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和nchar是两种存储字符数据类型,在使用时需要考虑到它们的区别和使用场景。
1. 存储长度不同
- char类型存储的是定长字符串(或称为固定宽度字符串),占用的长度是固定的,无论实际数据长度为多少,都会占用相同的存储空间。例如,char(10)类型的字段,无论填写的是"hello"还是"world",它们在数据库中占用的存储空间都是10个字节。
- nchar类型存储的是可变长度字符串(或称为变宽度字符串),占用的长度会随着实际数据的长度变化而变化。nchar数据类型支持Unicode编码,能够存储多字节字符,例如中文字符,占用的存储空间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实际数据长度变化。
2. 存储方式不同
- char类型数据存储时使用定长的方式,长度不足时会在后面补空格,而nchar类型则采用Unicode编码方式进行存储,采用变长的方式存储数据。
- 当使用char类型存储数据时,如果数据长度小于指定长度,就需要使用空格或填充符对数据进行填充,这种方式不具有灵活性。而nchar因为可以存储不同的数据长度,所以不需要额外的填充符。
3. 数据比较方式不同
- char类型和nchar类型的数据在进行比较时,采用的是不同的比较方式。char类型会忽略字符串末尾的空格,只比较字符串的有效部分,并按照ASCII码的大小进行比较。而nchar类型则需要逐个字符进行比较,直到所有字符都比较完成。
4. 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不同
- 因为char类型的长度是固定的,如果存储的数据长度不足,数据后面空出的空间是未被使用的,会浪费存储空间。而nchar类型会根据数据的长度自动调整存储空间,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综上,对于英文字符而言,使用char类型和nchar类型的区别不太明显,但对于多字节字符(如中文等)而言,nchar类型能够正常存储和显示,而char类型可能会出现乱码显示,所以在存储多语言数据时,nchar类型更为适合。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