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留学 美国留学

美国留学,本科学的是EE专业,去美国读研究生的话有什么专业可以选择?

发布时间: 2023-01-19 04:16:47

美国留学,本科学的是EE专业,去美国读研究生的话有什么专业可以选择?

要是我,我还会选择EE专业。工程学是美国留学生青睐的领域,我也是其中一员。因为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培养的多是ji级技术人才,无论是回国还是留美当地就业,形势都非常不错。
美国有几千所大学,在电子工业集中的加州,更是“高手云集”,比如UCLA的电磁方向很强,UCSD的无线电通讯很有特色,UCSB有很牛的半导体物理,各有各自的亮点;另外,德州的UT-Austin 半导体、能源方面很强,德州农工在强电方面更有优势。
由于是热门专业,所以竞争就比较激烈,想要申请排名靠前的院校,就需要好好的规划一下。我身边有留学申请的,都是找的留学中介,所以我也没有逞强,也找了留学中介,慧徳留学。
这家中介是朋友推荐的,有经验丰富文案老师根据美国学校的录取要求,和我们学生会进行8次左右头脑风暴,挖掘提供写作思路,由文案老师完成初稿框架,因为后期老师见过大量好的文书,能够让每一位学生的文书整体质量达到名校,这也算是解决我担心的文书部分。
当然也有看重学校背景的,有的可能会因为申请人数太多而硬把门槛抬高了。所以保险起见,硬件比较容易,尽量达到要求,这样离梦校就更进一步。

美国留学EE专业和CS专业有什么分别

美国大学EE专业

电子工程( Electrical
Engineer,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的核心学科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

电子工程在中国有些学校称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等。美国的电子工程专业在科研、教学及学术组织形式上与中国的电子工程专业有较大不同。美国的EE是一门内部具有很强交叉性的学科。美国主要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领域简要归纳为11个方向:通讯与网络,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信号处理,系统控制,电子学与集成电路,光子学与光学,电力,电磁学,微结构(Microstructure),材料与装置,生物工程。

EE在申请时需要注意其研究的方向,因国内与美国在同一方向的研究重点不能够完全统一,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时要全面考虑每个专业分支的具体研究生方向及特点, 美国的EE内部具有很强的交叉学科性。而国内将EE类学科拆成一个个小的方向,导致中国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时会很难把握。传统的国内教授则认为EE应该是以system为主要核心,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那么多科研的经费投到device,material层面去研究,认为这些方面的研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system曾面的研究得到的回报比较迅速。

而美国的EE的faculty认为EE应该是以device为核心,向上向下分别延伸,称为system,material或者换句话说:EE就应该是以物理层面为主要的,虽然传统国内理解的Communication,SignalProcessing等方面前几年比较热,这只是因为他们的应用市场更广泛。美国也有system层面上的研究,但不向国内花费的精力大。

美国大学CS专业

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简称CS),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去处理信息
的学科。计算机科学融合了工程,科学,数学,经济学,音乐,语言学等等。2000到2010年间十种发展最快的职业中,有七种与计算机有关。由计算机科学家所发明的算法与数据结构,其应用无处不在:移动电话,飞机,计算器,洗衣机,空调等。计算机业是一门就业领域广泛的职业CS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研究理论层面的、系统软件层面的还有计算机应用层面的。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涉及领域较宽广,包括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技术,口语系统,医学机器人,医学视觉,移动机器人学,应用人工智能,有生物灵感的机器人及其模型。医疗决策系统,计算机辅助自动化,计算机体系结构,网络与移动系统,并行与分布式操作系统,编程方法学,可编程系统研究,超级计算技术,复杂性理论,计算与生物学,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分布式系统理论,先进网络体系结构,并行编辑器与运行时间系统;并行输入输出与磁盘结构,并行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和交易系统,在线分析处理与数据开采中的性能分析。

