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工程中,回填土分为灰土回填和素土回填。在软件中如何处理这两种回填土呢?下面是学分高考网带来的关于基础回填土的绘制与计算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一、构件定义
对于素土回填,不需要单独布置,在计算大开挖土方、基槽土方、基坑土方时,软件会自动计算出素土回填的工程量。
对于灰土回填,则需要定义“大开挖灰土回填”、“基槽灰土回填”、“基坑灰土回填”等构件,然后进行绘图处理。
软件中在定义“大开挖灰土回填”、“基槽灰土回填”、“基坑灰土回填”构件时需要定义回填单元,在回填单元中输入材质和回填的深度。
软件中灰土回填的分层(建立灰土回填单元即分层,考虑回填时遇到土质转换而置的灰土回填单元)是按水平方向分的,而实际工程中的灰土回填和素土回填大都为下图所示来回填的。这样,在软件中可以只建立一个灰土回填单元,修改好材质及回填厚度,然后手工绘制灰土回填构件即可。
我们以大开挖土方中素土回填和灰土回填为例进行讲解。
1、大开挖灰土回填体积【HTHTTJ】=计算大开挖灰土回填体积(为扣减掉基础构件及其它构件后的体积)
如图中所示,大开挖灰土回填体积为“大开挖底面积*回填厚度-地下室所占体积-筏板基础-垫层”。
2、素土回填体积【HTTTJ】=土方体积(包括冻土和湿土体积)-扣大开挖-扣基础
其中“扣大开挖”的工程量包括大开挖灰土回填的工程量和基础构件的工程量,“扣基础”的工程是指地下室净空体积。
房心回填土工程量=主墙之间的净面积 * 回填土厚度=(底层建筑面积—主墙所占面积)* 回填土厚度=(S1-L中 * 外墙厚度-L内 * 内墙厚度) * 回填土厚度式中 回填土厚度——设计室外地坪至室内地面垫层间的距离。土(石)方回填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2.室内回填:主墙间净面积乘以回填厚度。
3.基础回填:挖方体积减去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的基础体积(包括基础垫层及其他构筑物)。
4.管沟回填:挖方体积减去垫层和直径大于200的管沟体积。压实方法一般有碾压法、夯实法和振动压实法以及利用运土工具压实。
对于大面积填土工程,多采用碾压和利用运土工具压实。较小面积的填土工程,则宜用夯实工具进行压实。扩展资料:回填方法:
1.人工填土方法。
2.机械填土方法一般有推土机填土;铲运机填土;汽车填土三种。
3.压实方法一般有碾压法、夯实法和振动压实法以及利用运土工具压实。对于大面积填土工程,多采用碾压和利用运土工具压实。
较小面积的填土工程,则宜用夯实工具进行压实。工艺流程: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 → 检验土质 → 分层铺土、耙平 → 夯打密实 → 检验密实度 → 修整找平验收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土方回填主要有地基填土、基坑(槽)或管沟回填、室内地坪回填、室外场地回填平整等。对地下设施工程(如地下结构物、沟渠、管线沟等)的两侧或四周及上部的回填土,应先对地下工程进行各项检查,办理验收手续后方可回填。
断面法:当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或地狭长、挖填深度较大且不规则的地段,宜选择横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土石方量精度与间距L的长度有关,L越小,精度就越高。
方格网法:对于大面积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适宜用格网法。这种方法是将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格网,然后计算每个四棱柱的体积,从而将所有四棱柱的体积汇总得到总的土方量。在传统的方格网计算中,土方量的计算精度不高。现在我们引入一种新的高程内插的方法,即杨赤中滤波推估法。扩展资料:常见的土石方工程有:场地平整、区域平衡、基坑(槽)与管沟开挖、路基开挖、人防工程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以及基坑回填。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量不要安排在雨季,同时为了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费用,贯彻不占或少占农田和可耕地并有利于改地造田的原则,要作出土石方的合理调配方案,统筹安排。土方测量基准点的用途非常广泛,既可用于辅助建立其他基准特征,也可辅助定义建模特征的位置或组件安装定位,Pro/ENGINEER Wildfire提供四种类型的基准点。
基准特征是零件建模的参照特征,其主要用途是辅助3D特征的创建,可作为特征截面绘制的参照面、模型定位的参照面和控制点、装配用参照面等。此外基准特征(如坐标系)还可用于计算零件的质量属性,提供制造的操作路径等。
1.基槽开挖计算式:V=(下底面积+kh)h*(长+宽)*2
2.基坑开挖计算式:也就也就是公式V=1/6×高×(底面面积+上口面积+4×中间面积)V=H/6(F1+4F0+F2)
3.大开挖计算式: V=H/6(AB+(A+a)(B+b)+ab)A上部短边 B上部长边 a下部短边 b下部长边回填土=挖土的体积-垫层体积-基础体积-墙体体积扩展资料:基坑分级一级: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开挖深度大于10米,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二级:介于一级基坑、三级以外的基坑。
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基坑开挖工程量按基坑容积计算。一般来说,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的基坑。基坑开挖的计算公式如下:1.不放坡不支挡土板:此时的基坑是一个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1)当为长方体时:挖基坑工程量 = (a+2c)(b+2c)h(2)当为圆柱体时:挖基坑工程量 = π*r*r*h2.放坡:此时的基坑是一个棱台或者圆台。
(1)当为棱台时:挖基坑工程量 = (a+2c+Kh)(b+2c+Kh)h+1/3 K*K*h*h*h(2)当为圆台时:挖基坑工程量 = 1/3 πH(r*r+rR+R*R)基坑回填分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形式为下部回填,由于钢管支撑还未拆除,回填采用汽车运到基坑边缘,将土倒入基坑,人工摊铺,小型夯实机分层夯实;第二种形式为在拆除最上面一道支撑后,用推土机推土,人工配合机械分层对称夯实。钢管支撑随回填高度随填随拆,注意保持围护结构的稳定。
注意事项
一.填料标准:除淤泥、粉砂、杂土、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腐植土、过湿土和大于20cm石块外,其他均可回填。但结构的侧、顶板必须采用粘土回填,厚度不小于1.0m。
二.顶板防水保护层和地下管线结构达到强度要求后,开始回填基坑。
回填前,将基坑内排水、杂物清理干净,符合回填的虚土压实,并经隐检合格后方可回填。
三.各类回填土使用前,分别取样测定,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度等参数。回填土为粘性土和砂质土时,在最佳含水量时填筑,如含水量偏大应翻松、晾干或加干土拌均;如含水量偏低,可洒水湿润,并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重型压实机械碾压。
回填料为碎石类土时,回填或碾压前宜洒水湿润。不同类土回填,按土类分层填铺。
四.基坑回填分层、水平夯实;隧道结构两侧水平、对称同时回填;基坑回填标高不一致时,从低处逐层填压。基坑分段回填接茬处,已填土坡挖宽度不小于1m,高度不大于0.5m的台阶。
五.基坑回填时机械或机具不得碰撞结构以及防水保护层。结构顶板50cm范围内以及管线周围采用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夯填,夯与夯之间重叠不小于1/3夯底宽度。采用机械碾压时,要薄填、慢行、先轻后重、反复碾压,碾压时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
六.基坑回填碾压过程中,取样检查回填土密度。
机械碾压时,每层填土按基坑长度50m(且不大于1000㎡)取一组;人工夯实时,每层填土按基坑长25m(且不大于500㎡)取一组;取样点不少于6个。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