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的调查说:本校中国留学生明确有抑郁倾向的高达45%,美国学生仅有13%。
其他公开资料统计数据:中国留学生有35%左右出现心理问题。根据我的观察,各高中名校的尖子生、家庭条件更好的学生,出现心理疾的比例更大。
那么,我们赶着留学热潮把我们的年轻精英送到国外,然后批量的折损,我们是在磨练我们的精英人才,还是这本身就是个精英战的陷阱?每当我听到、看到那些优秀的留学生精英休学或默默的回来,我的内心非常难受。
在孩子出国前,很多家长自认为各方面都帮孩子考虑到了,家长们用自己国内的多年经验去臆想国外的情况,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去推测和自己完全不在一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们的未来。家长们和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与追求是有很大差别的,贫穷和奋斗使父辈更坚强,点心和牛奶养大的孩子们往往承受不住太多奢华的追求。
留学生出现大比例的心理问题。
阳光抑郁症,我们还要装作看不见么?
我们能做点什么?
有个陌生的朋友,知道我在做关于留学生安全领域的分析、研究和公益分享,他让儿子专门从内地飞过来找我。他说孩子已经在家半年多了,哪里都不愿意去,听说了我们的平台,他却主动想把他的故事分享出来,父母看到孩子终于有兴趣去做一件事,非常的开心和支持。这个年轻人23岁,高中阶段多次拿到市或省级联考单科前10名,他选择了去美国留学。他爸爸告诉我,孩子曾经在重度抑郁症的边缘,现在基本康复,但依然对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希望我可以更多帮助孩子。我当过多年老师,看到优秀的孩子就忍不住喜欢,不由自主地想给予他一些帮助,我说,你让他来吧。
在一个早上,我见到了这个年轻人,高高的个子,略有些羞涩。在跟他的聊天中,我发现他是一个非常聪明、逻辑性很强、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很棒的上进青年。我告诉他,我们这个平台,就是把海外留学生的真实故事分享给学弟和学妹,是希望家长和同学们了解到真实的海外情况,如果回忆会让他不适,可以选择谈些轻松的话题。他说没有关系了,自己已经走出来了,他来找我,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留学生在海外的真实生活,一切并不全是那么美好,他希望更多的学弟学妹可以从他的分享中获得帮助。
老实说,我有些担心,但当我看到他坚定的眼神,我对他更多的是信任。我们前后一共谈了三次,在这里,我描述几个给我震动较大的部分吧。
一、他是名校高中重点出国班的尖子,在他们眼中清华北大的国际排名吸引力并不大。他们寝室5个哥们,4个去了美国,1个去了澳洲,学校的国际排名都很高。两年后,除了他,其余4个学生全军覆没,心理都出现了各种问题导致大二都陆续回国。他自己也曾中度抑郁,不过调整过来了,所以没有因此被学校劝导休学或强制暂时休学。他说的时候带着淡淡的笑容,但我仿佛看到他和小伙伴们身上深深的伤口。
二、他告诉我,最大的敌人是孤独。我有些不理解,问怎样的孤独?他看着我说,非常孤独,非常非常孤独,那是一种绝望和对自己深恶痛绝的深深的孤独。因为对自己的不满和自责,他整夜不想睡觉。他说着,身体有些颤抖,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1米8的男儿啊,我告诉他,我懂了。那种对任何事情都毫无兴趣的情绪状态和孤独的恶性循环,是抑郁最大的特点。他能来和我述说,我知道他是走出来了。
三、说自己其实入学不到半年就发现自己出问题了,到第一年末,在自己和学校医生的帮助下,基本从中度抑郁中走出来了。但他现在看,也许当初他应该在半学期就休学回国,过1-2年再去上学。因为虽然他坚持自我调整,但学习成绩还是受到影响,影响了他的积点分,导致他读研的时候,因为总体成绩不够优秀,不能申请到很好的导师和学校。他说,再也不想去美国那块土地了,他准备去香港学历史和文学。我非常可惜的说,你是顶级理科生,顶级数学人才啊,他说那都过去了。
上周我和他聊天,他已经开始上班了,并没有去读研。我认为是对的,先不着急读研,他还很年轻,先更多了解社会,赤裸裸的丰富现实生活可能对他更好。我不会治疗心理疾病,但通过一些案例也可以总结出一些非专业的预防方法,如果可以让10个,100个孩子们远离抑郁,那真是功德一件了。
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他自身的原因,与陪伴他成长的家长和家庭也有很大的关系。孩子的成绩符合了留学条件,而性格、心理的成长没有足够成熟。
留学生们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家长要负更多责任。
但在很多时候,家长们起到的恰恰是反作用。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建议,希望更多家长可以参与讨论和分享。