CS专业同样也是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同时研究的领域也很广。申请时会涉及到的分支有网络与通讯、软件工程、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等。在国内学习软件工程的学生可以考虑直接申请CS专业,CS专业重点在于研究,目前不仅就业趋势好,对于申请博士也有很大的优势,在EE下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更倾向于机器人和AI方面,因为比较敏感不容易拿到签证,所以招收的学生很少。能够拿到奖学金的机会则更少了,所以为了提高成功率,建议增强研究背景。

CS与EE的就业情况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EE和CS在就业上代表着什么不同的方向。宏观上说,EE是属于物理层面偏硬件,CS是物理层偏软件。举例来说,凡是跟芯片有关系的,Intel,AMD,德州仪器,都是偏硬件;凡是跟软件关系大的,从微软到甲骨文到金山,都是偏软件的。还有一些是做产品和集成的,比如说NOKIA,华为,BYD之类,是典型的软硬兼修,并不偏向哪一个,因为他们的产品离开了硬件软件都不行。

1. EE

EE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方向是电磁学、电路设计相关、控制电路相关、微机电系统、强电系统、通信系统相关。在美国所有相关的专业都有比较好的工作形势,但是要注意不要过于涉密,否则由于是外国人的缘故可能有些不便,签证时候也免不了被Check。偏硬件的EE的好处是比起纯软件的CS门槛高,工作经验更加值钱。坏处是更新慢,硬件价格高,用户没有明显的动力去更新产品,因此做产品的公司自然也就受到一些影响。做EE的话在美国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凡是电磁学、电路设计、微机电系统、通信相关的这些,名声很大,学习的人也很多,但是找工作竞争很激烈。但是偏强电和供电系统的,学的人少,工作形势反而挺好。

2. CS

CS的方向就太多了。但是真正在公司的话其实就是两种人:写代码或者做上层设计。再细分有医学应用方向,网络安全方向,图像处理方向,还有更多的用Java之类的语言去做application的coding,或者是用C/C++写从上层到系统到driver层的代码,没什么明确的“方向”。但是通常coding不是做一辈子的事,一般做到1-2年就能做Team
leader,再往上分成管理路线和技术路线。如果是管理路线则是Project Manager,然后发展成Section
Manager,如果是技术路线则是senior engineer或specialist。当然美国有的企业直接录取了CS的PhD的话就叫做CS
Scientist,其实一开始干的活还是coding。Coding干久了如果做得好,就像刚才提到的成为技术专家,做一些architecture方面的设计。

总结上面说的,其实选择EE和CS里面具体的方向,只要把握住大的原则就可以。首先是一定要关注自己学习的知识将来被用来做什么产品,而不是仅仅关注自己会使用什么技术。只要产品线是成熟的,市场是巨大的,产品更新是快速的,这才有机会。并且尽量避免一些可能涉密的行业。不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就业,凡是涉密的行业对个人的发展其实都不是很有利。

其次要想好自己未来是走什么路线。如果是管理路线,则要在合适的时候转到管理岗位,千万不能拘泥于技术工作。一般说来如果公司认为你个人的志愿是走specialist路线,以后自己想扭转过来就比较费事。所以要坚决地转向Team
leader和Project Manager。相反,如果自己是做技术那块料,则不能怕麻烦,要在技术道路上坚持下去,争取十年磨一剑。

再有就是待遇。在美国,EE和CS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起薪6万美金左右,硕士毕业高一些,如果是硕士再加上3年左右的工作经验,特别好的能够到达到年薪10万以上。差一些的也有8万多。从这个意义上说读PhD不太有利,因为要持续5年多的低薪,月薪一般不超过2000美金。PhD毕业后虽然起薪高一点,但是就因为高出这点钱,很多公司不愿意招收,反而找工作不利。在中国,一般本科毕业的CS月薪5k左右,研究生7k左右。当然这个很看你跟公司洽谈的情况。我经常听说有些人硕士毕业直接到百度,年薪25万甚至更高,但是这种事是特例不是普遍现象。

做技术的另一个特别突出的现象就是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呆在一个公司一般加薪很慢,大概每年能提升10%已经非常不错了。跳槽则是薪水提升的一个比较主要的办法。很多人每次跳槽能够增加30%甚至翻倍。不过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一般以高薪招入的人,干活一定要多一些,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美国留学申请什么专业更好一些,美国有一样的专业么?

