主要课文(一般为3到4篇),课文练习,语法讲解,语法练习,词汇,单词表等。
该套教材内容跨度较大,内容涉及德国概况、德国国家生活、德语文学等方面。语法采用德语讲解,对初学者来说使用比较困难。但如果有意更深更系统的学习德语基础知识,并且之前有一定的德语基础和方便的针对性辅导的话,这套教材会很适合。
目前该教材已经不再版,不易买到。新的版本为《当代大学德语》(主编:梁敏等 外研社出版)
2:《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新版)已经出版。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编写。
说明:该套教材主要为国内各德语培训班使用,这套教材主要就是为出国人员强化学习而编写。内容选材较新,单词量大,内容涉及德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根据DSH考试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了一些课文和练习。如果学习德语的目的是出国留学,可以考虑使用这套教材。
优点:听力素材多,内容涉及面广,分类全。
缺点:中国化的痕迹比较大,听力磁带效果一般。
3:《大学德语》(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张书良等编。
说明:该套教材是典型的中国式外语学习教材。该教材在页数上大大少于以上两套教材。共四册。语音部分6课,其他为学习课文。课文内容包括课文目录(主要内容列表),课文(课文难度逐渐加大,感觉其难度基本和德语教程保持一致。课文单词表,词汇、课文练习(包括动词讲解,翻译,完形填空,回答问题等),语法(该套教材语法主要采用中文讲解,并配以表格形式说明,对初学者,特别是自学者来说,学习效果会比较好),语法练习。课文2,课文2单词表,课文2配套练习。
根据笔者授课体会,该套教材比较适合希望循序渐进学习者使用。
缺点:对话型课文较少,对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较差。
该套教材前两册学好,就可顺利通过大学德语四级考试。目前第一二册配套了光盘,内容包括课文、课文录音和课后题目答案,课文翻译。
4:《目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目标》是供德语强化教学使用的一套基础教材,包括综合课本四册及教师手册二册。此外,配有听力技能训练课本两册、阅读技能训练课本两册及录音磁带,供出国大学生、研究生及进修生德语强化班两个学期教学使用。本教材力求体现我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批转试行的《出国留学人员德语强化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及教学内容,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突出听、说训练,遵循交际法原则,重视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学生通过一年学习,可以达到教学大纲提出的各项教学要求。
该套教材比较老,对于希望学习了解最新德国社会生活情况的朋友来说,不大适合。
该教材近年无新版出版。
5: 《走遍德国》Passwort Deutsc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德国原版教材
《走遍德国》作为德国原版德语学习教材,与国内教材相比教而言,有很大的区别,他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德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体系完整,词汇以及习惯表达较新,
旨在全面培养德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能力。
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含最新的德国国情知识,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简单易学,融德国国情知识于语言教学中。
该教材适合以听说能力、德语应用为主的学习者使用。
缺点(针对中国学生而言):作为原版教材,该教材无语音部分,对语法讲解不够详细。
6:《新标准德语强化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原版教材
《新标准德语强化教程》与《走遍德国》同作为德国原版德语学习教材,在内容编排、教学方式、培养目标上有很多的相似点。都是以德国最新的国情,生活特点为主要内容,采用最新最常用的词汇和习惯表达,以听说读写训练为主,不以传统的语法为重点。
该教材包括学生用书、学生用书磁带、练习手册、听说训练(书+磁带)、教师手册、网络支持 。
该教材适合以听说能力、德语应用为主的学习者使用。配套较全。
缺点(针对中国学生而言):作为原版教材,该教材无语音部分,对语法讲解不够详细。
该套教材已出版两个版本,分别是Themen Neu 和 Themen Aktuell
7:《德语300小时》外研社出版 (殷桐生,叶本度编)
修订后的新书可用作德语强化班、公共德语(即第二外语)课和网络教学的教材和自学用书。
本书坚持在打好语音基本功,传授最必要常用词汇的基础上,以语法和基本口语教学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翻译和基本的口语能力的。
