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做账,即会计记账,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登记、归纳和总结的过程。以下是会计做账的基本步骤:
1. 收集和审核原始凭证:会计人员首先要收集所有与财务相关的原始凭证,如发票、收据、合同等,并对其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2. 登记日记账: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将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登记到日记账中。日记账是会计记录的第一本账,用于记录每一笔财务事项的详细情况。
3. 登记分类账:从日记账中提取信息,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内容,分别登记到相应的分类账户中。分类账是对日记账中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的账簿,如资产账、负债账、所有者权益账、收入账和费用账等。
4. 编制试算平衡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个月)结束时,会计人员需要对所有分类账户的借贷余额进行汇总,编制试算平衡表,检查借贷双方是否平衡,以确保账目的准确性。
5. 调整分录:如果在试算平衡表中发现差错或需要进行年末调整,会计人员需要编制调整分录,对账目进行必要的调整。
6. 编制财务报表:调整完毕后,会计人员根据调整后的分类账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7. 结账和归档:在财务报表编制完成后,会计人员进行结账,即关闭本期的账目,为下一期的记账做准备。同时,将所有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查验。
拓展知识:
会计准则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和标准,它包括会计原则、会计假设、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会计准则体系,如美国的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和国际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会计准则的目的是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和一致性,以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经济决策。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