如果你本科读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又想去美国的话,选择的方向可以是EE或者是CS,想要留美工作淘金的话首选CS专业,你本专业EE也可以,想要往其他方向转的,DS,BA,金工金数也都可以考虑,只要针对这几个专业的各自特点补充相应的背景就可以。CS专业推荐的方向如计算机编程、 电路设计VLSI、 电路仿真CAD、 通信电路设计包括DSP。
我觉得你可以把你的gpa和语言成绩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http://school.liuxue315.cn/studyassess/?ozs=86380-2709中,系统自动匹配出跟你情况相似的EE专业申请案例,看他们都成功申请到了美国哪些大学的EE或者CS专业,在你择校时可以作选校的参考。

美国EE专业就业前景如何,与在国内读研相比如何

EE专业就业广泛,不同的分支就业方向不一。比较热门的方向有通讯与网络、信号处理、电子与集成电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微结构等。其中,通讯与网络方向未来就业前景包括电信通信部门、电信通信设备制造业等,在申请中不仅看重标化成绩,更需要一定的相关背景和经历。信号处理方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前景广泛,可应用在制造业、航空航天业、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注重申请者的科研和实践经历。电子与集成电路方向招生量大,拥有广阔就业空间,毕业生可从事芯片开发、电子产品研发等领域,申请中比较注重成绩等硬性指标。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偏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方向,招生量不多,要求申请者具有较强的相关科研和专业背景。
留美工作:EE专业各个方向的研究生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工业国家进行美国就业是十分容易的事。目前美国各类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师供不应求。工作不仅薪水很高,工作的公司和岗位也很正规。我之前准备留学申请期间就在慧德留学认识到一个北大的学霸,就申到了伯克利的EE研究生,然后先回国在华为干了两年,现在又跳槽到了脸书,他跟我讲,早不说当时就直接留美工作了。
回国工作:这条路就比较简单了,各种专业的学生在国内就业方向也五花八门,同学很可能已经看过的各种各样物色海归的公司和单位,这里就不一一重复了。

美国研究生EE专业具体包括什么?

美国主要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领域简要归纳为11个方向:它们是通讯与网络,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信号处理,系统控制,电子学与集成电路,光子学与光学,电力,电磁学,微结构(Microstructure),材料与装置,生物工程。

1、通讯与网络

通讯与网络是目前很热门的学科方向之一,主要包括无线网络与光网络,移动网络,量子与光通讯,信息理论,网络安全,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交互式通讯,INTERNET运行性能建模与分析,分布式高速缓存系统,开放式可编程网络,路由算法,多点传送协议,网络电话学,带宽高效调制与编码系统,网络中的差错控制理论及应用,多维信息与通讯理论,快速传送连接,服务质量评价,网络仿真工具,网络分析,神经网络;信息的特征提取、传送、存储及各种介质下的信息网络化问题,包括大气、空间、光钎、电缆等介质等。本方向与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与光学等广泛交叉。

2、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涉及领域较宽广,包括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技术,口语系统,医学机器人,医学视觉,移动机器人学,应用人工智能,有生物灵感的机器人及其模型。医疗决策系统,计算机辅助自动化,计算机体系结构,网络与移动系统,并行与分布式操作系统,编程方法学,可编程系统研究,超级计算技术,复杂性理论,计算与生物学,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分布式系统理论,先进网络体系结构,并行编辑器与运行时间系统;并行输入输出与磁盘结构,并行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和交易系统,在线分析处理与数据开采中的性能分析。