本书的第一、二部分共有33课,其中1-8课为语音阶段,从第9课开始教语法,直到第32课。第15,21,27,33课为复习课,配置阅读课文一篇,内容分别涉及科技、民间传说、游记和经济;同时复习前阶段学过的语法。
第一部分语音教程共8课(授课16-20小时)。学生要学会全部德语语音、读音规则、143个词汇和简单的会话。
第二部分基础教程共25课(授课50-70小时)。通过这25课学生要学会德语的基本语法和420个词汇。语法教学可通过语法说明、语法句型示例、课文、会话和练习全方位来进行,会话则可通过叙述课文、会话课文和相应的练习来进行。练习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随堂作业,另一部分为课后作业。练习量略多于需要,教师可视具体情况选用。
本书的第三、四部分为阅读、翻译课文和语法,这两个部分属于一个教学阶段(授课20小时以上)。阅读、翻译课文共17课,教师可从中选用一部分;语法部分则是对德语语法重点、难点的介绍,属于基本语法的深化,共15个单元。
本书原设计为课上100小时,课下200小时。增加内容后教学时间要适当延长。
该书与其他德语学习教材比较来看:内容量比较少,较集中。适合学习时间短,突击训练的学习者使用。另外专门有语法总结部分,可作为语法补充资料使用。
该书目前已做了修订,修订版已出版。
8:《德语速成》分上下两册
该书名为速成,把德语基础知识集中在两本书讲完。内容量与其他4本一套的相比,比较少,语法讲解不够系统深入。(毕竟篇幅少,可以理解)
适合短期学习的学员使用。内容较老。
9:《新概念德语》
该书为部分德语培训班和二外使用。
课文带有译文,语法用汉语讲解,适合喜欢中国式外语教学的学员使用。
现在版本为第二版
10:《基础德语》同济大学出版社
中国式外语教学的德语学习教材。注重循序渐进。
适合各种德语学习者使用。
11:《新编大学德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朱建华主编
这是国内各校老师联合编写的以听说读写译能力综合训练的公共外语教材,已经逐渐取代其他公外教材,成为国内使用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外语教材之一。该教材根据《大学德语教学大纲》(第二版)编写而成,以高等学校初学德语的本科生(非德语专业)为教学对象,同时也可作为德语语言培训班的基础教材使用。 2000年本教材被教育部定为“新世纪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大学外语类重点项目;2002年列入教育部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本系列主教材共分四册,主编为同济大学德语系朱建华教授。
主教材和教师手册的参编学校为:同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主教材均配有MP3(随书附赠),磁带(单独定价)。本系列教材还配有词汇练习(单独定价)、阅读训练(单独定价),作者分别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歌德学院北京分院的大力支持,歌德学院专家Jürgen Gerbig, Brigitta Grau-Günther, Ulrike Albrecht先后参与了本教材的审稿和定稿工作,从语言上保证了本教材的准确与地道。来自全国高校的多位德语老师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使本教材更符合中国学生学习的习惯。2001年7月、2002年1月和2002年7月,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分别召开了审稿会,审定并通过了该书稿。参加审稿会的人员除各册图书的编者外还包括:张书良、赵仲、吕学龄、顾士渊、朱小安、王瑞芝、洪启智、周正安、翟永庚、刘华清、赖志金、潘亚玲、权翠联、叶向平、杨艳华、应素芳、刘志敏、陈丽江、Hans Simon-Pelanda、Ulrike Albrecht、王芳。《新编大学德语》在新的教学大纲各项规定及量化指标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根据大学德语总学时不少于280学时的要求,本教材按照每周4学时的教学要求进行课程设置。
第一册、第二册较侧重听、说训练和口语交际活动,同时基本授完基础语法。第三册、第四册在继续加强听、说训练的基础上逐步加大阅读量,进一步提高阅读、翻译、写作等综合运用能力。
每册均有十个单元,在每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的原则下,选取了与德语国家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最佳语言样本。
对话形式是课文和练习的特点。为使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在轻松愉悦中巩固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尤其设计了结合语境、便于操练、篇幅短小的多种社会场景的交际型练习,以便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反复操练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在学习中交际,在交际中学习。
语法现象自然渗透到各个主题中,并为各主题服务。语法练习注重趣味性、实用性和多样性。语法介绍表格化、简明扼要、便于查找,对学生的自学有指导性意义。
