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州留学水不水,先留过学再说,你国门都没跨出过有啥资格说澳州留学生水平,这就是嫉妒恨。澳州八大国际排名前100。国内研究生录取申请条件: 985、211须本科平均毕业成绩达75以上,非985、211平均成债85以上,雅思6.5。毕业平均挂科率达30%,你先看看自己能进去吗,好毕业吗,澳州其他四星大学,世界200名左右相对条件低一点,挂科率高也不好毕业,相对国内可补考过,澳州只能来年重修,澳州留学看排名,和你在国内上学一样,你三本学生在那都一样,野鸡大学那国都有,国家教育部承认文凭也不都是世界名校,留学生好不好看世界排名就知道,你国内生同样看国内排名,211都不是国内也不好找工作,所以澳州留学水不水看排名就知,自己没出国留学就别说话。
谢谢评论区各位朋友的参与,但我想补充一下:如果你没去澳洲留学过,只是有朋友,同学,认识的人在那边,真没资格评论“水不水”。冷暖人自知!
………………………………原文分割线………………………………
看学校看专业,看排名看人。
比如我在澳洲读的是商科,也就是中国人读的最多的专业。
学校是八大之一的,我们商科华人留学生多到:100人课堂可以有80个是亚裔(中国人为多数,其次是马来新加坡,还有一些日韩的),本地学生就那么些个。一般类似比例的专业在金融,经济学,会计类比较多。我学的市场营销就算冷门,一个班就20个人,就我一个中国人。
会计选的人多是因为学校该专业在世界排名靠前,而且申请pr(绿卡)有加分优势,好找工作,所以很多人愿意克服学习过程无比的艰难而一磕到底。
但是经济学和金融两个科目,说实话我个人不太看得起。很多人修双学位选择它们就是因为简单,内容很“水”,学完之后没啥用,工作以后就看你的吹牛能力。关于这个可以在后面解释下我身边的例子。
但如果你读的是该学校的王牌专业,比如莫纳什大学的医学专业,QUT的it或者建筑设计专业,能读出来的都不是常人,都是优秀的人!
对于澳洲大学里其实也有学校的鄙视链:
墨大,国立大学一线的澳洲八大
v
莫纳什,阿德莱德二线的八大
v
澳洲四星大学
v
RMIT,dekin等大学
v
TAFE一类的学校
分享下我的体会
之前办公室空降了一个分部经理,发现居然是我的校友,于是倍感亲切。但是深入了解后发现他本科研究生都是在母校读的,而且本科finance,研究生学eco。也许是我眼中鄙视的眼神太明显,还是他心虚,后来没怎么跟我说过话了。我的母校虽然是澳洲八大,但学习好的都研究生考去了墨大,澳洲国立大学这些。再加上他学的科目,让我不得不怀疑这是个水过去的学长。但是这又如何呢,最后才知道他原来是董事长的侄子……
关于澳洲读书水不水,我没法给你一个肯定的回答,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水过还是认真过都还是看自己。
以上~
学习自律,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澳洲留学相比国内放松很多很多,因此你自己的学习计划,生活安排,各种生活中的小事都需要你自己来合理安排。
学习自己做饭在澳洲留学的小伙伴经常会碰到饮食不适应的问题,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在澳洲开店,但是为了经济着想,还是建议小伙伴们学习一些简单的厨艺,经济实惠而且味道不会太远。
学会厚脸皮,不懂就问
当碰到课堂上,或者是讲堂的时候,当碰到不懂得问题时,一定要学会不懂就问,第一次或许很难,但是当你成功学会向陌生人开口问以后,你就会越来越适应这种模式,生活和学习上多问一问,会对你自己的发展和自信有很大的好处。
学会注意周围事务
到了国外留学,不光光是学习上的独立,也是生活中的独立学习过程,要经常看一些报纸,学校公布栏,小区公告栏等等,这些上面一般都是有关于租房二手书,兼职,二手家具,转租等等广告的。
注意安全,学会在图书馆消磨时间
有时候要学会注意安全,尤其是女孩子,国外的安全体系不适合套用中国的安全体系套路哦,希望同学留学过程中自律又愉快,可以主动去结交新的小伙伴。
这个是岛主纯手打,希望同学给个关注。
作为一个生活在澳洲10多年的华人,当年也是从留学生这条路走过来的。首先,一定要让自己多结交当地的朋友,这样能够快速的提高自己的口语并且适应当地的文化;其次,在学习方面还是要靠着自律,这边的大学课程较国内来说还是非常紧凑的,且上课分大课和小课,所以需要严格的自律来让自己尽快适应这种节奏;第三,建议在学业稳定后,找一份当地的兼职工作或者义工,这样不仅仅让自己可以更快的适应社会、也好为自己未来的履历填上一笔;最后,建议来澳洲后尽快的考个车牌,大澳洲,太适合自驾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