3、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技术是现代电气电子工程的基础。包括声音与语言信号处理,图象与视频信号处理,生物医学成像与可视化,成像阵列与阵列信号处理,自适应与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处理,信号处理理论,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体系结构,实时软件,统计信号处理,非线性信号处理与非线性系统标识,滤波器库与小波变换理论,无序信号处理,分形与形态信号处理。

4、系统控制

系统控制包括鲁棒与最优控制,鲁棒多变量控制系统,大规模动态系统,多变量系统的标识,制造系统,最小最大控制与动态游戏,用于控制与信号处理的自适应系统,随机系统,线性与非线性评估的设计,随机与自适应控制等等。

5、电子学与集成电路

本领域包括微电子学与微机械学,纳电子学(Nanoelectronics),超导电路,电路仿真与装置建模,集成电路(IC)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信号处理,易于制造的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A/D与D/A转换器,数字与模拟电路,数字无线系统,RF电路,高电子迁移三极管,雪崩光电管,声控电荷传输装置,封装技术,材料生长及其特征化。

6、光子学与光学

在美国大学,光子学与光学属于电气电子系的关键方向之一。本方向包括光电子学装置,超快电子学,非线性光学,微光子学,三维视觉,光通讯,软X 光与远紫外线光学,光印刷学,光数据处理,光通讯,光计算,光数据存储,光系统设计与全息摄影,体全息摄影研究,复合光数字数据处理,图象处理与材料光学特性研究。

7、电力技术

此方面主要包括电气材料学与半导体学,电力电子及装置,电机,电动车辆,电力系统动态及稳定性,电力系统经济性运行,实时控制,电能转换,高电压工程等。

8、电磁学

本方面包括卫星通讯,微波电子学,遥感,射电天文学,雷达天线,电磁波理论及应用,无线电与光系统,光学与量子电子学,短波激光,光信息处理,超导电子学,微波磁学,电磁场与生物媒介的相互作用,微波与毫米波电路,微波数字电路设计,用于地球遥感的卫星成像处理,子毫米波大气成像辐射线测定(Submillimeter-Wave Atmospheric Imaging Radiometry),矢量有限元,材料电气特性测量方法,金属零 件缺陷定位。

9、微结构Microstructure

作为微电子学革命的发源学科,固体电子学技术现在又产生了另一个新的重要的技术领域--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MEMS是一个极端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对许多工程与科学领域有重大影响,尤其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工程等等。最近的研究表明微加工(Micromaching)为推动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生物学、物理化学的前沿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工具。MEMS的最基础方面是微制备技术的加工知识,制造微小结构的方法。正是MEMS技术使我们能够制造超声微喷流(Microjet)和微米尺度电机,能在一硅晶片上制造纳米尺度扫描隧道显微镜 nanoscale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能制作用于测量精细胞活性的微迷宫。

10、材料与装置

电气电子材料及其装置是美欧大学电气学科中的重要学科方向之一。这一学科包括光电子装置仿真,纳结构电子学,半导体与微电子学,磁性材料、介电材料与光材料及其装置,固态物理及其应用,小型机械结构及其激励器,微机械与纳机械装置(Micromechanical and Nanomechanical Devices),物理、化学和生物传感器,装置物理学及其特征化,设备建模与仿真,纳制备(Nanofabrication)与新装置,微细加工(Microfabrication),超导电子学。

11、生物工程

生物、生命科学是21世纪的最活跃学科之一,利用电气电子技术进行生物生命研究是美欧大学电气学科的特点之一。本方面包括生物仪器,生物传感器,计算神经网络,生物医学超声学,微机电系统(MEMS),神经系统中信号的传递与编码,高能粒子与生命物质的相互作用,高能粒子束与高能X光在治疗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医学成像,生物图象处理,磁共振成像,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 和SPET),超声成像,超声成像的三维重建,心脏成像的特征提取,PET/SPET成像中衰减校正,神经微电子界面,血管内的成像,聋瞎病人感官辅助系统,盲人阅读机,自动语言识别等。