1、母语是中文。
永远不要忘记,尤其是刚到国外的前半年。有家长认为留学了就应该早早融入当地的生活和文化,在国外尽量交当地国外的朋友,掌握更流利的外语,要远离当地中国学生,尽量不去中国城,甚至少数家长要求孩子,尽量少说中文。如果孩子所在的环境可以比较容易的交到外国朋友,有了可以沟通和交流的小伙伴,可能一切都会好起来。但很多情况不是这样的,寄宿家庭不一定是很好的交流对象,国外大学并不像国内大学有班级的概念,刚去国外的留学生,语言能力达不到和当地同学交流和开玩笑的程度,想交到朋友并不容易。国外大学学习压力不小,孩子没有时间专门去交友,慢慢的他可以交流的人越来越少,如果母语也放弃,情绪和压力去哪里释放呢?有些人可以自我调整,有些人的心理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中文母语,固定的家庭沟通,永远不能缺少,稳定的沟通和爱的纽带,可以很大程度的舒缓留学生压抑的心情。
2、目的地安全评估。
家长们考虑过这个因素么?留学学校的选择,无论是学校、中介机构、孩子家长DIY,更多是从学术排名、专业和城市去考虑的,在择校的时候考虑到心理安全隐患的应该很少。孩子们性格各异,有的热情奔放,善于交流沟通,有的内向稳健,不善言辞。以美国加州大学为例,戴维斯分校安静且偏僻,治安非常好,最多的案件也只是丢自行车,但那里基本没有文化娱乐生活,适合安静的学习;洛杉矶分校呢,周边有好莱坞、迪斯尼等娱乐场所;如何评估选择呢?从心理因素考虑,如果让不善言辞的孩子去戴维斯分校可能对学业有帮助,但孩子潜在的心理风险肯定会高于去洛杉矶分校。
3、孤独寂寞了,去教堂!
这是不少学长告诉学弟学妹的经验。对么?如果仅仅从心理压力缓解来说,去教堂,是可以有更多的交流,可以得到关爱,至少有一顿免费餐。教堂是慈善机构么?不是的,是一种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传播场所。孩子们在孤独寂寞的时候去教堂,就像失恋的人儿遇到温暖的异性,我们是否考虑过,孩子们可能在最脆弱的时候接受了不同的文化和世界观,甚至是信仰。一位非常值得尊重的领导说的非常好,大部分的文化或信仰没法评估对错,在你考虑接受的时候,需要特别慎重,再慎重。文化和信仰会对人生有重大影响,将来再改变的代价可能更大。如果孩子们就这样接受和改变了信仰和价值观,我们能接受么?
4、联系心理医生
留学生发现自己状态不对,第一时间要联系学校的辅导老师及心理医生。心理调整,在国外是非常正常的,不丢人。就像感冒发烧,第一时间需要去找医生一样。留学生独自在国外,任何事情都不能马虎。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孩子发现自己状态不对了,会认为自己可以调整过来,不会与家长沟通。因为孩子担心家长不满,会觉得孩子得了神经病,会给家长丢人。面子和虚荣心,我觉得是有世界观遗传性的,家长问题更大。如果早期发现,及时疏导,很多人的情况是可以迅速好转的。
5、不当的学习方式,可能会让自己压力倍增。
国内和国外的教育方法是不同的,学生们的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国内的学习大多是老师主导,国外的学习更多是老师引导。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好适合国外大学的学习方法,不仅成绩不满意,还会非常疲劳,更不要谈交友和交际了。一个学科的老师可能要求学生一周预习课本100页,精读50页,以此类推,几个学科呢?结果是书都看不过来,如果不预习,上课可能完全听不懂。后来才发现,有些书是可以选择看的,挑重点学习的。所以这些方法,特别需要找学长指引。我们一些同学,就是被读书压倒,成绩不好,更努力,成绩还是不好,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6、尖子生、学霸的自我定义。
这些定义有可能转化成的都是压力。各名校的高中出国留学生,在孩子留学的第一年,学生和家长还都沉浸在高中的辉煌和荣耀中,但其实高中的成绩只能说明孩子有了一个好的入门许可。高中生如何看小学的知识,本科和硕士就是如何看待高中知识,一切已经重新开始了。 没有人喜欢自己从光环和荣耀中离开,家人们的夸奖和自豪更告诉孩子,你必须像高中一样比其他人更优秀。但现在一切都变化了,生活需要独立,环境是全新的,学习方法也都变化了,在同一个学校的学生,入学成绩也都是同一水平,原来的50个尖子,现在也只有5个可以继续成为尖子,那剩下45人怎么办?他们不再是尖子和学霸了,这样的挫折和变化,孩子心里接受么?家长接受么?如果孩子本身在高中成绩中等或较差,反而压力会小。原来的尖子和学霸对自己的不满和压力,更多来自于自己和家长。如果学习的动力是兴趣,就不会太在意成绩,如果学习只是为了必须成为尖子,那原动力其实是虚荣。这可能就是高中尖子生进入国外本科后心理出现更多问题的原因吧。
7、培养 一种爱好或运动。
会让留学生身体和心理更健康,也会让孩子交到更多朋友。走出家门,参与到一项运动中,或者一个爱好活动,都是心理调整和融入社会的很好的办法。如果确定孩子要出国,需要尽早培养爱好,例如篮球、足球,甚至跑步也不错。摄影、冲浪等也可以啊,只要不是死宅。
8、是否具有自我调整、改变自己的能力?
