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夏旭光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10月10日上午10时,在聊城市鲁西老年护养院的六楼失智区,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硕士生导师、艺术治疗博士王海华一边弹着钢琴,一边带着学生们唱起《歌唱祖国》,希望能用音乐唤起面前这些失智老人的回忆。听着熟悉的曲调,他们有的慢慢哼起了歌,有的跟着歌声打起了节拍,场面温馨而美好。
10月10日,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助理王辉,学院团委书记梁建新,聊城大学音乐治疗研究中心王海华老师带领十几名音乐治疗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来到聊城市鲁西老年护养院义务给失智老人做音乐康复。
老人手拿音筒、沙锤
跟着节奏互相敲击
“爷爷奶奶,你们会唱什么歌啊?”“奶奶,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吗?”“爷爷,您一手拿一个音筒,跟着节奏互相敲击。”……王海华带领学生们一边唱歌,一边教失智老人跟着节奏敲击音筒、鼓等打击乐器。刚开始,不少老人无法集中注意力,总是东张西望。但随着歌曲的进行,老人眼里有了精神,也渐渐跟上了节拍,主动敲击音筒、沙锤、鼓,拍手,很好地完成了互动。
失智老人是指患阿尔茨海默病(AD)的老人,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性痴呆、失智症,是一种以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进行性退化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就好像脑中有一块橡皮擦,逐渐擦掉他们的记忆,这种健忘逐渐加重,思维和判断能力下降、语言功能减退,最终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此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可能出现抑郁情绪,以及焦虑、躁狂、妄想、乱骂人等性格行为异常的表现,严重影响老人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据了解,中国是全球AD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AD患者占世界AD患者总人口的1/4。
“我们护养院现有失智失能老人160余人,其中失智专区老人有20多人。他们前期往往被忽视,大多是因为出现情绪激动或低落、烦躁等状况被发现,甚至有的出现暴力倾向,带去医院检查后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家人照顾困难,选择送到护养院后,我们工作人员对老人进行评估,根据结果制定照护计划,进行专业照顾,使老人情绪得到安抚,症状得到缓解。”聊城市鲁西老年护养院副院长王玲玲说。
“音乐治疗是通过改善情绪来改变认知和行为。失智老人虽然丧失了近期记忆,但是他们或许保留了部分远期记忆,这些熟悉的老歌可以帮助他们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引发放松、舒适的情绪。并且通过让他们跟着节奏打拍子,延缓他们的认知功能减退,引起良好的心理、生理反应和循环,以此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相对稳定的情绪。”王海华告诉记者。
老人眼里有了神采
伴着曲调轻声唱歌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当知道有两位老人曾经当过兵时,音乐治疗志愿者唱起了《打靶归来》,两位老人的情况发生了变化,眼神中透露出不一样的神采,还能跟着歌曲轻声唱出部分歌词。
志愿者带着老人又唱了《东方红》《洪湖水浪打浪》《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并帮着老人拿好音筒、沙锤等乐器,跟着节奏相互敲击。老人们的情绪逐渐被带动了起来,一个个看着志愿者,主动挥舞着沙锤,敲着音筒,拍着手,格外高兴。
整个失智专区因为有了这些年轻人和美妙的歌声而充满了活力和温暖,老人们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据了解,大多数AD患者的病因并不清楚,也没有药物可以彻底治愈,只能通过各类疗法维持状态、延缓记忆力下降趋势。据研究,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时,音乐可以作用于大脑不同的脑区,能启迪处理语言、节拍、音频和动力等不同系统,从而提高老人交流的能力,激活回忆和语言能力,延缓记忆力、认知能力的下降,增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力,提高老人的社会参与性及情绪稳定性,减少问题行为。
“音乐疗法在改善失智症患者的轻度认知障碍与精神行为状况、促进社会互动沟通、缓解情绪压力等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和价值。”王海华告诉记者。近年来,王海华带领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治疗专业的学生创新性的采用了多种音乐治疗方法,已经初步建立一套科学的、较完整、可推广的视障儿童盲态纠正、自闭倾向的音乐治疗方案,全面改善了视障儿童的盲态和自闭现象,并且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总决赛中斩获银奖,在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金奖。
这次,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的音乐治疗团队就是想以音乐治疗方式对失智老人进行康复治疗,通过音乐旋律和歌词,让老人们回想愉快的往事,帮助老人追溯正面事件和感受,改善当前情绪状态,延缓记忆力衰退。
聆听乐曲调整身心
开启老人康复之旅
“你们别走,我要给你们买糖,再给你们买肉吃,你们爱吃什么,我给你们做。给俺弟弟、妹妹(指志愿者)吃。你们要是不来,我就去喊你们。”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当志愿者准备离开时,85岁的毛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不肯松开。
80岁孙奶奶掉着眼泪,不愿意让大家走,志愿者掏出纸巾,轻轻拭去老人脸上的泪水:“奶奶,没事,别哭,你保重身体,我们会经常来。”付爷爷则是红着眼眶不说一句话,志愿者们看到老人们这种情况,也纷纷擦拭眼圈,拉着老人们的手轻声安慰……
“原来也有志愿者和我们做过一些活动,老人参与意愿不明显。真没想到这次王海华和学生们的音乐治疗让老人这么激动和兴奋,他们都舍不得让王教授他们走,效果极好。希望能和聊大音乐与舞蹈学院的音乐治疗团队继续合作,延缓老人病情的进度,共同把老人照顾得更好。”看到大家的情况,聊城市鲁西老年护养院院长张小强也激动不已。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音乐如果没有爱的灵魂,只能是鸣的锣、响的钹,只有带着爱心来帮助大家,才能称为音乐治疗。虽然这是第一次进行音乐治疗康复,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这些老人对音乐还保有热情,能主动跟着节奏互动,最后有几位老人掉着泪强烈挽留,不让我们走。看到老人们的状况,我们也很心疼。”王海华跟王玲玲商量说,音乐治疗服务团队会经常过来,引导老人们在聆听特定音乐的基础上调整身心,逐渐推动患者使用简单打击乐器参与到音乐表演之中,开启失智老人的音乐康复之旅。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生命中都无法逃避的现实,但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更积极、更阳光、更快乐的方式去帮助他们,让跳动的音符唤醒爱的记忆,让老人们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