如果想知道以自己目前的成绩是否达到哪些院校的录取要求,或者以目前的成绩水平能申请到国外什么层次的院校,可以把你的gpa平均分、雅思/托福成绩、专业院校背景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系统会自动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申请案例,查看他们成功申请到了哪些大学,这样子就可以了解目前你的雅思水平能申请到国外哪些大学了,对自己择校有个比较精确地定位。

美国留学选专业:EE和CS真的很像吗

EE与CS是两个密切相关的专业,不同之处无非在于EE偏硬件,CS偏软件。在许多大学的工学院里,这两个专业经常被划分到一个系或一个学院里,比如麻省理工、伯克利的EECS学院,佐治亚理工、普渡的ECE学院等等。在我们的实际申请工作中,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同学也经常会将这两个专业拿来进行混申。
EE专业主要的细分领域有电力工程、控制系统工程、微电子工程、信号处理工程及通信工程。
在选择专业时要结合兴趣和职业规划,我是想进入谷歌这类公司,那么通信工程或者信号处理方向更适合我,慧德留学的后期老师会对我深入了解,根据我的优劣势对我进行针对性的背景提升,为我推荐适合的科研项目和实习,来弥补我申请上的不足,大大增加了我的申请竞争力。

美国硕士留学EE专业奥本雪城择校问题

如果你是学电子的,建议雪城,理由:EE涵盖面很广,有强电弱电之分,记得我当时申请时,查过奥本好像有强电,也就是power,看你想学哪方面...但是纽约州和纽约曼哈顿是有区别的,曼哈顿当然很好,切记不要把纽约州想的太好。我是EE的在美国读书,这是我切身体会。

北京智慧留学 美国研究生申请ee专业怎么样?

留学机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判断!

以下可提供参考:首先,看机构是否有责任心,一位有责任心的顾问老师不会吹得天花乱坠,自己在在选择机构的时候一定要对顾问给的方案做个仔细的了解,不要冲着名校就不管实际情况;而后看机构的文书质量,就现在的形式来看,文书在申请过程中也是起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文书一出手,基本也就成功了一半;当然也要看机构的口碑和师资情况,一个好的对老师的监管制度也能够保证老师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最后,良好的后期也是必不可少的,把后期做得优秀的机构,绝对错不了!

以下是留美读了两年的硕士的棕榈主导师分享:

身为留学领域中的一员,从北大接受了四年国内高等教育,又留美读了两年的硕士感受了西式教育,申请途中找过中介,也积累了各种申请心得。回国后,我辗转进入了棕榈,从事留学教育行业已经7年了,带过的学生也有上百个。从申请者,到留学生,再到导师,在留学圈里我体验了多方位的各个角色。所以对于这一话题,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更有责任来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经验:

我也曾是中介的学生

我从 2009 年开始了美国的申请之路(不好意思暴露年龄了)。11 年开始作为海外导师辅导学生申请,15 年和留学的小伙伴们创业,16 年全职加入一家高端留学公司,17 年加入“棕榈大道”并作为研究生主导师,还是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留学咨询模式的。

现在很多同学还是习惯性的叫我们“中介”每次我也会不厌其烦的指正他们,我们是咨询模式,和学校之间没合作,也不会收任何返佣,而是给你提供更多的信息,陪伴你走过这段申请之路。

先说说自己的情况吧,北大小众专业毕业,属于新专业。上大学就差不多决定出国了,然后咨询了自己上面的三届学长姐,很早就准备了 GT 考试,大二下开始做本科生科研,到大四申请季时候算上毕业设计共 3 段,没 paper,那时候也不流行海外科研。大三下的时候,知道的也就是当年最风靡的英语培训机构的留学,还有考 GT 时候某 BBS 的留学辅导以及到我们学校做过好几场讲座的某培训班模式,最终选择了某培训班模式,想的是改变自己内向不愿意沟通,强迫自己去做事,在留学申请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那时候费用是小一万左右,大三暑假,我就和 20 多名小伙伴一起参加六次培训讲座,培训师告诉我们如何来写文书,如何套磁,甚至有一次是在紫竹院公园跑步,告诉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坚持。这个模式的优点就是我刚说的,留学一切过程自己是完全了解的,主动的参与一切。