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各单元提供了与主题有关的网址,便于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大学德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德语交际能力,而《新编大学德语》在编写过程中学习、研究并吸收了许多德国原版教材的最新思路和方法,版式设计也力求新颖、清晰,既便于教师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也引导了学生运用所学的德语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其他交际活动。
12. 《当代大学德语》 外研社 梁敏、聂黎曦 主编
当前多数高校德语专业学生精读课教材。
一本实用性强的教材,内容必须“与时俱进”。自 Grundstudium Deutsch 第一册1991年问世以来,中德两国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书中一些内容已显得过时;同时德语教学界也在不断探讨,积累了不少新的、有益的经验。因此,在原有基础上对该书进行重新编写便迫在眉睫,2002年编者正式开始了新教材 Studienweg Deutsch 的编写工作。此教材于2002年分别被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选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北京市精品教材”之列。这就更加激励我们兢兢业业地把工作做好。
Studienweg Deutsch 共分四册,每册除主教材外还配有练习手册、教师手册、听说练习册及录音磁带。第一册由语音教程和基础教程两部分组成:语音教程部共分6课,要求通过简单的交际情景使学生掌握德语的语音和基本语调,了解德语的读音规则。每课有一定数量的重点音素及语调练习,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基础教程部分共12 课,分三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即第4、8、12课的内容为师生共同探讨学习德语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是复习课,复习前三课所学的内容。新教材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树立勤学苦练的优良作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主动参加语言实践的习惯。
由于这套教材是专门为中国高校学生编写的,对中国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习惯、特点以及他们生活的环境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因为从语音到语法,从交际意向的语言表述到笔头论证的方式,都能体现出文化差异。对一种全新的语言,一种别样的文化和一种不同的社会现实的接近,也是对本国语言、文化和社会现实的比较和认同的过程。这套教材给予学习者的不只是新的语言和新的学习途径,同时也能帮助学习者逾越社会文化障碍,沟通人际关系。
配套用书:《当代大学德语 听说训练》 《当代大学德语.听写训练》
该套丛书已出版MP3版。
13. 新世纪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德语综合教程(第一册)(附MP3光盘)
《德语综合教程》是外教社“新世纪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之一,基础阶段共分四册。本书为第一册,适合高校德育专业一年级上学期基础德语综合课使用。
第一册由语音部分和基础部分组成。语音部分传授德语单词的发音规则和技巧、句子的重音和语调。有趣的练习和欢乐的歌曲让学生轻松跨越德语学习的第一关。基础部分内容生动、题材丰富、循序渐进、题材紧扣日常生活。每单元由引子、课文、句型、语法、练习、单词表等部分组成,学生可以系统牢固地掌握现代德语基础知识。练习形式丰富多样,包含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等,培养学生德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同时兼顾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本书附3小时的录音资料(MP3),包含语音、课文及听力练习录音,均由德籍专家和教师参与录制。
该套丛书各册均有各高校德语资深教授主编,比较系统。
14. 《速成德语》 外研社
最新出版,内容较简单,适合初学者入门参考。(尚未阅读,稍后评述)
总结:以上所列出的基本包括了国内可以买到的大部分德语教材。各种教材内容安排、教学重点、目标都有所不同。不同学习目的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但是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使用哪一套教材,只要踏踏实实的学,对语音要听准,发准每一个音。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注意习惯表达,德国式的叙述方式,注意动词的变形变位,用法等。由于德语语法的复杂性,建议大家除了教材,最好买一本语法书(推荐《标准德语语法-精讲与练习》),跟着教材的语法讲解顺序,结合语法书,好好掌握理解德语语法要点。
参考资料:德语德国网站原创稿件

