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透露,我国海外留学生总数160万,目前142万人尚在国外,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大多数留学人员按照权威建议,仍然选择留在当地,可以避免旅行交叉感染和中转国家管控措施中途受阻。对确实有困难需要回国的人员,将协助他们逐步有序回国,留学生要积极配合民航口岸和地方防疫部门工作。
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介绍,截至3月31日,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共有36名确诊。一旦出现确诊病例,使领馆马上启动应急机制,协助就医。36位留学生都及时得到比较好的救治,已有11位治愈出院。
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按照因果逻辑来看,个人有出国需求而出国,有回国需求而归国都是个人问题,是个人出自自己的个人需求和发展需要做出的决定,而非社会逼迫自己做出的决定,因此这是一个个人问题。
社会是由人创造的,体现人的行为意识的集合,但社会本身不具备主观能动性,而人本身也是行为意识的集合,但是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主决定意识和行为,即使在社会意识体现大部分人留学不归国时,人类个体也会因为自己的意识来决定自己回国的行为,所以留学归国是个个人行为,是个人问题。
【留学生】
留学生一词起源于中国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意为当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现在泛指留居外国学习或研究的学生。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万人,回国40.91万人,较上一年增长了12.1%。而在从1978年到2015年底的37年间,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毕业后回国发展的占79.87%。
据了解,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
统计数据显示,在出国留学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较上一年增长11.19%,达到48.09万人,其中获得硕博研究生学历及博士后出站人员达到22.74万,同比增长14.90%。
据统计,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49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231.36万人学成归国,占改革开放以来回国总人数的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