但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培训师根本不了解你的专业,选校上提供不了任何指导,只是让我“自己查”以及“多和老师同学交流”。刚说了我新专业小专业,5 个人中只有我一人出国,上面几届出国的学长姐也是屈指可数(虽然大多数后来到了国外,我都和他们保持了联系),所以,“自己查”只能让我看到自己方向有哪些学校在开有哪些老师在做,联系学长姐也不知道哪些项目能申请到,样本量太少。

因此按照培训师的辅导进行“套磁”后,基本所有老师都回复了,鼓励申请,我盲目的选择了 9 所自己专业的名校 Ph.D。最后结果也不用说了,除了一个综合排名50左右的 Ph.D. 和一个 30 左右的 Ph.D. 老师联系过告诉我申请到 Ph.D. 的基本都有 paper 有 MSc 学位,建议我先读 MSc,其他“全聚德”。仅存的两个offer,无疑家里还是狠狠心支持了我读那个排名更高的 MSc,并且我积极联系老板,给了半奖。

申请成功,只是挑战的起点

到了美帝的第一学期,我就出现了强烈的不适应。在国内的时候出野外都是老板带着,师兄师姐,男同学一起采样,大家说说笑笑。但是美国,我上的课在一片林子里面,我方向感不好就走丢了(现在还是看着地图都能走反方向的人),最后虽然被老师同学找回来,还是心有余悸,那片林子的录像显示,晚上熊出没。加上老板让我一个人开车暑假去野外采样,但是答应给我全奖。我犹豫了一段,真的适应不了,考虑也真的不适合女生作为长久发展,放弃了,这里确实挺对不住老板的。

我转了方向,换了新的学术 advisor,现联系这个方向的老师,但是每个老师基本学生都带满了,最后我的学姐帮我找到了一个实验室做助研,但是做的比较基础的工作,也就失去了发 paper 和继续读 Ph.D. 的机会。

这里为什么和大家说这些呢?如果申请的时候,能够有海外的学长姐,告诉我还有哪些路可以走,我能申请到什么方向,自己思考清楚能做什么,这些弯路就少走多了,也许能成为另外一个方向的 scholar 吧,唉。

由于自己进过坑,当一个留学创业公司一封邮件发过来时候,我就毫不犹豫注册了海外导师,希望提供一些 insights, 帮助后来人少走一些弯路。很快,我就通过了面试、笔试的考核,并且有了自己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习和收获了很多。首先是对学校的研究,开始只带自己相关专业的学生嘛,我和周围同学请教、向 professor 了解整个录取的过程,告诉学生怎么选到最适合自己的。后来,我开始尝试带不同专业的同学,了解各种专业的特点,广泛听各种专业的学长姐讲座,了解国外各个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再开始辅导同学。同时自己在文书方面,读了大量的美国人写的 SOP,了解什么文书才是好的文书,并且把自己积累的知识告诉辅导的学生。

曾是“过来人”,决心做导师

渐渐的,我的学生们申请到美国各大名校,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信任和成就感。毕业之后前几年,我还是希望在自己的专业方向发展,只是业余申请季带几位同学辅导留学。

2015 年的一个契机,几位小伙伴找到我,一起做了一个留学平台,吸纳了几百名和曾经的我一样的海外专业导师,做留学辅导。我负责管理这个海外导师团队,并且挑选优秀老师做讲座。在策划组织讲座、沟通协调辅导同学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更多海外名校到底是什么样的,同学们能有什么样的发展。最多一次我亲自组织了 500 多人的线上讲座,满满的干货收获了大量同学的好评,让我觉得这份事业更有意义。

