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3月1日,希特勒签发了入侵挪威和丹麦的作战命令,代号为“威悉河演习”。在以此为主题的柏林军事会议上,希特勒亲自发给每个与会者一份密封的文件,上面规定进攻挪威的时间是“T”时,即4月9日5时15分。
从3月份开始,希特勒就大规模地调动集结部队,7个加强步兵师和1300架飞机已经进入临战状态。此外,还有234艘舰艇投入战役,用以运送兵员登陆。这一点有悖于希特勒的最初作战意图,但是他又不得不这样做。为掩护舰艇出航,应付不测,德国海军还派出31艘潜艇,分8个战斗小组在海底游荡。事实上,希特勒避免海战的意图,已经在战前备战中成为绝对的幻想。
入侵挪威和丹麦后,德国军迅速将两国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
德国人的“T”时虽然高度机密,但他们战前的蠢蠢欲动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英国政府对此早有察觉。德国的下一个目标在挪威,这是显而易见的。挪威虽处中立,但慑于德军威势,他们多少有些倾向于德国。不过挪威政府并未完全丧失立场,在这场未卜胜负的战争中,它时刻保持着高度警觉。英法两国一向看重自身利益,于是他们也挺身而出,表示愿意在挪威海域为其布雷,以阻止德军的大规模入侵。送上门的便宜,挪威政府当然不会拒绝。但是,拣了这样的便宜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那就很难说了。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