NTD是什么意思?

1、NTD:神经管缺陷的缩写

NTD(Neural tube defects,NTD)神经管缺陷,是指产前筛查的项目。

2、NTD:中子嬗变掺杂的缩写

中子嬗变掺杂,Neutron Transmutation Doping (NTD),这是采用中子辐照的办法来对材料进行掺杂的一种技术,其最大优点就是掺入的杂质浓度分布非常均匀。

对于半导体硅,通过热中子的辐照,可使部分的Si同位素原子转变为磷(P)原子[14Si31的半衰期为2.62小时]: 14Si30+ 中子 → 14Si31+γ射线 →→ 15P31+β射线;从而在Si中出现了施主磷而使Si成为了n型。

对于Ge,通过热中子的辐照,可使含量超过95%的同位素32Ge70原子转变为受主31Ga71,从而可使Ge成为p型半导体。由于同位素原子在晶体中的分布是非常均匀的,而且中子在硅中的穿透深度又很大[≈100cm],所以这种n型Si和p型Ge的掺杂非常均匀。

3、NTD:新台币的缩写

新台币(货币代码:TWD;货币符号:NT$)是中国台湾中央银行发行的一套法定货币,1949年6月15日起开始发行流通,基本单位为圆(简作元)。

目前新台币的硬币面额为:1圆、5圆、10圆、20圆、50圆;而纸钞的面额为:100圆、200圆、500圆、1000圆、2000圆。换算方式为:1圆=10角=100分。

4、NTD:全国德语水平考试的缩写

全国德语水平考试(NTD),该考试是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考试中的一种,该考试要求考生掌握6000德语基本词汇,与该考试相应的书籍《全国德语水平考试(德语基本词汇手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

WSK考试是为检测非外语专业人员的外语水平而设立的,其成绩主要用于选拔公费出国留学人员,也用于评定专业技术职称、聘用外语人才或其他用途。该考试由国家教委设立,由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组织实施。

德语考试除了参加笔试以外,笔试成绩合格者还须参加口试,口试合格方可申请办理“全国德语水平考试合格证”。德语考试(NTD)的成绩自1994年以后,被德国驻华使馆作为对中国赴德留学生人员签证的德语水平依据。

4、NTD:国家税务数据库的缩写

NTD中文全称 (Chinese):  国家税务数据库(英国)

英文全称(English):  National Tax Database (UK)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NTD:国家税务数据库的缩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NTD:全国德语水平考试的缩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NTD:中子嬗变掺杂的缩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NTD:神经管缺陷的缩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NTD:新台币的缩写

近年来出国留学的研究生不断增长,德国留学研究生有哪些语言要求?

近年来出国留学的研究生不断增长,但是对研究生来说,出国留学语言不通是一大难题,但是,很多留学院校并没有对语言提出明确的要求。再去德国录取之前,一定要对德语有一定的了解,否则留学生活将会非常吃力。

 德国留学研究生语言要求

从德国院校对留学生的语言要求来看,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语言条件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读德律专业的学生就需要很好的德语水平,数学专业就不需要学生具有特别高的德语水平。如果申请德国公立大学、工程师院校等类别的学生,德语成绩最好在300分以上,获得签证的几率比较大,这就意味着要在国内学习最少500学时的德语。申请德国艺术学校的学生也必须参加Test DaF或TEF考试,但是分数不像公立大学这样严格,最好达到280分以上。如果学生不会德语的情况下,一种途径是可以选择德国大学英语授课的专业就读;另一种方式是国内积累一定德语学时,先去德国学语言,然后再入读专业课。去德国留学的语言条件这个难题就可以轻松化解。

 德国留学语言要求申请难点:

德国留学语言能力成为最大难点。无论去哪个国家留学,语言都是极为重要和必须要过的第一关。留学德国也是一样,尤其是对于德语零基础的中国留学生来说,更是十分的重要和艰难。德国人严谨治学,有着极为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全德拥有上万门优势专业,公立大学免学费、学生福利待遇好,吸引着众多留学生。德国人把院校分为三类:U类综合性大学、FH类应用科技性大学和职业学校(指专科和技校)。无论申请哪一类的学校,留学德国语言要求都很高。

大部分学生都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毕业之后申请德国留学。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学习了很长时间的英语,对于英语的词汇及语法结构根深蒂固,甚至口语也已经非常流利了。骤然让其重新接受一门新的外语,从发音到单词到语法,虽有相似相通之处,但开始的过程不适应枯燥痛苦是必然的。德国语言作为英语之外的第二门外语,无论将来是在欧洲还是回国就业,选择面都比较广。德企在中国也好,中国公司在德国也好,都极需要有留学背景,掌握英语、德语甚至法语等多语言的毕业生。

温馨提示:
本文【德语高级考试(达到出国免语言考试水平),需要多少单词量才够?】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