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公考

君子学生君子老师的标准

发布时间: 2025-07-19 01:29
精选回答

《礼记》中总结君子标准

君子要根据学生学习时感到难易不同,

从而看出学生的资才的好坏,

然后能做到分别情况,

对学生多方面的启发诱导。

能够多方面启发诱导,

才能当好教师。

君子不但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

又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

就可以当好教师了。

所以说教师对人施教,

就是启发诱导:

(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

劝勉而不强制;

指导学习的门径,

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

则师生融洽;

劝勉而不强制,

学生才能感到学习容易;

启发而不包办,

学生才会自己钻研思考。

能做到师生融洽,

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

并能独立思考,

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

会学习的人,

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

并能感激教师;

不会学习的人,

即使老师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

还要埋怨教师。

会提问的人,象木工砍木头,

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

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

(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

这样,

问题就会容易解决;

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

会对待提问的人,

要回答得有针对性,

象撞钟一样,

用力小,钟声则小,

用力大,钟声则大,

从容地响,

让别人把问题说完再慢慢回答;

不会回答问题的恰巧与此相反。

以上这些,讲的是有关进行教学的方法。

(若要学到父亲高超的手艺),

高明的冶金匠的儿子,

一定要先去学缝皮袄;

高明的弓匠的儿子,

一定要先去学编撮箕,

用来学拉车的小马,

要放在车后跟着走。

君子懂得了这三例

(是通过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反复练习、循序渐进)

使事业成功的道理,

就可以搞好教学工作了。

在教育工作中,

尊敬教师是难能可贵的。

尊敬教师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

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

百姓才能专心求学。

所以君王不以臣子相待的臣子有两种人:

一是正在代表死者受祭祀的人,

不以臣子相待;

二是教师,

不以臣子相待。

根据礼制,(这二种人)虽被天子召见,

可以免去朝见君王的礼节,

这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的缘故。

君子说,德行很高的人,

不限于只担任某种官职;

普遍的规律,不仅仅适用于那一件事物;

有大诚信的人,

用不着他发誓后才信任他;

天有四季变化,

无须划一,也会守时。

懂得这四点,(就可以领会到做事求学),

也要抓住根本的道理了。

古代的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

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

这是因为河是水的本源,

而海是水的归宿。

这才叫抓住了根

温馨提示:
本答案【君子学生君子老师的标准】由作者阅知识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