还要说一句,我也是那个时候开始知道棕榈大道的,学习了他们的讲座模式。但是做了一年之后,由于当时大家都是兼职,忙于学业和自己的工作,这个平台逐渐也就搁浅了。棕榈大道由于有大量全职的小伙伴们,每个人都很尽力,所以越发展越壮大,我也是那个时候有了加入棕榈大道的想法。

但是那时候没有全职的岗位,所以负责人和我说先做专业导师吧,那一年我和她一起辅导了一名同学申请到了 CMU 的 CS 专业,还有其它几所名校。我正好也找到了其他机会,有一家离家近的高端留学咨询吸引了我,我由于经验多,负责了大量学生的本科和研究生规划和申请。

虽然我得到了很多锻炼,但是这种将申请割裂成为规划、流程和文书的模式,让我觉得对同学的发展是不利的。作为学生,你要和很多不同的老师来协调和沟通,不同环节流水线的作业模式,感觉效率低沟通不顺畅。而且由于大量老师种种原因频繁离职(这里我就不细说了,总之靠自身责任心在支撑低收入下的强加班节奏),又频繁招聘到新老师,又需要各种交接和安抚同学情绪。所以最终我选择离开了,并且找到机会全职加入了棕榈作为研究生主导师。

棕榈模式

▼ 优点:主导师+专业导师+班主任+督导+外教模式。首先,避免了纯专业导师水平参差不齐,没经过专业训练的弊端。棕榈是专业导师要经过培训和考核才能上岗,而且基本都是名校专业排名前 20 的在校生/毕业生。

发挥了专业导师对该专业发展趋势和现在招生情况的了解这一个大优点。然后主导师在选校和文书环节主要负责,大多数都是像我在海外留学过的人,然后做过若干年积累了各种各样学生情况的导师。

还要有督导的监督机制,非常严厉的对客诉处理机制(嗯,学生为上),能从机制上和用人上选择靠谱的主导师+专业导师,并且对不靠谱的人淘汰和拉黑制度。申请季之前针对每年的变化会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给同学的讯息都是最新的,有针对性的。

还有就是申请季之前的规划+选校+文书都是主导师在全程负责,沟通效率高,没有模块之间各种沟通不畅,比如文书老师不知道学生学校怎么选出来的,流程也不了解之前怎么进行规划的。

▼ 缺点:说了这么多,确实我觉得也有缺点在的。比如比 DIY 和单独海外学长辅导、单篇文书略贵(因为好的主导师、督导、外教这些都是成本啊)。但除此之外,基本不打广告,靠口碑宣传。老学生满意了带来了新学生,嗯,我自己也有啦。

以上就是我作为学生和作为兼职海外导师、创业者、全职负责带学生申请的老师一些体会,不吹不黑。如果你要了解一个机构,最好先看看创始人和领导层的愿景和价值观是什么,不要只看前期咨询师怎么和你说申请成功的例子有多少,因为有些可能是编的,有些就算是真实的,你也要看看你和别人情况是不是一样。

还有最好你能了解到,实际带你的老师是怎样的,他对你的专业了解有多少,你们俩沟通方式是否彼此舒服。

说说来棕榈之后,同学的申请结果吧。去年作为主导师先后辅导过 20 多同学,斯坦福 3 个 offer,伯克利 2 个,哥大若干(这学校有些专业还是竞争挺激烈的),杜克、康奈尔,还有 3 个前 30 的全奖博士录取。

这些都和学生的努力和配合程度分不开的,如果你交了钱指望甩手做别的,棕榈还是不适合你的,这里同学需要全程参与,上课、反复沟通,一遍遍修改。

温馨提示:
本文【美国留学,本科学的是EE专业,去美国读研究生的话有什么专业可以选择?】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