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成长故事,分享育儿知识,一键关注@御风者谈育儿,育儿路上不迷茫。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是年轻人做事大胆,无所畏惧,敢于做先锋,遇事敢试敢为。可凡事都有个度,复旦大学曾经有个风云人物,多次抨击母校,据说关于他的笔战骂战至今未停。
他的名字叫袁涛。
袁涛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读高中时是襄阳四中的奥赛班班长,也是省级优秀团员,是妥妥的学霸一枚。2010年高中毕业,高kao总分591,他以湖北省第88名的成绩被复旦大学录取。
其实,袁涛的家庭条件很普通,复旦录取通知书送达的时候,他正在北京一家餐厅打工,通知书是爸爸帮他签收的。在人们心目中,复旦大学的实力可以和清华北大相媲美,复旦也是袁涛心仪的高校之一。能被复旦顺利录取,也算圆了他多年寒窗苦读的梦。
在袁涛心里,一直把大学看成是人间天堂:参天的古树,严谨的学风,学生专心学业,老师专注教研。踏进复旦校门,果然如想象中的一模一样,眼里是欣喜,内心有感恩。那时踌躇满志的袁涛跃跃欲试:是骡子是马,是时候该拉出来溜溜了。
一句老俗话叫“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现实中有些弯总是拐得让人猝不及防。大一时还觉得“好玩”的袁涛很快就开始怀疑人生了:这决不是我想象中的大学,更不是想象中的复旦。问题出在哪里呢?
开学不久袁涛就发现,有的老师上课不是念PPT,就是照本宣科,这让他很困惑:这么有名的高校怎么会有这种混日子的老师?这样的教学一点营养都没有,上课还不如自己看书来得痛快。他一度陷入了迷惘之中,期中考试后就萌发了退学的念头。
一般情况下,学生思想上出问题会严重影响到学习成绩。果然,袁涛大一选修的十多门功课,一学期下来挂科两门,他成了全班倒数第二的学渣。对袁涛来说,这个打击无异于雪上加霜,于是他开启了破罐子破摔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模式。
接下来的《新闻思想》课袁涛没怎么学,期末考试时只好文不对题乱写一通。可出乎预料的是,这科他竟然拿到了B+。再看看全班同学,学的和不学的,几乎所有人都是B+,袁涛心里想,这明显是老师不负责任,胡乱打的分数啊。
转眼到了2012年4月,袁涛捏着鼻子在复旦读到了大二。有一天,他在学校食堂的饭菜里吃出了筷子木屑,这让他心里很不爽。于是,他在网上发帖《友情恳请复旦食堂换筷子》,声称:如果两周内复旦南食不换筷子,届时我会把筷子全部换成新的,紧接着会在南区食堂门口举办折筷子大赛,全程录像。
这个帖子发出后一天时间点击量就超了万,自然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隔天就把食堂里的筷子全换成新的,而且质量相当过关。一直默默无闻的袁涛一战成名,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筷子哥”,从此别人投过来的目光里多了一份崇拜。
舆论的力量给袁涛带来了从未体验过的成就感,这让他很兴奋。
紧接着,袁涛得知高中母校一个叫石健的校友患了脑瘤,他牵头策划了一场“石健加油”全国高校募捐活动。这个活动很成功,几天时间就募捐了30多万元。但在复旦大学的募捐并不顺利,他和几个同伴发宣传材料时遭到了保安的驱赶。
袁涛觉得学校太没有人情味,经过几个不眠之夜,他又在网上写了一篇日志,把上乒乓球课不准穿牛仔裤、学校没有快递点等问题都反映出来,声称对学校很失望,如果以后自己混好的话,一定给上海交通大学捐款。可袁涛怎么也没想到,跟上次不同的是,这些牢骚引来铺天盖地的一片骂声。
2012年7月,复旦大学作出决定,拒录5名“二本院校”的插班生。袁涛调查后认为,先允许学生考试再拒绝录取,明显是学校的错。于是,他发表《复旦,你的校训丢了“插班生事件”始末和真相》。袁涛的这次“正义维权”之举,又一次引来一片谩骂。
同年12月,袁涛发表《薄学而渎职的复旦》,抨击“复旦学风沦丧”,讽刺有的老师不学无术,读的书还没有写的书多。一个普通学生屡次三番言辞犀利抨击学校,复旦大学通过校园广播播放了时长近5分钟的文章,对袁涛的行为进行评论讨伐。
这次袁涛对学校彻底失望了,他决意退学。
2012年12月29日,在没有履行任何退学手续的情况下,袁涛在人人网发表题为《再见,“自由而无用”的复旦》一文,言辞激烈地宣告自己将离开复旦大学。他在文章中称:复旦,早已不再是校歌里的复旦,我对复旦的肄业证已没有兴趣。
随后他在微博上将个人说明改为“你才复旦的,你全家都复旦的。”有人猜测,他可能是复旦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因“看不起学校”而退学的学生。尽管如此,因为大三的住宿费已经交上了,他继续在寝室住了半年多。他说在学校做自己想做的事,还可以减轻父母的担忧。
直到2013年10月份,复旦大学才发出《退学决定书》,袁涛正式从复旦退学。当初把袁涛招进来的冯玮老师说:袁涛对复旦大学的认知是片面的。实际上学校相对比较自由和宽容,袁涛退学事件至今,学校主要领导并未在意此事,也未发表过言论。可能是他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吸引别人注意。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正是袁涛耿直又偏激的个性,导致了他的悲剧。
首先,做事激进,不计后果。讲真,食堂筷子质量不合格并不是原则性大事,学生监督学校后勤也没错,但通过网络平台大张旗鼓地威胁学校,就不妥了。
其次,过于偏执,不知反思。他发起的捐款没得到校方支持,就固执地认为学校冷血,并怀恨在身,再次发帖表达心中的不满。挨过同学的骂也不知反省自己,只认为自己是对的,一意孤行,过了不长时间因为插班生事件再次挑战学校。
袁涛学习成绩好,有一定的正义感,也有才能,但这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行事风格是注定被社会所不容的。一个人走到哪里也不可能事事如意,不满意就闹,根本不是一个聪明人的正确打开方式。
袁涛也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如今,他从复旦退学已经八年了,也泯然众人八年了,有人说他在南方打工,不管他在哪里,在干什么,到底没有再搞出什么大动静。
也许真如袁涛自己以为的,他是一个勇猛的斗士,他的致命弱点是,勇猛有余,智慧不足。还有,如果他是一个真汉子,即使在复旦把一手好牌打烂了,毕竟还年轻,试错的成本并不高,如果重新再考,进一个不错的大学也不难。
总之,袁涛的结局令人唏嘘。
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是怎么处理的?你怎么看待袁涛的自主退学行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