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利用凸透镜透光原理的是——显微镜目镜显微镜目镜利用了凸透镜原理;科普:凸透镜原理在物理上凹镜和凸镜都是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成像,光学显微镜和望远镜(包括一部分天文望远镜)都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制成的。
放大镜和显微镜是用于观测放置在观测人员近处应予放大的物体的凸透镜。成像特点:先把物体放在离透镜很远的地方,看看像的位置与大小,然后把物体移向凸透镜,再看像的大小及位置的变化。由实验可知 :
(1)物在非常远的地方,像生在焦点上,像很小。
(2)物向凸透镜前移动,像从焦点向凸透镜外移动,像变大,倒立。
(3)物在焦点外不远时,像在很远的地方,像很大。
(4)物体在焦点上,找不到像,不成像。
(5)物在焦点内得不到像,但是眼睛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正立虚像。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显微镜和放大镜起着同样的作用,就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成一放大的像,以供人眼观察。只是显微镜比放大镜可以具有更高的放大率而已。物体被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图。为方便计,把物镜L1和目镜L2均以单块透镜表示。物体AB位于物镜前方,离开物镜的距离大于物镜的焦距,但小于两倍物镜焦距。所以,它经物镜以后,必然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A'B'。A'B'位于目镜的物方焦点F2上,或者在很靠近F2的位置上。再经目镜放大为虚像A''B''后供眼睛观察。虚像A''B''的位置取决于F2和A'B'之间的距离,可以在无限远处(当A'B'位于F2上时),也可以在观察者的明视距离处(当A'B'在图焦点F2之右边时)。目镜的作用与放大镜一样。所不同的只是眼睛通过目镜所看到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被物镜所成的已经放大了一次的像。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