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峻,高大,这里指树木高耸,峭拔。
峥嵘的释义:1、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2、高峻的山峰;3、高爽空旷;4、卓异,不平凡。
本句出自:
《寻诗两绝句》: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作者: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南北宋之交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有《简斋集》。
赏析:作者畅饮了楚地的美酒,酣醉三日不醒,此时小园里的花儿,经历了雨水的洗拂,洗出了分外明艳的红色。此际销魂,诗思泉涌,一句“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是自嘲,亦是自诩。一位宿酲初醒,便尔寻诗的诗人,此时面对满园的春色,正站在小园亭中的一角,一面欣赏着这美丽的风景,一面在苦思冥想,搜寻着最能够表现这自然美景的诗句。
剑阁峥嵘而崔嵬的峥嵘的意思是山势高而险,出自唐·李白《蜀道难》,《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蜀道难》是李白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意思)(1)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2) 高峻的山峰(3)高爽空旷 (4)魁梧(5) 比喻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不平凡。(6)高峻的样子 (造句):提起起年轻时的那段峥嵘岁月,他依然豪情万丈。
高峻,高大,这里指树木高耸,峭拔。
本句出自:《寻诗两绝句》(陈与义)
原文: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诗文翻译: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惆怅的影象,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
请不要嘲笑我好酒贪杯,苦恼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来时推门走去寻觅诗句,伴着明月在高耸的大树间徘徊。
赏析:这两首绝句,是陈与义自述其创作情状的,格调轻松,语句诙谐。
第一首绝句中,作者畅饮了楚地的美酒,酣醉三日不醒,此时小园里的花儿,经历了雨水的洗拂,洗出了分外明艳的红色。此际销魂,诗思泉涌,一句“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是自嘲,亦是自诩。看吧,一位宿酲初醒,便尔寻诗的诗人,此时面对满园的春色,正站在小园亭中的一角,一面欣赏着这美丽的风景,一面在苦思冥想,搜寻着最能够表现这自然美景的诗句。一阵清风吹过,诗人的袍袖被风吹得鼓了起来,这满袖的清风,不正是诗人的诗思最好的凭借吗
第二首绝句中,作者强调了美酒的作用。他说,我就爱喝点酒,拿着葫芦瓢悠哉游哉,你们可不要笑我。“侬”,是“我”的自称。酒这个东西,在忧愁之时,能让你酣然大睡,其功至高至奇,切切不可轻忽。大抵诗思愁郁之时,智慧否塞,难有新意,不如以酒浇愁,先大醉一场,待到从醉中醒来,头脑分外清明,推门出去,找寻那逝去的诗思,抬头兀地看见满院的乔木,在明月的映照下,呈现出各种峥嵘的姿态。此时物与情会,景与境偕,诗思的泉涌,也正在这明月下、树影间。
文学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然而创作灵感的来临,有时确实需要外物的引动。正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物色》),陈与义在这两首绝句中描写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体验的色彩,亦可见出作者倜傥佻达的个性。
陈与义简介: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南北宋之交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有《简斋集》。
峥嵘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zhēng róng,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也指高峻的山峰。出自《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
引证解释:
1、高峻貌。
《文选·班固<西京赋>》:“於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巖峻崷崪,金石峥嵘。”
2、指高峻的山峰。
3、卓越,不平凡。
唐 张说 《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卓荦文艺,峥嵘武节。”
峥嵘的解释
(1) [towering;be lofty and steep]∶ 形容 山的高峻 突兀 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2) [lofty and steep peak]∶高峻的山峰 敢请相 公平 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唐· 韩愈 《 奉和 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 (3) [high and open]∶高爽 空旷 举目四顾,霜天峥嵘。——唐· 李白 《 金陵 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4) [be big and strong]∶ 魁梧 形容典雅,体段峥嵘。—— 《西游记》 (5) [extraordinary;outstanding]