野地的小草百折不挠,温室的花朵风吹就倒。各位成功的家长们,哪个不是历尽艰苦,奋勇拼搏出来的,自然都希望孩子们可以顺顺利利的成长。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可以满足,如果是一路从国际学校成长的孩子,连中考和高考的磨难都没有经历,那大多数和温室的花朵没什么区别。家长们恨不得保护孩子一辈子,等孩子出国留学了,家长和孩子都还没有意识到,孩子基本没有具备应对各种困难和磨难的能力,根本没有改变、调整自己的能力,遇到从来没有想过的各种困难和压力,孩子和家长都没有准备好,出问题是必然的,家长的责任更大些。
留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仅仅从医疗的角度去处理,是属于没有办法的下策,重要的是在确定让孩子出国留学的那一刻,整个家庭要准备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绩和行李箱那么简单。家长需要考虑的是,一个18岁或22岁一直在学习的孩子,要独自面对国外的生活、学习、社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法律和治安的挑战。
参考资料:网页链接
初次到美国留学的学生,学习和生活都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众多的不适应,如何处理美国留学中这样那样的问题呢,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以下几条,希望对同学们会有一定的帮助。
一、重要证件随身带
美国留学的箱包要带的行李除了换洗衣物外,日常生活必需品也应具备,尤其是学生的重要证件绝对不能少。学生要带的有随身携带的包,托运的箱子。在衣物方面,厚毛衣用不着,衣服在美国买更便宜;但是药品尽量多带点,如带点抗生素,切忌不可带麻醉类药物。另外,药品最好有处方,能在国内治疗的病尽量在国内治。
与此同时美国留学时候,眼镜建议多配几副;书建议带工具书如字典;文具建议带尺、计算器、电子词典。小电器可在美国买,如电动剃须刀、风筒等。重要证件一定要随身携带,包括护照、录取通知书、I-20表、毕业证、学位证、成绩单、托福等成绩,并随身带各种硬币的零钱。
二、电子辞典用处大
目前在美国留学读传媒学的范同学说,到了国外才发现对学习最有用的东西是电子辞典。在美国留学很少没有这类商品的,但这类商品对于初到美国留学的学生们非常重要。即使英语过关,但是碰到专业英语时还会感到吃力。建议出国留学的同学带上功能比较齐全的电子辞典,对学业非常有用。另外,如果带了笔记本电脑,还要记得带上可以匹配美国的电源转换插头,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想在学习之余聊解寂寞的话,就从国内带些电视剧、电影、流行歌曲的光盘打发美国留学的闲暇时光。
三、通信服务随后办
学生到了美国后,可到Bestbuy或Circuit City签两年的入网合同,手机免费使用,每月约30美元话费,全美漫游。
四、换汇准备要趁早
美国留学出行的日期越来越近,不少同学直到出行前几日,才考虑到购汇。建议同学们,美国留学购汇应早做准备,最好分批购汇,利用汇率差价省钱。为安全起见,留学生出国的旅途尽量少带现金。可以办一张国际双币卡,以备国外急需时使用。除了预先开立海外账户,也可以携带汇票、旅行支票出国,到达美国后直接兑换成现金。另外,多准备一些外币零钱,下了飞机后,无论是乘出租车还是就餐都用得上,比较方便。
五、学好烹饪受益多
为了顺利完成在美国留学期间的学业,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生们也必须迅速培养起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美国留学出国时最好带上一两本实用的菜谱,它带来的欢乐是让人难以想象的。做饭在美国留学的留学生活中属于娱乐类项目,按照菜谱烧出喜欢的食品,成就感不亚于写完一篇论文,身体和精神都可以有愉悦的享受。这样不仅能在留学美国的异国他地品位家乡的味道,还能节省生活费用,迅速结交同龄人。不过,筷子最好在国内买,因为外国人多使用刀叉,筷子难买到。
