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版数学七年级第二册电子教材
点击进入1-9年级课文阅读,英语知识点,电子课本,中国经典,童话…
最新的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对数“零”的含义,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用正数和负数正确表达相反的意思(指定指定方向的变化量)
3、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
知识焦点
正确理解和表达指定方向的变化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知识回顾和深化
复习:上节课,我们知道实际生产生活中有两种意义不同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类量,我们用正数表示一类量,然后用负数表示另一类量。也就是说,数字的范围扩大了(数字可以分为正数和负数)。那么,有没有一个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字呢?
问题1:有没有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字?
学生思考和讨论。
(数字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除法。
世界是标杆。这个道理学生不容易理解。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到启发和引导。以下例子供参考)
例如,在温度的表示中,零度以上的温度和零度以下的温度是两个含义不同的量。通常零度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零度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那么某一天某一地点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呢
当温度在零度以上7,最低温度在零度以下5时,应以7表示
和-5,其中7和-5分别称为正数和负数。
那么当温度为零的时候,应该怎么表达呢?(表示为0),是正数还是负数?因为零既不高于零,也不低于零,所以0既不是正的,也不是负的。
问题2:引入负数后,可以根据“两个意义相反的量”将数分为几类。
“数字0既不是正的,也不是负的”也应该看作是负的定义的一部分。在介绍
负数之后,0是正数和负数的边界,只是没有。理解。这一层意思也有助于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而且对数的平滑展开和有理概念的建立都是有帮助的。
举的例子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数字0既不是正的,也不是负的”,应该从相反意义上的1的角度来解释。只要对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就是,
但是,不要深究。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问题3:课本第6页的例子
注意:这是一个用正数和负数描述指定方向变化的例子。通常指定方向的变化用正数表示;与指定方向相反的变化用负数表示。这种描述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应该引起重视。在教学中,学生应该体会到“增加”和“减少”是两个意义相反的量。写“重量增加值”和“进出口额增长率”意味着用正数表示增长额。
归纳法:在同一个问题中,正数和负数所表示的量的含义是相反的(课本第6页)。
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例如:
水位上升-3m,实际上意味着什么?
收入增加-10%实际上意味着什么?
等等。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这个用正数和负数来描述指定方向变化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根据问题的意思可以找到哪一个
意义的量要用正数表示,这是解题的关键。这种描述带有相反数字的影子。比如第一个问题(1)小明的体重可以说减少了-2斤,但是现在,
不要问学生。
整合练习
课本第6页的练习
阅读思维
教科书的第8页
阅读和思考是正负数应用的好例子。学生讨论和交流需要时间
总结和分配
课堂总结
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和交流:
1.引入负数后,如何知道数字0,数字0的含义发生了哪些变化?
2.如何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另一种量用负数表示;特别地,在用正负数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时,通常把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规定为正数,而把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化的量规定为负数)
这一课的作业
1.要求的问题:练习1.1,课本第7页,问题3,6,7和8
2,选择做题:老师自己安排
本课教育述评(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和改进设想)
1.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用正负数表达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方向
方向变化的量。
2.“数0既不是正的,也不是负的,”(理解为0不属于两个意义相反的量中的任何一个)也应视为负数定义的一部分。引入负数后,除了没有一个以外,就是正数和负数的边界。理解0的这个含义也有助于理解正数和负数,对数的平滑展开和有理数概念的建立也有帮助。由于上节课的重点是建立两个意义量相反的概念,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所以作为对知识的回顾和深化被纳入本课。
3.教材例题是用正数和负数表示量(按指定方向变化)的实际应用。这样描述的例子有很多,学生应该尽量理解。
4.这种设计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和讨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学生应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合理应用,在体验中理解和深化知识,并通过实例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