卓异 ,不平凡 元龙( 陈登)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 苏轼 《和刘景文见赠》 详细解释 (1)高峻貌。 《文选·班固<西京赋>》 :“於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巖峻崷崪, 金石 峥嵘。” 李善 注引 郭璞 《方言注》 :“峥嵘,高峻也。”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披荒榛之蒙茏,陟峭崿之峥嵘。” 李善 注引 《字林》 :“峥嵘,山高貌。” 宋 欧阳 修 《鹎鵊词》 :“龙楼凤阙郁峥嵘,深宫不闻更漏声。” 巴金 《砂丁》 二:“那两座大山, 甚至 在黑夜里也耸立在两边,摆出它们的峥嵘 崎岖 的样子。” (2)指高峻的山峰。 (3) 卓越 ,不平凡。 唐 张说 《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 :“卓荦文艺,峥嵘武节。” 宋 苏轼 《和刘景文见赠》 :“ 元龙 本志陋 曹 吴 ,豪气峥嵘老不除。”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却说》 :“抚 青萍 峥嵘壮志,肯教虚掷。” 清 顾炎武 《楚僧元瑛谈湖南事作四绝句》 之三:“督师公子竟头陀,诗笔峥嵘 浩气 多。” 徐迟 《向着二十一世纪》 :“那里啊,真是风光如画, 美丽 无比,人物峥嵘,情节感人。” (4)兴盛; 兴旺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南皮二台遗瓦砚》 :“方峥嵘焕奕於一时之盛兮,讵知夫隆栋必倾而华榱终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 :“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 (5)形容植物 茂盛 。 《过五指山》 诗:“幽谷多 俊秀 ,草木尽峥嵘。” (6)谓仕宦 得意 。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武昌西山》 :“ 山川 悠远莫浪许,富贵峥嵘今鼎来。” 元 汤式 《一枝花·卓文君 花月 瑞仙亭》 曲:“那生,可称。一峥嵘便到 文园 令。” 《 词话》 第四三回:“ 乔五 太太 道:‘ 娘子 说那里话,似 大人 这等峥嵘,也彀了!昨日老身听得舍侄女与府上做亲,心中甚喜。’” (7)高旷。 唐 李白 《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举目四顾,霜天峥嵘。” 唐 杜甫 《画鹘行》 :“ 乾坤 空峥嵘,粉墨且 萧瑟 。” 仇兆鳌 注:“峥嵘,高旷也。” (8)形容 岁月 逝去。 《文选·鲍照<舞鹤赋>》 :“岁峥嵘而愁暮,心惆怅而哀离。” 李善 注:“岁之将尽,犹物之高。”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 :“筑居仙缥缈,旅食岁峥嵘。” 宋 陆游 《秋声》 诗:“暑退凉生君勿喜,一年 光景 又峥嵘。” 明 高启 《客舍夜坐》 诗:“清世莫嗟人 寂寞 , 中年 惭怯岁峥嵘。” (9)深远貌, 深邃 貌。 《楚辞·远游》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洪兴祖 补注引 颜师古 云:“峥嵘,深远貌。” 《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 :“又有三池、盘石阪,道陿者尺六七寸, 长者 径三十里。临峥嵘不测之深,行者骑步相持,绳索相引。” 北齐 颜之推 《神仙》 诗:“峥嵘下无地,列缺上陵天。” 《旧唐书·良吏传上·崔知温》 :“又溪谷峥嵘,草木幽蔚,万一变生,悔之何及!” (10) 幽深 阴暗;阴沉。 《文选·鲍照<芜城赋>》 :“崩榛塞路,峥嵘古馗,白杨早落,塞草前衰。” 李善 注引 《广雅》 :“峥嵘,深冥也。” 唐 高适 《奉和鹘赋》 :“野漭荡而风紧,天峥嵘而日曛。” (11)犹 凛冽 。 唐 罗隐 《雪霁》 诗:“ 南山 雪乍晴,寒气转峥嵘。” 宋 司马 光 《苦寒行》 :“穷冬 北上 太行 岭,霰雪糺结风峥嵘。” 金 党怀英 《雪中》 诗之三:“岁晏苦风雪,旷野寒峥嵘。” (12)枯槁貌; 瘦削 貌。 唐 杜甫 《枯柟》 诗:“楩柟枯峥嵘,乡党皆莫记。 不知 几百岁,惨惨无 生意 。” 宋 苏轼 《侄安节远来夜坐》 诗之二:“心衰面改瘦峥嵘,相见惟应识旧声。”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北 东园 日记诗》 :“三年皮骨走峥嵘,梦到春明身已轻。” (13)引申为 潦倒 。 清 王夫之 《遣怀》 诗:“乾坤极目不 消愁 ,生事峥嵘祗敝裘。” (14)形容 波涛汹涌 。 唐 王昌龄 《小敷谷 龙潭 祠作》 诗:“跳波沸峥嵘,深处不可挹。” 宋 欧阳修 《送杨先辈 登第 还家》 诗:“ 残雪 楚 天寒 料峭 ,春风 淮 水浪峥嵘。” 明 李东阳 《风雨叹》 诗:“峥嵘巨浪高比山,水底长鲸作人立。” 《老残游记》 第一回:“西面看城中人户, 烟雨 万家 ;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千里。” (15)形容泪流满面貌。 前蜀 贯休 《上留田行》 :“父不父,兄不兄,上留田,蝥贼生。徒陟岗,泪峥嵘。” (16)犹狰狞。状貌 凶恶 。 《西游记》 第二二回:“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寳杖甚峥嵘。”
词语分解
峥的解释 峥 ē 〔峥嵘〕高峻、突出,如“山势峥峥”;不平凡,不 寻常 ,如“峥峥岁月”。 部首 :山; 嵘的解释 嵘 (嵘) ó 〔峥嵘〕见“ (嵘)峥”。 部首:山。
以上就是关于乔木峥嵘明月中的峥嵘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乔木峥嵘明月中的峥嵘是什么意思、剑阁峥嵘而崔嵬的峥嵘是什么意思、峥嵘的意思和造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