六、住宿接机先确认
去美国留学出行前最好通过学校将住宿先安排好。如果没有安排,可向学校的留学生办公室或中国留学生会主席要求协助安排。而学生在预订机票时要根据I-20上的学校报到日期,不能早于30天,也不能迟于30天到达学校,否则都不能入境。确定好日期后,应及时通知留学生办公室或中国同学会安排接机。
美国留学出行前,建议学生将护照复印一份留底,如果遗失可到使领馆补办;可考虑到附近银行开一个保险柜,将重要文件存入。若不想出门带护照,可到当地Motor
Vehicle Administration办驾照,就相当于身份证了。如果不会开车,也可到MVA申请一张身份证。
七、国外风俗习惯需了解
高中毕业的sarah刚刚赴美国留学的时候也曾因为不了解当地文化碰上不少尴尬事。因此,在美国留学出国前,最好先了解清楚美国国的风俗习惯,尊重别人的习惯,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另外,由于美国的学校里经常举行各种联谊活动,美国留学出国前,女孩子可以给自己挑选一套化妆品和几套比较正式的裙装,因为一些正式场合需要化妆并着晚装出席。
出国留学,不单单只是读书,还包括了平常生活等方面,所以需要注意的地方要全面化。美国留学要注意什么,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安全吗?
1、在选学校时,不要完全听信中介的一面之词,可以让国外的朋友帮忙打听或者亲自调研,如果只是简单的看广告找中介,很容易会上当受骗。一些不正规的中介还会侵占学校给学生的退费,所以选学校时,一是要有诚实可靠的留学中介,二是要找到优质学校,第三还要家长把关,确保在美国的监护人、寄宿家庭和学校是否正常运行。据报道,有的中介和美国的学校背后都是一家,并且有的学校也抓住了中国家长注重排名的心理,在介绍学校时都会强调自己的排名,但家长要注意的是只要宣传过排名的但又不能提供实际排名情况的学校,都会涉及虚假宣传,家长应该回避这些学校。
2、在美国留学的学生,最容易惹上的法律案件是交通违规。因为在美国开车的普遍性,所以美国的交通方面管理非常严格,很多的警察巡逻和超速相机,在有了罚单之后,必然面临罚款、保险费上涨,甚至被吊销驾照,而在美国的一些州,超速可以按刑事案件处理。有些人可能还会因为开车发生车祸,如果发生车祸,那么第一要尽可能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拍照,找证人,以及保全对方的车辆、司机和保险等相关信息,以免日后索赔时再花时间收集。如果自己不想花太多时间处理,那么可以找车祸处理专家帮忙,车祸如果自己是肇事方,那么对方的索赔可以协商处理,或是找相关专业人士,但一定要记住,必须给车辆买保险,否则会损失惨重。
3、留学生平时可能还会遇到租房纠纷,这个解决方法就是要仔细阅读租房条款,每一条都不能落下,比如房子是否允许分租,是月租还是年租,提前多长时间通知,有的人在搬家时,房东会找借口扣留押金,这时需要看合同上对押金的规定,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要主动维权,这一点可以请教专业咨询机构,学生还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小事”惹上大麻烦,比如水管爆裂淹没房屋,给房东带来损失,这些都是需要自己来赔偿。
4、中国留学生一定要熟知美国文化和法规,不然有些在国内看上去是一件小事,在美国可能就会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比如在中国很多人会开玩笑说“我打死你”,但在美国就有可能坐牢,同学间可能也会有打斗的情况,在中国被认为是“拉扯”的行为,在美国可能就会被认定为“攻击”,会被处以监禁。
在国外留学时,遇到事情最好是向学校或者专业人士求助,不要走极端,注意学习沟通技巧,多想想如何解决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这样才会减少风险,平稳度过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